重生之初怀公主 - 分卷阅读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州城一直持到了只剩一半的守军,方迎来了帝京的援军。北狄人主帅延渚听说领军的严瑜年纪不到弱冠,十分兴。前几日秀李氏的一名弟领着三千人来,不过一个回合,就被他打得落。在延渚看来,从燕国帝京来的人就更不是自己的对手了。

    骄慢的北狄人将信州城前的兵分成了两分,一半继续攻信州城,一半摆开阵势迎战燕朝援军,延渚亲自提着大刀,等着严瑜。

    严瑜却没有如延渚的意,他让李罟假扮自己,拖住延渚。自己却带着选来的千名健儿,趁着夜绕到北狄人的两分兵之间,擂鼓鸣金。

    围城的北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又无法及时得到延渚的指示,一时慌。便在同一时刻,信州城的大门霍然开,安秀领着城仅存的五百多名骑兵,举着火把冲向北狄人。

    回师想要救援的延渚被严瑜和李罟两人夹攻,尾不应,夜北狄人被蹄踏死者无数,不得不仓皇北遁。也不知为什么,延渚在路过北卢城外烧了一把火,把北卢城外的千亩麦田都焚毁了。

    但比起这损失,解围信州,斩首三千余,俘虏七百余人的功绩,足以让整个大燕都为之振奋了!太极的朝会上,圣上当即命令兵叙议此战的功臣,一名便是先锋将严瑜,还有殿后的夏侯邡等人,连之前惜败于延渚手的李罟都以功低过,免受军法置。

    夏侯昭从太极来,便急急往璇玑去。她亲自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月姑姑。

    月姑姑手正端着一碗给皇后的药,:“这可太好了,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回京?”

    夏侯昭在心默默算了一遍,:“再过十天,严瑜昨日的信说他们已经到了秀。”

    月姑姑,看着夏侯昭兴奋得发亮的双,她便想起了严瑜征前的那一晚。

    她认得那把元戎弩。严瑜的父母只留了两件遗,其一是一支笛,严瑜从不离。另一件便是这把□□,严瑜一直放在自己卧房的,不曾示人。如今这把□□却摆在了芷芳殿的案几上,夏侯昭的时候就带在上。有一次被陈睿看到了,夏侯昭也大大方方地说是严瑜借给自己赏玩的。

    可月姑姑的心却隐隐有些不安。严瑜是她留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是她亲自抚养成人的孩,而夏侯昭自从三岁以后,也几乎是在她大的。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他们之间发生其他的联系。

    “姑姑,药要凉了。我去端给母后吧。”夏侯昭还以为月姑姑听闻此讯,喜地呆了,脆顺手接过了月姑姑手上的药,准备端去给皇后。

    她走了两步,忽而转对月姑姑:“姑姑,例这样大的军功封赏,可以为母亲讨个诰命。严瑜的母亲便是您的妹妹吧。”她只严瑜的母亲早逝,月姑姑应是与其妹甚笃,听到其妹能够获得诰命,理应开心才是,却不料月姑姑的脸陡然变得雪白。

    “姑姑?你怎么了?”夏侯昭吃了一惊。

    月姑姑慌忙摇:“劳烦殿将药送给皇后娘娘,我忽然想起熬药的钵还没从火上取来。”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夏侯昭端着药站在璇玑的回廊上,看着月姑姑的影渐行渐远,心升起了丝丝疑惑。难严瑜的母亲上有什么秘闻不成?她忽然想起一个从未意识到的问题:月姑姑本姓严,那么严瑜等于是随了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严瑜并不知帝京的月姑姑和夏侯昭的疑虑,他还沉浸在凯旋的喜悦。自从他跟随陈睿驻守平州以来,受师父的影响,一心就盼着能狠狠地给北狄人一次教训。如今得偿所愿,心怎么不能不激动!

    虽然碍于九边旱灾,他不能继续追击延渚,但经此一役,北狄人数年都不敢轻易犯边。

    大军开回京前,在信州修整了一日。严瑜站在信州城那满目疮痍的城墙之上,摸,又了一遍。这是夏侯昭小时候最喜的曲,每每见到严瑜都要缠着他听。她一开始还缠着严瑜要学笛,但他俩一年也之间见几次,往往是这次教了几个指法,次她又忘光了。等到严瑜去了平州,她都没学会一支曲

    然而白城之围的那一夜,夏侯昭以一支撼动边城。而后拜三师,参政事,仿佛在他不到的地方,她已经独自走了很远。

    他要怎么,才能追上她的步伐?

    这样的念在严瑜脑海盘旋了三年。直到今日,他终于可以欣然地告诉自己,他所选择的路是对的。

    “啪啪啪。”几掌声打断了严瑜的遐思。他转过来,看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站在离自己几丈远的地方,她的鬓边着一朵白,正是为父孝的安秀。

    信州城虽然保住了,但想要这座城恢复到围城之前的形还需要许多年。夏侯邡将暂时留着这里,修缮城防,抚恤民众,而安秀则会和严瑜一起回京。

    严瑜曾经问她,是否要扶灵南归。安家祖籍河东,如果安秀想要将自己父亲送回家乡安葬,他自会替她上表。安秀却拒绝了,她站在安毅的灵柩之旁——那其实只是一个临时用木板拼起来的简易棺木,:“我父为此城力战而亡,从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我想,便将他安葬在信州吧。”

    为了赶上大军开的时辰,安毅的土仪式十分简单。安毅的几个亲兵抬着那简陋的灵柩,送到了信州城外的山上,掘土为,斩木立碑,将这位誓死守护信州的将领埋了土。从他安葬的地方,恰好可以看到信州城门上随风飘的燕军战旗。

    严瑜和李罟等人祭拜了安毅之后便回了城,留安秀。一旦她随着大军南京,还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这墓前为父亲撒一杯酒。

    李罟去寻夏侯邡商议北军的事,严瑜便独自上了城墙,起了,也不知安秀是何时归城,又是何时登上城墙的。

    “原来严校尉竟是个通音韵之人。”安秀的睛还微微泛着红,显然是哭过了,声音也有几分暗哑,但语气却十分平和。

    “称不上通,不过是自娱罢了。”严瑜收起笛

    安秀目力极佳,看着他将笛放到了一个锦袋,那上面还绣着一朵针脚糙的莲,但严瑜的动作十分小心,显然非常珍惜这个不起的锦袋。安秀想,制这个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