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日月 - 分卷阅读1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睐。”康熙一走,李氏立时冒酸不溜秋的一句话。

    那拉氏笑了一,念在李氏刚刚丧,心必然不痛快,也没有与她计较,牵着弘晖就走。

    “额娘,我喜皇玛法。”弘晖抬起,对那拉氏

    那拉氏他的额,笑:“对皇玛法要怀着敬重之心。”

    小笨,那是因为你皇玛法今天心好,若是看到他对你八叔的态度,你还会这么说吗?

    天一怒,伏尸百万,血千里。额娘可不希望你得到什么圣眷,只要你平平安安,大成人就好。

    “哦。”弘晖眨,似懂非懂,一脸无辜。

    此时八贝勒府那边,胤禩正蹲在地上,看着他的那片红薯苗。

    第82章 圣眷

    这些红薯苗现在才不过冒一丁绿,但自从上次被冻死之后,胤禩就不敢再掉以轻心,不仅让人多加照料,每逢有空自己也总要来看一

    “什么时候能成?”胤禛站在后,望着这一片青青绿绿,也学着他蹲来,手指轻轻拨着叶

    “约莫得七八月吧,据说在穷人家里,这红薯叶也能当菜吃的,等再一些,也摘些来,咱兄弟俩尝尝鲜。”胤禩笑

    胤禛静默半晌,突然:“要不过段时间,等皇阿玛心好些,我去给你求,让……”

    “四哥的好意,我心领了。”胤禩嘴角噙笑。“其实现在这样也未尝不好,实是博大,我还没有钻研透彻。”

    胤禛叹了气:“你就没想过把这个红薯的事告诉皇阿玛么?”

    就算不能挽回圣眷,起码能让自己的境不那么尴尬,自己能帮他的毕竟有限,想要彻底翻,还得看康熙的一句话。

    两人背对回廊,正专心致志说着话,并没有注意到一行人正从拐角走过来,彼此距离不远,声音恰好被听得清清楚楚。

    胤禩顿了一会儿,只听他:“四哥,你想为大清,我也是。当初翻阅典籍看到这东西时,我确实想过上奏皇阿玛,但是现在却不那么想了,有些事自己了,无愧于心,也就够了,待这红薯真来,到时候就由你拿,呈给皇阿玛,让他老人家尝尝鲜,也好趁机上奏推广此。”

    胤禛皱起眉:“你……”

    胤禩表淡淡,无甚怨怼。“如果到时候皇阿玛还是觉得我心机算尽,那么我来这件事,不仅不讨好,反而会让他老人家觉得我在借此博取圣。红薯是利国利民之,万不能从我手被毁了,饥荒之年,若有了它,百姓也许能多活些来。”

    康熙站在那里听了半晌,心滋味莫名。

    说起来,这个儿一直以来都战战兢兢,安守本分,自己让他去平,他去了,差瞎了双,让他去江南,他也去了,查了大案,立了功劳,却转被卸了差事。万寿宴上,自己发作了他,他也没有任何怨言,若不是今天自己在这里听了这一番话,甚至还不知他私底的这些事

    自己对他,是不是太苛刻了?

    毫无疑问,胤禩在众多儿,算是极为的,但康熙因为他额娘的,对他一直有又恨的觉,既觉得他应该得到重视,又觉得自己幸一个辛者库罪妇,已经是帝王生涯里的一个污,若再过于胤禩,那么便显得自己有些贪恋屋及乌了,加上太说胤禩与大阿哥有结党之嫌,无疑是在他心里又了一刺。

    梁九功窥了一康熙不喜怒的神,轻轻开:“四贝勒爷,八贝勒爷。”

    两人明显吃了一惊,转过来,看到康熙站在那里,忙起上前跪拜行礼。

    “儿臣见过皇阿玛。”

    “起来吧。”康熙的语调缓和,并无怒气,梁九功偷偷松了气。

    他的视线从两人上移到前这片田地上。

    “这就是红薯?”

    “启禀皇阿玛,正是,此又唤山药、地瓜等名,本是海外之,早在前明时便已引土,福建一带或有植,但是范围都不大,据说此易活产,儿臣想,若是能培育成功,以后也可推广至陕甘等地,稍解百姓饥荒之苦。”胤禩垂手而立,一边解释

    “唔。”康熙不置可否。“你镇日闭门不,就是摆这些东西?”

    这句话听不是赞赏还是贬斥,胤禩:“那时候儿臣去平赈灾,见千万百姓离失所,在朝廷赈灾还没到之前,吃无可吃,竟现易的惨况,这红薯虽然并不能让所有的人在灾荒之年都能温饱,但起码也能减少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无辜百姓饿死。”

    “这红薯苗也可以菜?”康熙本就很注重农耕,对此也有一些认识,前密密麻麻一地青葱绿的模样,一望而知主人照料得极好。

    “是,儿臣在一些书上见过,也曾问过附近老农,红薯叶滋味俱佳,可菜肴。”

    “那等成了,送些到里来吧。”

    康熙看了这两个规规矩矩的儿,又想起胤禩小时的可模样,不由暗叹气。

    “这些日,你都读了什么书?”康熙一边问,一边往回走,两人跟在后面。

    胤禩说了几个书名,康熙,随考了几句,见胤禩皆能辨答无碍,不由

    “明日起,你便还是回吏办差吧。”

    胤禛闻言一喜,今日的收获,却是乎意料的,本没想过皇阿玛会微服到这里来,更没想过他会听见他们俩的话,也幸好胤禩并没有怨怼,否则以这位皇阿玛的心,还真不定又会怎么想。

    胤禩一愣,随即跪谢恩。

    他心其实并没有多少兴奋之,但上又有差事,总算日不会过得太无聊,若能让他自己选,胤禩倒宁愿去工这样的衙门,既能事又不惹人注意。

    康熙想来是心大好,竟还在府留了晚膳,廷姝自然用足心思去服侍,不仅吩咐厨房备菜肴,还亲自了两个小菜。

    旗人女里能厨的不少,但贵族宗室里却不多,从来也没哪个儿媳妇亲自菜给康熙吃,这对于他来说自然受用,不仅吃得比平日多了些,还难得开夸奖了廷姝。

    翌日,康熙的明旨便发来,恢复胤禩差事,并且赐了两个庄,和黄金五百两。

    旨意上说的是胤禩心俱佳,不务矜夸,又能勤恳办差,敬谨廉洁,但实际上谁都知并不是那么回事,若说勤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