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戚再次伟大 - 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4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袍笏登场

    宗正寺, 是掌理皇室亲族勋贵外戚事务的衙署。

    修纂并理玉牒宗谱,料理皇家陵寝一应事宜,大到祭祀祖宗与皇帝继位人选,到公卿勋贵世家, 就连犯了律罪的宗室人员, 都要宗正寺官吏在审理时旁听, 确认指控无误,方可落罪定刑。

    往好了说,这是与关系极为密切的官职, 很适合梁玄渴望陪伴外甥健康成的意愿。往坏了说,这又算什么机要官职呢?于朝廷治理国家的决策,是半也不挨边。

    梁玄能想政事堂的人为自己安排这个职务时的想法:去翰林院给辅政大臣们当贴秘书,那是万万不能的, 他敢去, 这些大臣也不敢使唤。事实上他也什么都学不到。

    可要是直接给他实权职务, 这些人既心老大不乐意, 又顾忌其他朝臣的悠悠之

    脆,选了个麻烦但优渥的差事,谁也挑不病。

    ,实在是

    不意外, 这必然是梅宰执梅砚山阁的手笔。

    他不是天真稚童,封建政治的肮脏与朝堂权力的倾轧他明白得一清二楚,可是这些老东西,也太过狡猾!

    梁边的人对这个职务想法不一。

    小姨和小姨夫觉得是好差事, 不必外放到外面摸爬打,又不用在书省抄抄写写受政事堂老大人们的气;

    姑丈觉得这不是男汉大丈夫该的工作,听着就婆婆妈妈一地, 实在不行去军历练,也比这个百倍不止;

    姑母很是生气,她认为朝臣是在排挤梁玄,不给正经差事;

    倒是表哥崔鹤雍以为此官看似繁琐,却能以另一行事参与机要,说不定别有天;

    妹妹梁珞迦赞同崔表哥的想法,只是她多了一层担忧,这其实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得好与不好,都免不了伤和气,光那一项调节德宗室勋贵外戚争端的分事,就让人不能全然放心。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梁玄也在接受职务的当日了自己的打算:

    总之,先到任,再活,了解况,知难而上。

    宗正寺真正的负责人是正卿,向来由姜姓宗室的者担任。此任的宗正寺卿是早年太【】祖兄靖德王姜旦一支的嫡系,也是小皇帝姜霖名义上的曾伯祖父,他能这个宗正寺卿不是因为他有任何和睦亲族的特,只是因为他辈分和年纪都是姜姓皇族里一份。

    这位梁玄的上司当今的靖德王姜孝忧,今年九十有三岁,因本朝对宗室封王的限制,他一辈没有接受过传召京,也没理过任何事务,现连自主不到,能的指示只有阿,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吉祥

    宗正寺全职责,惯例都由少卿负责。

    这差事如果说多好,确实不见得,但如果说差,那其他今科士听了也是要打人的。相比其他人,梁玄的第一份工作可以说是不够省心,而足够省力。

    都说京官六品是个坎儿。六品衔,大约是外放两任后归来的官吏可以企及的最位置,许多人为能留京,自七品或从六品的地方官,甚至愿意屈就同级不升,换来一个资格。

    除去少分幸运儿,大分人仍是领个衔,升个六品,到各个州府衙门继续熬资历养磨勘,可以一些实权职务的,大多是六品京官这个坎儿上渡劫成功,往后不敢说飞黄腾达,但仕途最实的一步已然迈去。

    梁玄直接跨过门槛,以从五品开启仕途生涯,只是也越过了原本可能清贵的擢升路,换了条不同寻常的赛

    说到底,宗正寺是皇帝的家事,有人置喙梁玄的特例也无从:皇帝年幼,他连三元的舅舅帮着理一理家务,怎么还有人质疑公正不公正?

    况且同榜士大多以为,这并非一个好差事,要让他们选,或许更青睐翰林院个堂堂正正的侍读。

    “那宗正寺卿就不说了,少卿一般都是给油诈的老,没两天他们就致仕,有时也不怕开罪人。这倒好,你前脚刚迈官场,后脚就跟你揽了这样一个差事……”

    办公第一天,姑母梁惜月本定决心只说鼓舞好话,可看见一次穿官袍英姿俊逸的梁玄,想他要去那暮气沉沉的地方,不免又开始抱怨。

    这是大朝会后的第二日,梁玄换好簇新官袍——一件绫织团领衫,绿,槐枝草木染,革带幞靴,一应染石青,压住了一明亮的官绿,显得整个人又华贵又稳重。

    “姑姑,政事堂不也是一群老?”梁玄安人总能找到最其不意的,“我去和他们混日,大概还要被防着、藏着,什么也学不着。可在自己能主的衙门里,想学什么,想看什么,还是有些办法可以余裕的。”

    这是实话,但梁惜月的担忧不是空来风,她一面替梁玄最后正一正衣冠,一面说:“是有这个理,可是也要看能学什么。那里的老大人,我想最擅的不过是看邸报喝茶,你去和他们讨论品茗都比政事……哎,不该说这个的。”

    梁惜月说完就后悔了:“你今天这个样……很好,姑姑恨不得折自己十年寿命,换你娘死而复生,只为看一你此时此刻着官袍的模样。”她泪,兀自忍住,嘴不住轻颤,“这差事难,姑姑不喜,但姑姑相信你得好。”

    梁玄也眶发:“姑姑,晚上我回家吃饭,备些我吃的老家菜!”

    他说的回家,自然是承宁伯府。

    梁惜月泪而笑,目送梁门牵家递上鞭,领着僮齐:“侯爷请上衙。”

    梁玄接过来后又回朝姑姑笑了笑,再一转动作利落,上而去。

    理想上,梁玄对自己充满信心,现实上,他也清楚没有哪个新科状元上来就衙门上名义的一把手,给他学习的余裕或许没有那么多,但压力却是一等一的。

    六九寺,相隔甚远。尚书省就在朱雀大街边上,但九寺所辖事务大多围绕皇帝,因而办事的衙署也离皇西门更近,换句话说,家住帝京黄金一环的梁玄,要绕大路走过四分之一皇城外围,才能抵达九寺所在的办公地

    整个九寺里,规模最大的是太府寺,人家是皇帝帑府库,执掌帝王私人财务,自然要。其次要属大理寺,离着老远就能看见那耸威严的门楼与黑压压一片的大理寺典狱,没级别的罪犯,不来这里面受审。

    总之,和这两位实权门相比,宗正寺的门脸实在有些小:书写着“皇仪衍庆”的匾额,大门敞开,里面院冷清极了,只有一个人在两株茂盛梓树婆娑的枝叶其间站立。

    是个梁玄不认识的太监。

    从他洒蓝青的服来看,此人衙署官职与霍公公相当,年纪大概三十岁,有些资历的模样,圆脸微胖,细眉细,瞧见梁玄来了,当即展开绚烂的笑,盈盈快步走得不慌不

    “国舅大人,早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