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战将 - 第1216章 抓特务也能挣钱(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宏拧着眉分析:“团,你是不清楚这些老百姓的真实况。”

    “他们被日伪军赶我们据地时,全,有不同村的,有不同镇的,还有不同县的,家与家之间谁也不认识谁?”

    “当时我还不理解,小鬼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现在知了:原来他们想用这些老百姓当掩护,重新向我们据地安特务和报人员。”

    “为了方便理,据地的每个人都有登记,到哪个村,哪个镇,哪个县,村里有多少人,村是谁。他们能轻松通过登记那一关,说明日本人为了隐藏这些特务汉份,肯定在乡亲们间大费周章了好多准备。”

    “这想把那些特务揪来,太难了。”

    李浩拧着眉想了五分钟才开

    “不,政委,任何事都不能保证绝对的万无一失,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肯定能找到一些漏,把他们全来。”

    “鬼的想法很简单,但很实用:把乡亲们故意打,我们就没办法确认大家登记的份是否属实,鬼也就有了可趁之机。”

    “如果我们照乡亲们在无人区的老家位置,把同村的乡亲们重新集起来,鬼隐藏在他们间的特务和汉肯定会无遁形。”

    王宏想了一回答:“办法是好办法,就是需要的时间太,十多万老百姓已经全分散到各村各镇,想给他们再来一次迁移,至少需要两个月。”

    “在这期间,因为乡亲们一直在转移,据地肯定成一锅粥。”

    “那些隐藏的特务绝对会趁机搞破坏,制造恐怖,不惜代价搞我们据地。”

    李浩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没有确凿证据确认哪些人是特务之前,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先确认一些可疑目标,然后重盯起来。”

    “至于剩的特务,我们可以发动群众力量,让乡亲们帮我们盯着。”

    “十多万人里面,小鬼的特务毕竟是少数。”

    “有十多万双睛帮我们盯着,就算揪不那些特务,我们也能增加他们的活动难度,让他们不敢贸然行动。”

    洪林峰突然开,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团,可疑目标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李浩想了一回答:“这就要好好分析一了。”

    “我们先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想一想,如果我们去安特务会安在哪里,然后就重监视哪些人。”

    看洪林峰和王宏全都皱着眉沉思,李浩继续开:“我想到一人。”

    “那些所谓的幸存者,他们的嫌疑非常大?”

    “全村上都被鬼杀了,只有他们活着。”

    “就算他们真是鬼的特务,我们也会因为没有同村老百姓指认而死无对证。”

    王宏开:“迁据地的老百姓间确实有不少幸存者。”

    “团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他们嫌疑最大,一会儿我就通知队和地方政府,把这些人单独列一个名单来,然后报人员重盯住他们。”

    李浩回答:“除了盯,我们还要主动击,搜集他们是特务证据,把它们绳之以法。”

    “村里的老百姓虽然被杀了,但这些被杀的老百姓肯定有特别好的亲戚朋友,受地域限制,这些亲戚朋友应该就住在附近,不会太远。”

    “我们先把遭到鬼屠杀的村来,然后到附近几个村寻找被屠杀老百姓的亲戚朋友,请他们来指认。”

    “能被小鬼屠杀殆尽的村肯定不会太大,只要这个亲戚朋友经常去这个村,肯定能把村里的老老少少认得差不多,多找两个亲戚朋友来就能认全了。”

    “到时候让他们一指认,小鬼特务就会原形毕,无可藏。”

    王宏一边记录一边回答:“这个办法好。”

    “只要我们用这个办法先掉一些特务,杀儆猴,剩的特务肯定会有所收敛,这样我们就有时间慢慢去甄别他们。”

    李浩继续说:“还有一类人,他们的嫌疑也非常大。”

    “华北大旱,老百姓不果腹,占领区肯定有不少老百姓逃荒到小鬼划定的这片无人区。”

    “他们和当地老百姓一起被鬼驱赶到我们据地。”

    “这些逃荒的老百姓也有很大嫌疑。”

    “他们是外乡人,在无人区没有亲戚朋友,我们很难确定他们的真实份。”

    “鬼用这个份为掩护,打我们据地,可能非常大。”

    “除非他们在行动被我们人赃俱获,否则门很难让他们原形毕。”

    “这一类人门也要关注。”

    “另外,鬼不可能几个月,甚至半年前就让特工假扮难民在无人区受罪。”

    “所以那些在无人区活动了好几个月,而且有人认识的难民可以稍微放松一些,集力量重关注那些刚无人区的逃荒难民。”

    “我暂时就想到了这两类人,政委和参谋还有没有补充。”

    看洪林峰和王宏全都摇摇,李浩继续开

    “接来就是发动群众力量,帮我们一起监督据地范围的可疑人员。”

    “乡亲们不是缺粮吗?我们就拿粮作为奖励。”

    “凡是给据地提供一条有关日伪军特务的线索,确认属实后一次奖励粮三十斤。”

    “如果因为某个线索抓到日伪军特务,或者协助据地抓到并且指认一个特务,一次奖励一百斤粮。”

    “不据地原来的老百姓还是刚刚迁据地的老百姓,都可以举报。”

    王宏上赞同:“照这个奖励标准,不仅不会增加据地粮,还会降低。”

    李浩接:“这确实是一笔只赚不亏的买卖。”

    “照这个奖励标准,抓到一个特务的成本是一百斤粮,但在真实的行动,抓到一个特务后,往往可以拖泥带再抓好几个,这样我们就能把抓一个特务的成本控制在三十斤以。”

    “一个特务最低标准,两个月就要吃至少三十斤粮,从现在到明年秋收还有八九个月时间,相当于决一个鬼特务可以省至少一百二十斤粮,减掉成本,我们抓一个特务能节约近一百斤粮。”

    “另外,这些特务虽然没有带武据地,但为了行动需要,肯定有其他准备,不会空手。”

    “所以掉他们后我们还能缴获不少东西,这又是一笔收。”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