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 - 第13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杰武艺,声名远扬。她自负于战功卓著,从不把等闲之辈放在里。她所钦佩的人,必是堂堂正正的豪杰。

    士杰早已听闻了华瑶的英勇事迹。她对华瑶真是又尊又敬,言谈间推崇备至。她把华瑶一行人带一间船舱,舱陈设了桌椅、香炉、屏风、木床,床上还铺着一层大红锦缎被面,摆着一双鸳鸯绣

    华瑶扫视一,淡然地说:“你倒是有心了,还把船舱布置了一番。”

    士杰双手抱拳,恭敬:“卑职跟随公主已有数日,还没立过半分功劳,便先得到了公主的赏识。公主如此抬举卑职,卑职伺候公主是应当的。”

    华瑶坐到了一把木椅上,两轻敲了一扶手。

    士杰猜不到华瑶的心思,更加小心翼翼:“天降大雨,路不好走,请您在此稍作歇息。等雨停了,您再乘车回去,官就没那么泥泞了。”

    华瑶只问了一句:“江上起了大风大浪,师还能不能照常演习?”

    “能!”士杰连忙回答,“前日里,您派人传过谕,要来视察师演习。卑职不敢有丝毫怠慢,早已布置妥当了。芝江师是秦州东境最锐的一支师,经历过不少风浪,必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华瑶一副理所当然的样:“那还等什么?立刻演习吧。”

    士杰弯腰来,面朝华瑶行了个礼,方才退了船舱,声发号施令。

    此时此刻,这一间船舱之,只有华瑶、谢云潇、戚饮冰、白其姝四人。

    除了华瑶是坐着的,其余三人都站在一旁。华瑶调整了一坐姿,既有几分闲适,又有几分懒散。

    她拨着桌上的一只茶盏,忽然发现茶盖上写着一首名为《咏志》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工整秀丽的小楷写就,墨迹还未透,落款为“钟觉晓”,大概是个读书人的名字。

    白其姝顺着华瑶的目光,也看向了杯盖。她读完那一首《咏志》,才说:“巧了,我认识‘钟觉晓’。他是士杰的幕僚,年纪很轻,也才二十岁,上知天文,知地理,多少也算一位才。据说他为士杰屡次献策,保住了芝江一带的港,您要不要见他一面?”

    华瑶却说:“不见。”

    白其姝有些意外。

    戚饮冰附和:“二十多岁的幕僚,年纪轻,见识少,没个定,多半不靠谱,公主何必亲自召见他。”

    这是戚饮冰第一次站在华瑶的角度上说话。

    华瑶有心捉她,故意叹了一气:“我的幕僚,大多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金玉遐、沈希仪、白其姝的年纪虽轻,却是我的肱骨之臣。”

    戚

    饮冰的神甚是尴尬。她突然想起来,她自己也才二十二岁。她不自觉地瞥了一华瑶。华瑶的文韬武略堪称奇绝,许多文臣武将都愿意追随她,而她今年仅有十九岁。她风华正茂,确实是立功立业的大好时候。

    戚饮冰走神片刻,谢云潇从袖一封信,递给了戚饮冰。那信封用火漆封缄,盖着一块菱形印记,分明是镇国将军的暗号。

    谢云潇:“自从你来了秦州,父亲很挂念你。我给父亲写了家书,父亲回了两封信,你我各有一封。”

    戚饮冰看着他,迟疑:“上一次,你派秋石送信,秋石被我拦来了,父亲没收到你的消息。在那之后,你又派人往凉州跑了一趟?”

    谢云潇承认:“秋石违反军令,我罚了他二十军,另派了一队人去凉州送信。父亲的武功大不如前,你我应当合力稳住凉州局势,谨防秦州叛军侵凉州。”

    谢云潇一向冷静,遇事也不慌不。但他的态度过于疏远淡漠,不像是戚饮冰的弟弟,倒像是一位言简意赅的幕僚。

    没办法,谢云潇从小就是这样一副生人勿近、熟人也勿近的脾气。他是山巅之雪、云之月,永远不会落到地上,更不会沾染人间烟火气。

    戚饮冰早就习惯了谢云潇的冷淡,也没和谢云潇计较。她拆开信封,取一张薄透的纸笺,略读一遍,脸上疑惑不解的神

    “如何?”华瑶问,“镇国将军怎么说?”

    戚饮冰顺手了一盏灯,烧掉了这一封密信:“父亲让我留在秦州,辅佐公主平定叛,重振朝廷的威名。信也提到了军饷……公主若是方便,可否请您……”

    戚饮冰言又止。

    华瑶已经窥破了玄机:“皇帝病重,不理朝政,武将与文官的冲突无法调和,文官势力占尽上风。阁把持了财政大权,凉州的军饷更微薄了。若不尽快填补钱粮的亏空,凉州百姓也会陷火之。”

    戚饮冰的太上青

    华瑶的每一句话都是切要害。

    戚饮冰哑无言。她张了张嘴,偏偏挤不一个字。

    太了,这世了,忧外患之,大梁的基仿佛摇摇坠。

    旱虫霜之类的灾害频频发作,去年还有几个大省瘟疫横行,死者数以万计。京城刚从劫难恢复,又要遭受兵祸荼毒之苦。

    镇国将军的那封信里,隐晦地表达了东无对凉州拉拢之意,这让戚饮冰百思不得其解。东无怎么敢拉拢凉州?他凭什么拉拢凉州?他和凉州毫不相,哪儿来的底气试探镇国将军?

    此外,戚饮冰还有一个疑虑。凉州缺钱缺粮,沧州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白其姝如何从沧州来了四万五千石粮草?

    这其的利害关系,戚饮冰本理不清。她地吐气,又听见号角声此起彼伏,芝江师准备在风浪演习作战。

    华瑶一溜烟跑了船舱,谢云潇跟在后。他们几乎是同时跨过门槛,直面一片漫无边际的风雨。

    华瑶低声说:“十日之,我会拿秦州北境。你率兵一万,从北境发,直驱岱州,务必攻占岱江沿岸的大城。”

    两年前,谢云潇和华瑶在岱州剿匪,那些土匪正是窝藏在岱江沿岸。华瑶借机认识了岱州卫所的将领,谢云潇更是训练过数万名岱州士兵。

    华瑶派遣谢云潇攻袭岱州,岱江沿岸的城镇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华瑶还嘱咐:“秦州叛军约有一万多人逃往了岱州,你打着‘清缴叛军’的旗号,便能驻岱州的城池。岱州产丰饶,人烟稠密,积存粮数百万石,可以解决凉州的燃眉之急。凉州与岱州隔江相望,船队从岱州的巩城发,不日便能抵达凉州的延丘。凉州是边防重地,羌人羯人甘域人随时可能侵凉州,现朝政如此混,羌羯必定有所耳闻。如果京城陷血海,凉州也会面临敌,到时候,你再从岱州调粮,可就来不及了。”

    天降一场瓢泼大雨,浪拍打在船舷上,溅起纷飞的,谢云潇依旧是滴不沾。他问:“你不和我一起去岱州吗?”

    华瑶的决定不容置喙:“我必须留守秦州。”

    谢云潇:“我不放心你。”

    华瑶:“我的伤外伤都好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