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活日常 - 第4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京城发之前,关如璋专门去了一趟吏考功清吏司,找到了裴家二老爷的大计考评,明年就要满七十理必须要致仕的裴通判得的考评不过一个

    再要升迁是绝无可能,能安安稳稳在通判的位置上致仕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本朝的官员六十岁以后大多调到闲职上养老,裴二老爷一直想要自留在通判,还不是因为孙后代不争气。

    裴老三的大哥是个举人,前些年考士连着考了十年没考上,才凭借亲爹的关系在州隔的府城底的县城,谋了个县丞的官职。

    那地方虽不归,地理位置却是跟州治的县城挨着。说到底裴家二房的大爷这些年小日过得滋,还是因为有亲爹的庇护。

    老二连举人都没考上,就在州治的一个县城里房的书吏,因理钱粮、田赋册籍油颇重,要是哪天裴家二老爷致仕回乡,恐怕他连一个书吏的位置都保不住。

    至于裴老三?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家里三个儿没一个有息的,看着整个二房要家落,突然关如琅抛这么个胡萝卜来,蒋氏和燕氏都一定会答应。

    不光会答应,以后的日还会尽力约束裴老三不给裴元和谢家找麻烦,只有这样等到裴家真有求到关家的时候,关家才会真的搭

    把手。

    所以当关如琅抛这么个诱人的大饼之后,蒋氏便死死攥住裴老三的胳膊,手掐在他手臂上不让他再说话。

    已经老迈得满银发的燕氏则从关如琅,“关大人大义,关氏这些年在府城过得不算好,是老放纵儿所致,要说算钱实属不必。”

    “我儿了银钱,关氏这些年白白浪费的青年华却也不是一文不值。只盼日后我家儿郎真有幸去京城赶考,遇上了难大人拉扯一把,就千恩万谢了。”

    “一码归一码,我说的话自然算数。银不好算就不算,这匣里拢共一万两银票,老夫人收,今日了这个门,往后您家三爷在外面该怎么说,不必我再多言。”

    “好,既然关大人给了,那老就收了。”燕氏知,自己不收关如琅不放心,收了银以后自家三儿跟关氏和裴元就真的一关系都没有了。

    “不知关大人何时……”

    :=

    “老太太,时辰不早了,今日就到这儿吧。”

    关如琅又怎么会跟裴家的人说自己什么时候走,燕氏主收这匣银票,关令仪和裴元就跟他裴老三再没有半分瓜葛了。

    至于坊间如何传言,如何说关氏和裴元这一是掩耳盗铃都不重要。只要能把裴元从裴老三上撕扯开,让他不敢动不动就拿自己是裴元亲父亲来摆谱,其余的都是小事。

    裴老三亲看着母亲收银票,整个人都颓了来。

    在他心里关氏就是这辈都得依附自己才能活去的一个小小外室,裴元这个儿也是一样。

    过继去了又如何,人法理摆在这里,自己这个当老的哪天不痛快了,就能整治得裴元乖乖听他这个老的话。

    现在呢,几十年闹了个打。裴元这个儿人人都知是自己的,偏偏过了今日就再不能提了。关氏?关氏他是看都不敢多看一

    以前只觉得关氏那副大家闺秀的派能极大程度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此刻才发现这玩意儿跟自己压没关系,这么些年人家看自己恐怕就像看个小丑一般。

    关氏与弟弟相认,裴元又彻底跟裴老三断了亲,自然是件大喜事。

    送走裴老三一家,关如琅没有再跟黄大舅回去,晚上就歇在谢家前院的客房里。裴元回来了,关如琅又是亲舅舅,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谢芝娘把后院的东厢房腾来给关氏,抱着枕去跟黄娟一起睡,家里能住的地方正正好好够分,关家几个事则带着人主动回客栈去。

    虽说是住在谢家,但关氏这一晚睡得格外踏实安心。外院有儿和亲弟弟,哪怕是在别人家客,她也觉得比府城的小院百倍。

    关如琅就更是脑袋一沾枕就睡着了,门前心里还想着说今年不能在府里过秋到底不,现在只觉得能在这小小的宅院里跟一起过秋,着实是一件喜事。

    该睡着的都睡着了,睡不着的自然还醒着。

    前院东厢里裴元和谢九九坐在卧房的罗汉床上,一人占了一边间隔了个小方几,两人都冷着脸。

    裴元大半个都侧向一边背对着谢九九,谢九九叉着腰拧着跨没好气地瞪着裴元不说话,两人分明就是已经吵过一架了。

    明明今天都是好事,小夫妻又是正经的小别胜新婚,怎么就莫名其妙吵起来,两人心里也是一个比一个更冤枉。

    晚饭摆在后院,一大家人加上关如琅带来的人,脆把饭都摆在院里。

    三大桌本地特土菜加上谢九九把谢德昌存了好些年的酒也挖来三坛,人人都夸谢家这手艺好,关如琅更是连着说了两次,要是这手艺去京城开个岳州菜馆,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这话谢九九没接茬,黄娟和谢文济都当没听见。

    谢芝娘偷偷喝了谢九九酒杯里的酒已经成了一只小醉猫儿,只会趴在黄娟上傻笑,一儿也看不她平时是一个总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小姑娘。

    倒是关氏因为理好了自己和儿的事,对岳州一不舍之都没有。见谢九九不提以后去不去京城的话,便不动声接过弟弟的话茬,问他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回京。

    当着裴家人的面不好说话,现在就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过完秋天气就该冷来了,京城虽不至于像辽东那样冷得邪乎,但从容县走路和官替,最快也要一个月余才能到。

    最好是过完秋能尽快上路,争取十月之前到京城。往年京城的初雪都在十月旬到十一月上旬,裴元到了京城总要待上半个月,亲看着关令仪在关家确实过得不错,他才能回来。

    “到时候元哥儿陪着住半个月,趁着京城没雪就得往回赶,那时候运河没上冻还能走,顺利的话年前能到家。”

    明年二月裴元要场考试,赶在年前回来修整一段时间,把状态调整过来才好上考场。容县乃至岳州在关如琅里都太偏僻了,这个外甥不能一辈待在这里。

    关如琅方才提起去京城开店也不是妄言,现在外甥去不了京城但不代表以后去不了。

    谢家现在和和是真,但往后谢文济是要大的。过几年谢文济到了说亲的年纪,谢九九这个留在家里招赘的大姑是不是会碍人家的就不好说了。

    真要那样就不如分家另过,赘是赘,但裴元和谢九九照样能去京城,到时候外甥不是留在京城还是有机会外任为官,前程都比留在容县要好。

    县试是每年二月,本来谢九九掰着手指算,觉得离明年二月还有半年时间早得很,被关如琅这么一说才发现时间压不够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