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纨绔 - 分卷阅读1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又不让人在跟前侍候,能在他边说话凑趣的,都只有旺财一个……胤禛心里一的疼。

    他这个弟弟,虽然看似从小就风光无限,可除了面上好看,真没过过什么好日,太视他为钉,康熙对他可有可无……好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却又被自个儿的亲哥哥算计……

    胤禛沉着脸,将人安置在床上,来送了巾、醒酒汤之类的,就被他打发去了,亲自给胤祚了脸,脱了鞋和外衣,盖上被,也不急着走,就坐在床边看起书来。

    ——

    第二天,胤祚睡到日上三更才醒,温洗了脸,坐在凳上让旺财给他梳辫,前后两世,胤祚各技能满,可就这梳辫,无论如何也学不会。

    “等哪天爷烦了,”胤祚翻着书,:“爷就去当和尚,一不用梳辫,二不用娶老婆,各方便。”

    旺财问:“主,您去当和尚,那才怎么办?”

    胤祚:“爷当和尚,你也跟着当和尚不就得了?难你还想娶老婆啊?”

    旺财哭丧着脸:“才是不能娶老婆,可是啊!”

    “这容易,”胤祚:“打猎爷熟啊,回你再找厨娘去学几手,馋了就自己,爷亲自给你望风。”

    旺财嘀咕:“打猎吃的和尚,那还叫和尚吗?”

    胤祚白了他一:“这是不想跟着爷呢?”

    旺财忙陪笑:“爷您可别冤枉才!甭爷是、庶民、郡王还是太的时候,才跟着爷,从来都是吃饱穿,一没吃过苦,二没受过欺负,这些的好差事到哪儿找去?别说您去当和尚,你就算去当尼姑,才也跟着!”

    胤祚怒:“呸呸,你才尼姑!”

    旺财嘻嘻笑:“才是人,和尚尼姑都一样。”

    真是,好有理……

    胤祚懒得理他了,和旺财胡扯,得他的书到现在还没翻到地方,倒是旺财活聊天两不耽误,一条辫都快梳好了。

    “你动过我的书了?”他明明记得昨儿夹了书签的。

    “没有。”旺财:“是雍郡王拿着翻了。”

    “四哥啊?”

    “您忘了?昨儿是雍郡王殿送您回来的,”旺财:“您醉醺醺的,才又不在,雍郡王就在这儿亲自照看,后来才回来,天又晚了,索就在客房歇了一宿,早上直接从这儿上的朝。”

    提起早朝,胤祚想起还欠康熙一封折呢,:“吩咐厨房别折腾了,爷一会去里蹭饭去。”

    旺财见了昨儿那阵仗,一直担心他家主和康熙真个闹僵了,闻言大喜:“那敢好。”

    胤祚翻了个白:跟你有一钱关系没有,乐得什么劲儿呢!

    ——

    难得一个大晴天,光灿烂的简直要亮瞎人的,索额图死了,胤礽圈了,陵普这些帮凶决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心里没压着这些血案,胤祚觉得天都蓝了几分。

    胤祚挑的时间好,到的时候康熙刚了朝,正在用心,胤祚老实不客气给自个儿也盛了碗汤,又吩咐再上稀饭酱菜。

    康熙见他跟饿死鬼投胎似得,没好气:“一来就只惦记吃的,这是专门来蹭饭来了呢?”

    “皇阿玛您这就不懂了,饭就是要蹭来的才香……”胤祚对康熙眨一:“不钱啊!”

    康熙摇失笑,他的:“这大清有几个比你有钱的呢?到朕这儿哭穷来了!”

    “瞧皇阿玛您说的,儿要是不知节俭,能这么有钱吗?”

    见胤祚那张嘴,终于又开始胡说八,康熙也心大好——圈了胤礽,他也是有些舍不得的,但看胤祚这般轻松开怀的模样,又觉得什么都值了。

    虽然胤祚只说要稀饭酱菜,但御膳房的人哪敢真这么打发他,又加了好几样致的小菜。

    冬天这些小菜反而是稀罕东西,胤祚嚼着脆生生的小萝卜,又想起新玩意儿。

    “玻璃厂那边已经攒了不少东西,玻璃镜老九已经在卖了,还存了好些普通玻璃,”胤祚:“等过了年,先不急着装修房,儿在郊外修几个蔬菜大棚,明年冬天,皇阿玛想吃啥都有了……”

    又笑:“皇阿玛您别看咱们给那些当官的涨薪了,等大棚的菜来,光这一样儿,就让他们老老实实再掏来!”

    康熙撇了他一:“你让他们掏银,还用的着新招啊?就那个瓷砖、泥、,就把他们一年的薪掏空了。”

    胤祚冷哼:“谁他们装了?”何止是一年的薪,五年的都不够,可还不是抢破的掏银?人家有钱着呢!

    又叹:“如果哪一天,没人抢着当官了,这官场大约就彻底清明了。”

    没人抢着当官,那他还当的哪门皇上?康熙喝着茶,:“明儿你上个折上来,胤褆、胤禛几个的爵位,也可以提一提了,还有老九、老十都办差了,也不能还是个光阿哥。”

    胤祚愕然:“我写啊?”

    随即反应过来,康熙这是给机会让他施恩呢,想到自个儿连金豆都掉了,康熙还是铁石心,一都没有废了他的打算,胤祚不由有气,怏怏:“我写就我写呗!”

    又:“皇阿玛,儿封了太,也算一件喜事儿,要不也来个大赦天什么的?”

    康熙啧啧:“先前朕说大赦天,是谁说将那些作犯科的放去,祸害良民,算什么大赦?怎么这会儿又改了主意了?”

    胤祚:“那些人不能赦,可以赦别的啊?”

    “嗯?”

    胤祚:“儿听四哥说,咱们大清在士、农、工、商之外,还存在贱籍。浙江有惰民、陕西有乐、广东有疍、江苏有丐还有安徽的伴当、世仆……这些人,都是前朝的时候,祖先犯了事儿,才累及孙万代。要儿说,他们先祖犯事儿,还是前朝犯的事儿,和咱们有什么关系?赦了他们,编正籍,既能收拢人心,又能增加劳动力,不然这么多人只能以乞讨、卖、唱戏为生,对民生半帮助都没有,白费米粮。”

    康熙:“老四说的?”

    “嗯,”胤祚答:“儿不是要在沿海那边修一些纺织厂,还有各地的泥厂、玻璃厂吗?这可要大量的人手。可是人从哪儿来?若让百姓不地了,都跑来工,那岂不是本末倒置?总不能指望多来几个民吧?就算有民,也最好是能回乡安置……毕竟咱们大清产的粮,真说不上宽裕。我跟四哥说了,四哥就告诉我这个,皇阿玛,您说,这些不是现成的人手吗?”

    康熙,这事儿简单,:“回写个章程上来。”

    胤祚笑嘻嘻递上一个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