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 分卷阅读55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的这些,倒 是的确绝对都算是大事不假。

    但,这些大事和徐循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就算太后之前忙忘了她这一块——如果之前她没有随皇后屋, 还呆在那小便殿里的话,只怕太后还真会把她抛诸脑后。可现在,等她一缓手来,却绝对不可能忘记理徐循,想也知,这理不会是什么好场。徐循自忖自 己对太后的所作所为,未必比当年孙后对她的冒犯要好多少。以前的那些若即若离、不顾脸面,多算是累积坏印象,这一次,却是真的结仇怨了。

    这 一明显到了什么地步?从她被皇后的人押送开始,清宁的诸人,几乎个个都,个别因务有过接的近人,神还颇为晦暗,似乎是为她到忧 虑。——能和皇贵妃说上话的人,自然也不简单,哪里会不记得腊月里的事?再结合这几天闱的变化,随便猜测一番,自然也就清楚是谁手为皇后娘娘扭转了 局面,打破了僵持。

    徐循对别人的并无反应,时至今日,除非她能肋生双翅,飞墙,不然,还如何能逃脱得了太后的怒火?连皇后都无法庇护她,这些旧识,即使对她有几分分,但又能如何?和她说多几句话,只怕来日还要受到牵连,倒不如谁也不搭理,等着太后来发落她罢了。

    她也没有等上太久,不过是一个时辰不到,还没到午饭功夫,太后便回了清宁,她边空空如也,栓儿想是被打发去坤宁拜见母后了。

    自然早有人报给她徐循在偏殿等候的事,太后是直接的里屋,见到她,面上也无讶异之,只是多少有些玩味,“皇后的动作,还真不算慢。这一招过河拆桥,算是炉火纯青了。”

    徐循面平静如常,只是起行礼,并未接太后的话茬,太后见此,不怒反笑,“你这徐氏,倒也算是聪明伶俐,有些手段。”

    “老娘娘谬赞了,妾并不敢当。”徐循也知太后总有些问题想要问的,因太后没叫起,她便维持跪姿,如实回答,“只是皇后娘娘既然无计可施,妾便略尽绵薄之力,将曾发生过的事,告知皇后娘娘罢了。”

    “孙氏行事,什么时候这么有章法了?”太后却不大信服,“联络东厂、给襄王写信,再居联系三杨……这几笔,有板有,你敢说不是你的主意?”

    徐循,“您小看皇后娘娘了。”

    她顿了顿,还是承认,“这三件事,是妾和娘娘一商议着定的。”

    这 件事,不能不说是办得漂亮,徐循这么说,似乎是不想居功,又似乎是想要分散太后的怒火,太后瞥了她一神转冷,“可惜,你这人一生就错在个光上了, 当日我如何待你,你自己心里清楚,你又如何回报我?皇后这些年来,害你多少次,你却始终都不肯回报她几招,如今,更可谓是为皇后抛颅洒血了,结果如 何?局势才定,她就迫不及待地把你送来,好摘自己去了,嘿,被人用过就丢的觉,好么?”

    她话里隐了些许戏谑之意,似乎徐循所信非人的窘境,令她看戏看得很开心,更有些隐隐的探究,像是想要知徐循所作所为,背后究竟是为了什么,毕竟,若要说她是为了帮皇后,连太后自己都不会相信。

    她的反应,也几乎全在徐循预料之,自然更逃不过孙后的猜度,她毕竟是从小被太后带大,对她的了解之,可能还要胜过徐循许多。

    “唯有我主动把你送去,你才能顺理成章地表现对我的厌弃和不屑。”虽然徐循表现领会之,她仍是没有吝惜解释,而是凝重,“一定要真一!”

    太 后到底还是拿住了的主权,没有被禁起来——以她后份,只要还能自由活动,就依然是后之主。当日徐循和皇后盘算之,并未想过事又会生 变数,襄王居然吓得直接跑京去。送去那封信以后,襄王当面没给回音,两人便直接把他当作心怀叵测来计划了。在她们的计划里,传播谣言、开档库寻佐 证,找刘胡琳为人证,是环环扣的三步,期间不会留给太后多少反应的时间。一旦大势可成,则这有有据的谋论,足以令百官对太后生绝大疑窦,届时若太 后还不服,正统派占尽理、名正言顺,怎么都不会有人非议置喙了,届时则再以大义说服冯恩,闯清宁控制太后,抢栓儿,即刻举行登基仪。

    若 是如此,那么顺理成章,之后大臣会援引遗诏,请皇后垂帘,连提都不会提到太后两个字。皇后自然也还不敢杀掉太后,维持禁清宁的局面,大家该嘛去 就是了。但事的发展,总是不可能尽如人意,谁能料到避居十王府的襄王耳目如此灵通,胆又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小?一听说这谣言,居然直接给吓跑了,还上了 奏疏,阁更是合无比,直接把奏疏送去了清宁。倒是真的给了太后思考翻盘的时间,把这件事较为圆满地顺了来,更是将治国大权,揽

    这 里必定是有些变数,为两人没有计算到的,只怕半是天数,半是人为,徐循直觉,心里隐约猜疑的是三位杨大人的某一位,只是她对这三人本毫不了解,要 再分析,却也无以为继。不论如何,这一场风波,最大的赢家乃是阁,太后、皇后,在不同程度上都输了一截,各自都有些损伤。其皇后这边,自保无虞, 却不可能保住徐循,而太后,吃了她徐循没问题,却不可能再动皇后。

    局面如此,无法改变,那再垂死挣扎也没有太大意义。皇后不可能为了她徐循一人封住坤宁,不让太后使者相召,又或者阻住徐循应召而去,这不是一时一日的事,是一辈的事,这么闹,只会给太后的脾气来个火上浇油,更增添她拿徐循愤的决心。

    所 以不但要送,而且还要早送,送得越盛大、越迫不及待越好。如此,徐循的面上才会越难堪,太后看了才会越兴。以她,既然皇后用过就丢,希望徐循死,她 倒多数不愿意当这个枪了,届时,徐循再以泪洗面、诚恳认错、苦苦哀求……如此就班地表过忠心,有很大的可能,太后也会动心,给皇后留个恨她的太妃为 牵制,让徐循挑来和皇后斗,恶心皇后之余,也可以娱乐她枯燥的晚年生活。

    徐循的命能否保住,就看她演技超不超,会否让太后生疑了。

    而太后也的确如孙后所料,打从一开始就抛了一个台阶,徐循若有意来个打痛哭,痛诉自己如何一片真心被孙后欺骗,现在正是时机。

    她却没有动。

    在坤宁,她应了皇后的说法,只因她的确算是仁至义尽,甚而不惜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