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日月 - 分卷阅读8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伺候胤禩的人跟随侍贝勒府。

    胤禩还未成亲,府没有女主人当家,便先让明暂且着府,四福晋那边也送了几个人过来,这才解了燃眉之急,让他有余力去关心朝堂上的事

    至于八旗生计之事,由胤禛接手之后,他又将原先胤禩提的几条方案整理了呈给康熙,经康熙同意,决定实行其一条,即“京旗回屯”。

    京旗回屯,也就是将驻京的闲散八旗制迁回大清的龙兴之地——奉天、吉林再往北的黑龙江一带,并将一些无主荒地划给他们,许以优惠,让这些人自行开垦。

    这条措施一来,自然遭到许多人的抵制,能安安稳稳待在京城里享福的,谁乐意到鸟不生的地方去吃苦?

    在北京城里,就算是落街去乞讨,也还有定额的八旗钱粮可领,能勉维持个温饱,要是到了黑龙江那边,只怕死了都回不来。

    但这条法是经过康熙首肯,由四阿哥胤禛执行的,许多人就算再不乐意,也抗不了旨,霎时间,城一片哀戚之,需要迁移的人家,如同去送死一般。

    而奉旨的四阿哥,执行起来更是雷厉风行,没有半份可讲,京城里那些达官贵人,自然用不着去屯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背地里送胤禛一个“冷面阿哥”的称号。

    这边闹得沸沸扬扬,私底,胤禩却觉得“京旗回屯”,只不过是他所提条陈里面的策,照远来看,并不是什么好法

    康熙想解决八旗生计,无非是为了改变八旗弟萎靡不振,风纪败坏的现象,但实际上在胤禩看来,京旗回屯不过是将矛盾转移,对于改变这状况,没有任何助益。

    旗人懒散,因为他们有钱粮可领,可以不事也不会饿死,去了黑龙江,他们照样可以雇些汉民来帮忙开垦,久而久之,依赖更重,说得危言耸听一些,只怕八旗要就此渐渐没落去。

    这法,其实是饮鸩止渴。

    但胤禩也没有办法,八旗不可经商务工,是祖宗家法,许多满人对于改变祖宗家法,都有一意识的恐惧,所以上次才会拼了命地反对胤禩的提议,而如今他着吏,与这桩事八竿打不到一块去,他也没有权力置喙。

    唯今之计,只能是平时多与四哥聊聊,让他赞同自己的观,如此一来,以后若有机会实施,也能多一个助力。

    他现在倒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上辈他这皇帝四哥,需要天天批阅奏折到夜,换了任何一个人接手了个金玉其外,败絮其的烂摊,也不会得更好了。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开,闱放榜,与此同时,三年一次的秀女大选也开始了。

    秀女那边,既有良妃打了招呼,胤禩也没去多加过问,他更关注的,是会试的结果。

    上次岑梦如无端被逐考场,让他心生疑窦,便也使人去查了一番,结果发现乡试时,岑梦如的隔号房,正是张宏,而把守那一排号房的小吏,在乡试结束隔天便一改平日节俭,邀了不少同僚在京城最大的酒楼大吃了一顿。

    会试放榜之后又过了几天,被胤禩派去寻那小吏的人回来禀报,说那个人已经暴病亡。

    胤禩不能不到奇怪,以岑梦如毫无背景的一个人,张宏想要陷害他,自然是易如反掌,但以他的份和胆,似乎又还杀人灭这样的事来。

    那个人死了,自然没法再查去,何况会试殿试接连举行,吏忙得不可开,胤禩也无暇顾及其他,只得暂且将此事搁

    待过了殿试,名次很快也就一一来了。

    今科状元叫李蟠,江苏徐州人,殿试时对答如得康熙赏识,当场便钦为状元,并赞其为“天朝第一人”。

    而同榜探叫姜宸英,十多年前因得罪明珠而遭受冷遇,直到今科才得,年龄已届七十,也颇受瞩目。

    “这李蟠倒是个人才。”四阿哥府里,胤禛拿着李蟠殿试时应对的翻看,边沉

    沈竹在一旁:“不若才去打听打听,将他招揽过来?”

    胤禛摇摇:“先不急,皇阿玛既是对他有如此之的评价,太与大哥必会有所动作,看看再说。”

    沈竹尖,瞥及那穿过竹林朝这里而来的人,忙起拱手:“八爷吉祥。”

    他跟随胤禛不过一两年,起初恃才傲,还不大将胤禩放在里,一直到八旗生计的事之后,方对这位八阿哥上了心,细想之,却不能不到惊异。

    平赈灾,八旗生计条陈,无不自八阿哥之手,前者他为此伤了双,却赢得皇上信任,后者虽然不被采纳,却因直言谏而被皇上赏识,虽然看似得罪了太,但至今仍好端端地,既没有被打压,也没有被陷害,这岂是一个年方十六的少年所能到的?

    自己投靠四阿哥,自然希望主能够,而这位与自家主同时封为贝勒的八阿哥,难就没有半自己的心思?

    他忽而又想起从前听说过的,关于这位阿哥幼时与今上对答,说愿为贤王的典故,只觉得自己越发摸不透这个人,但劝诫主小心的话,却万万不可轻易,只因谁人不知四爷与八爷好,他并不愿平白惹了胤禛的厌烦。

    思忖之间,胤禩已经来到跟前,朝他微微:“沈先生也在。”

    又转对胤禛笑:“四哥,你有事找我?”

    胤禛颔首,略奇怪:“你四嫂采杏了些酒,让人给你捎去,怎的你自个儿过来了?”

    话虽如此,却不是不喜悦的。

    沈竹见状,便声告退。

    亭他们二人。

    “左右无事,便过来瞧瞧。”胤禩笑应着,随手拿起桌上卷宗。“廷对制策?李蟠确实是个人才。”

    胤禛挑眉:“你也看过这篇策论?”

    胤禩:“我倒听说过此人年少时的一桩逸事,说是他喜玩鹞鹰,镇日不思取,家老父为此愁白发,后来忽有一日便开了窍,把鹞鹰都摔死了,从此发奋读书,方才有了今日。”

    胤禛嘴角微勾:“倒还是个人。”

    胤禩见他神,便知这四哥已对此人上了心。“四哥若有兴趣,我倒可以从牵个线,这李蟠与岑梦如,好巧不巧,却是至。”

    胤禛却摇摇:“再看看罢。”

    胤禩一笑,也不再说。

    又过得几日,太与大阿哥果然分别手,使人去招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