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日月 - 分卷阅读4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觉得自己的一切,似乎全又绕回了原

    也罢。

    他静静地站在原地,并没有追上去。

    胤禛走了一段路,没听到后的脚步声,不由回去看,只见空的,却哪里有人追上来。

    刚才怒气上涌,一时便不择言,他生气了?

    本不想那么激动的,可话到嘴边,不吐不快,纵是面对德妃,他也没有这般捺不住的时候。

    胤禛叹了气。

    也好。

    待自己冷静一,过两天再去看他吧。

    第35章 抵达

    山西之行,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翌日大清早,胤禩略略收拾了一,辞别康熙与良嫔,带上明和惠善,便去找齐。

    齐早已候在门之外,同样带着两个人。

    “八阿哥,我们启程吧,此等大事,越快越好。”齐今年四十有三,正是年富力的时候,他是清初名臣米思翰的儿,也是康熙颇为倚重的臣

    胤禩,上了

    他的骑功夫,在众阿哥虽不是最的,但在苦练之,也并不丢人,此刻与齐二人纵缓行,很快从紫禁城城。

    路过四阿哥府邸时,他又放慢速度,望向禁闭的大门。

    “八阿哥?”齐见他没有赶上来,不由回询问。

    “我去与四哥个别。”胤禩,走至门,抬起铜环敲了两

    开门的是四爷府的小厮,胤禩是府上常客,他自然认得,忙躬招呼。

    “八爷吉祥,怎的这么早,快请来,小的这就去禀报爷!”

    “等等!”胤禩喊住他,顿了顿,似乎微叹了气,:“别去了,我这就走了,你回告诉你们爷一声就好。”

    小厮一愣,又见他往自家主住的院遥遥望了一,转离去。

    “诶,八爷……?”

    他站在门,瞧着胤禩上,扬鞭绝尘而去,摇摇,又关上门。

    “他走了?”

    原本要落在宣纸上的笔一顿,墨自饱满的笔尖沁染开一团的墨黑。

    “是,八爷本是要来,可后来又喊住才,只让才转告您一声。”小厮见他久久无话,不由轻声:“爷?”

    胤禛回过神,淡淡:“你去罢。”

    待人退了去,他转走向书架,在其一格里一副卷轴,缓缓打开。

    画飞雪漫天,却有寒梅傲霜,数殷红,错落别致。

    落款是弟胤禩赠兄生辰。

    手轻轻地抚上去,目光渐渐柔和来。

    小八……

    从京城到山西平,是一段不短的距离,就算每日驰骋三百里的路程来计,也需得半个月左右才到。

    由于急,齐与胤禩合计了,决定日夜兼程赶路,每到一驿站便换一匹好,饶是如此,到达平时,也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在两人还未到达平府前,一山西境的时候,沿路上已经看到有稀稀落落的灾民自平方向走了来,至抵达平,才发现路上所见惨况,远远不及这里的十分之一。

    饿殍遍地,哀鸿遍野。

    几人一路上都是微服装扮,此刻走在上,上的绸缎衣服对比两旁衣衫褴褛的灾民,衬得愈发显,惹来不少目光注视,却大都是麻木或仇视的。

    有几个甚至不怀好意想上前,最终却被几名侍卫的刀吓退了。

    对于山西,齐并不陌生,康熙二十四年,他曾任山西布政使,后又因政绩卓著被擢升为山西巡抚,对这里的民风民俗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这也是康熙派他来的原因之一,但是时隔十多年,重临旧地,却已截然是两个模样,路上所见所及的惨况,同样令他大为震惊。

    十屋九塌,甚至不时还有求救与哭声传来,百姓居无定所,离街,年轻的,还能在废墟旁边搭个棚,年纪老迈的,只好坐在那里等死。

    齐眉皱:“这里不是没有粥场,但这些人何以都不去排队,反而在这里想着不劳而获?”

    胤禩扫了一,发现远粥场排队的人,只是稀稀落落,而拿着碗乞讨的人,却到都是,皆瘦骨嶙峋,面有菜

    几人走至粥棚附近,那些打了粥转离开的人,脸上并不见得有多喜,胤禩上前一看,发现许多人碗的粥,其实只比稍微稠了一些,连碗底屈指可数的米粒,都隐约可见。

    齐怒:“这平知府居然敢以代粥,简直胆大包天!”

    又恭声:“八阿哥,事不宜迟,我们是否现在就去府衙?”

    胤禩。“伯父喊我应八便可,老爷早已嘱咐过,您为主,我为辅,伯父决定即可。”

    两人来这里之前,早已商量好,以伯侄相称。

    齐一愣,笑:“是……我急失言了,这便走吧。”

    几人不停蹄,又奔往平府衙,片刻便至,却见大门敞开,空的,连一个亲卫也无。

    待到他们往里走去,才有人匆匆自里面跑来。

    “几位,这是平府衙,不可擅闯,请回吧!”来人一袭书生打扮,看上去像是府衙幕僚。

    他打量了几人一番,从对方上的衣着和气度,断定他们份都不一般,说话也就客气了几分。

    胤禩自然不会先开齐压抑着怒气,沉声:“堂堂知府衙门,怎么连个兵丁都没有?”

    那人见就是诘问,吃了一惊,拱手:“诸位是?”

    齐闷哼一声:“我们自京城来的,姓氏名讳,等见了你们家知府大人再说吧!”

    对方反应极快,语气又恭敬了几分:“几位来得不巧,知府大人刚刚去了。”

    “去哪?”

    那人苦笑:“借粮。”

    齐微微皱眉:“怎么,官仓没粮?”

    “几位有所不知,山西前两年有旱,皇上天恩,令开仓放粮,官仓里的粮早已用得七七八八,本以为今年总算能丰收了,结果却碰上这,实在是雪上加霜。”

    “临近府县,也无富余粮了?”

    “临汾、洪、浮山、岳等县受灾惨重,其他各县也或多或少受了波及,彼此都自顾不暇,无梁可调,知府大人已上折,恳请皇上恩准从太原府等调粮,只是折刚发去,旨意还没来,这边灾已不能再拖,大人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