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 分卷阅读59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嬷嬷、赵嬷嬷年事已,又是多年,若是无依 靠,还不如在养老了。有徐循看顾着,自也不会和一般的年老女一般,沦落到浣衣局使唤的。

    钱嬷嬷早知此事,也是有过一番思量的,此时沉了一番,便从容,“老多年,家事多为夫家人分去,此时,两家皆无所依靠,倒愿就在里度日了。”

    徐循不禁喜上眉梢,“这也好,将来随了去公主府,又要比在里自在些——说不定到了那时,我还要羡慕嬷嬷呢。”

    至 于韩女史,她是不能被放回去的,想来和兄翻脸,也不愿回去。横竖照料着壮儿,将来也自有一番前程,因此亦是不骄不躁,笑提壶,给徐循换了一杯茶,方才 又,“咱们这里,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就这几个孩,也是各有一番折腾,圆圆是这个样,阿黄又是另一番样如何,咱们清楚,自然也不必说了, 还有壮儿——”

    壮儿这两年,和徐循的关系其实颇为不错,徐循不他去探望吴人的事,他也不说,如此一来,两人反而和睦,平日里 和一般廷母也没太大不同。既没有捧在手心呵护着的亲劲,也不至于貌合神离,反正该的都到位,也就是了。韩女史见徐循不追究,自然也不会把壮儿去 看生母当天大的事来渲染,不过轻轻一,也就放,她主要说的还是皇帝。“就是皇帝,现在也是渐渐大了,一天比一天更有主意。”

    徐循神一动——这一年来,她的确比较留意里的动静,虽然未曾明说,但底心腹有所觉,自然也会帮着去打探,“这又是怎么了?他才多大呢,难就想着要当家了?”

    年 轻的皇帝觉得母亲、祖母对自己的束缚太密,渴望权力,双方有所,这也都是很自然的事,不过,皇帝今年才刚十岁,这要就想亲政,简直是之大稽 了。韩女士摇了摇,“倒并非如此,陛是觉得自己的功课太沉重了,想要换几个先生,听说前日上课时,和先生还角了几句,被罚着抄了书,昨日生闷气,连 饭都不吃了,一定要把刘先生外放去,才肯吃饭。”

    徐循不免失笑,“这要从了他,太后娘娘以后都别想当家了,此事只怕大郎是讨不了好的。”

    几 人正说着,清宁那里来人,请徐循过去说话,徐循料着近日没什么大事,只怕还是应在了韩女史说的栓儿绝记上。她也并不着急,慢悠悠地踱到了清宁,果然 太后跟前,并无诏书痕迹,人也不在书房,而是歪在炕上神,见到徐循来,她便起,“你倒是兴——大事了呢。”

    徐循笑,“无非是有个人不吃饭了吧?这也算是大事么?”

    太后也不诧异,倒埋怨,“你既听说了,如何不来找我?连昔日老娘娘嘱咐的三条都忘了?好生栽培皇帝,乃是三条里的第一条,如今大郎看着就要养歪了,日后你我到了地,如何去见大哥?”

    她 显然很有些烦闷,吐了一气,方,“刚才我让大郎来见我,本待责问他的,他反而责问起我来,说那刘先生对他极不恭敬,他乃天,如何就不能放一个翰林外 为官,又说什么,先生们脚,什么事都不许他主,现在连我也不能主,究竟谁才是天之主——他倒好,功课不会还利,几句话回得我都愣了。 这孩小时候听话的,怎么不知不觉间,竟到如此地步了?”

    徐循心里,不由便想起了柳知恩的话。

    这一年来,她和王振也见过几次,只是在那样官面场合,王振也没有多少表现的空间,徐循就是有火金睛,也看不什么来,是以,她亦一直没对太后提起,直到此时,太后说了起来,她方才是心一动,有了些联想。

    要获取皇帝绝对的信任,最好的办法,岂非就是挑动他对外官的不满,甚而是挑拨他和辈的关系,让他觉得,在这世上唯一无条件绝对忠于他的人,除了侍以外,再无其他?

    别看栓儿此时还小,还不得什么,可这样的想法一旦生发芽,等到他大以后……

    “那 么小一个孩,独居在里,”心思量个不停,徐循,“终究也没个能事的人坐镇,怎么能不幺蛾?依我看,两年以前,那是不方便开,现在 和老娘娘的关系已经缓和,倒不如借此机会,把他搬到清宁居住,又或者脆您就住到去,也好就近看。”

    太后神一动,“这……可合适么?终究似乎是不合规矩。”

    “小孩自己能懂得什么,才是十岁,已经懂得‘外臣廷势弱’,”徐循对柳知恩的言语,如今倒更是信不疑了,她蹙眉,“就算不住在一起,也该问问到底是谁教得他这些。昔日孟母三迁,只为良邻,大郎边人的品,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虎。”

    此言亦是正理,皇帝居然会说这样的话,可见数年前太后乃至是太皇太后,放置在里的心腹并不称职。太后若有所思地,瞅了徐循一,“容我仔细想想。”

    毕 竟不是亲生,非但母之间有一条难以拿的线,就连太后自己的心态,都会受到影响。徐循自己也养了个壮儿,是知太后心理,的事,她是绝不好多说什 么的,若非太后主动抱怨,甚至都很难启齿提醒,如今也是到即止,免得巧成拙。见太后听了自己的话,便不再直接议论皇帝边人,而是转移话题,“再且 说这搬迁居住的事,只要将原委告知,诸位大人也绝不会反对,只怕还要称颂娘娘圣明呢——不过,虽说是师为尊,但刘先生对大郎,是否也太严厉了……”

    两人便又开始议论起了皇帝的教育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不惜和母亲冲突,也要调走刘先生,看来对刘翰林实在是忍无可忍。之前一直奉行的教育策略,看来,也该要改一改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太后搬到一起住的事,万历的娘就过的,哈哈……

    ☆、第260章 风格

    不论是太后搬到,还是把皇帝搬来清宁,都不算是太小的变动。太后也得咨询一老人家的看法,毕竟,两关系缓和,也就是这一两年间的事,要是为了这,又起了什么波澜、心结,反而是巧成拙了。

    如今她时常去仁寿问安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思索了两三个晚上,太后便没邀徐循,独自去了仁寿。——倒是在半上碰到了静慈仙师的轿,两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