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妾为后 - 媚妾为后 第16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那过往海客见到, 不免都看过来, 一个年男, 三个彪悍的年轻渔民,就这么将哭泣的小娘围在间一脸心疼的样, 旁边还杵着一个壮的少年。

    这一看便知经历了什么生离死别。

    阿妩趴在父亲的肩, 哭:“阿娘已经不在了……”

    她打了一个哭嗝, 噎噎地说起往昔,村里人帮自己把阿娘埋了,坟地已经被泥沙淹没,寻不到了。

    宁荫槐其实之前已经打听到一些消息, 此时听得阿妩这么说, 想起妻, 自是愧疚万分。

    “当日东海寇, 我等牵连其, 由此断了科举之路, 是你们母亲变卖嫁妆首饰, 凑了几十两银, 我才能辍儒从贾, 经商养家!不曾想三年前就此一别,便是两隔, 再不能相见!”

    他圈通红:“是我对不住你娘, 也对不住你!”

    几位兄听到阿娘临终前的,自然难受,一时间都低泪, 叶寒从旁圈也红了。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几年海外飘,终于游归来却已是是人非,哪个能不难受?

    外经商,历经艰辛,原也是为了家能过好日,如今钱挣到,人却没了。

    最后反倒是阿妩先平静来,她:“阿爹,哥哥,我们哭也无济于事,阿娘不会回来,我们一家团聚,只盼着能好好过日,再为阿娘修衣冠冢,我们好好祭奠她,她在天之灵想必也能安了。”

    这时大家绪也逐渐缓和来,大家见阿妩和叶寒风尘仆仆,连忙领着他们归家。

    这房舍是宁家父四人匆忙置办的,虽不甚讲究,但在镇上也算阔绰,竟是两的房舍,宁家父带着阿妩和叶寒了院,要他们先洗漱,再用些膳

    宁父领着阿妩坐,几个儿分别忙碌,宁大郎连忙去拿盆巾帕,宁二郎则去灶房提来新烧好的,宁三郎则去拎来一个包袱,包袱都是簇新的衣裙。

    他一给阿妩:“这些都是给妹妹的,你看看是否合。”

    阿妩打开一看,都是好衣裙,很是讲究,有些贴小衣竟是上等生丝成的,往日他们家可没见过这个。

    她有些意外。

    宁三郎:“我们知你即将归来,便跑去各购置了许多,你回来之后用得也方便。还有一些在海外得来的脂粉面,全都是稀罕好,都给你留着,我们都没舍得卖呢!”

    宁二郎把准备好了,汗:“阿妹,我们这里还有银盘银叉,那些银货都是锃亮锃亮的,在外面也是有钱人家才用的,咱们都来了,这些咱也不卖,就留着给你当嫁妆。”

    阿妩听着,只觉满满的呵护和疼扑面而来,这都是真真切切的,不求回报的。

    这是她的家人,恨不得掏所有来保护她、疼她。

    她一抱住宁二郎:“真好,都是我的!”

    家里只有他一个女儿,没有人和她抢,全都是她的!

    沐浴过后,阿妩换上了簇新柔的衣裙,走浴房时,迎面的光温柔地落来。

    她突然觉,这一刻她幸福到了极致!

    日是如此和煦,洗得香的,衣裙是柔的,房舍是自己的家。

    而此时,堂屋,阿爹兄已经摆好了膳,摆了满满一桌,等着她吃。

    她满心的舒畅,就仿佛躺在了柔的云朵,甚至觉得这个世间全都在围绕着她转。

    这个时候会羡慕德宁公主吗?会嫉妒别人拥有的疼吗?

    她谁都不羡慕,此时此刻她所拥有的,便是世间最好的。

    阿妩刚走到堂屋,宁大郎便迫不及待地拿一个盒,那盒是掐丝珐琅的,在自然并不稀罕,不过于宁家这样的人家来说,简直是罕见的好

    宁大郎打开来,给阿妩看:“阿妩,快看,喜吗?”

    阿妩凑过去看,却见里面都是异域之风的面,有带着金嵌玛瑙羯纹戒指,有带有铭文的金手镯,另外竟然也有一个坠儿,是红剌石的!

    阿妩惊喜万分,不敢置信:“这么多?”

    金面,哪怕在海外都是很贵重的,他们怎么了这么多!

    还有这红剌石,更是稀罕了!

    这可真是发财了?

    宁二郎便笑了:“阿妩不知,这次我们在海外买了一批货,都是胡椒,这胡椒我们买的价钱低,一两白银可以买一百斤,可是这胡椒运到大晖后,一斤可以卖十几两银,便是给官府成后,我们依然赚了很多!”

    阿妩听着,简直笑声:“竟赚这么多。”

    听那意思,竟是千倍的利呢!

    不过海外经商原是如此,利惊人,只是这其太多艰难,要置办船只,要远航,要经历海上险阻,跑到原产地,人生地不熟之顺利购置到货品,之后再运回来,运回来时还得防着海寇,若是一个大意,别说货,便是人命都搭去了!

    自己父兄能顺利回来,赚了大钱,这是上好运了。

    阿妩便取了那红剌石的坠儿给自己上。

    景熙帝曾经送给自己许多,后来她和德宁公主要好了,她当然可以随便,但是她却并不愿意了。

    现在,她家阿爹和阿兄也给她买了红剌的首饰,虽然成并不如皇帝的,但也很好看。

    阿妩上去后,怎么看怎么好看。

    旁边宁家几位郎君围着自己妹妹端详,沐浴过后,面上粉扑扑的,睁着亮晶晶的睛,和几年前也没什么差别,还是那么一个憨可人的妹妹,当她的脑袋,拉着她的手,恨不得把她抱在怀

    叶寒也重新沐浴过了,于是是一家人坐在那里用膳。

    这么吃着间,自然也说起这几年各自的经历。

    原来阿爹和几位兄海之后,便遭遇海寇,险些死于非命,幸好父四人互相扶持着侥幸逃了,逃命后落到了爪哇国附近的一偏僻所在。

    当时所有的银钱本钱都没了,为了谋生,他们父只能在码苦力,努力挣了银,之后慢慢地积攒着,又去了别,开始试着倒腾些货品来。

    最后积攒了本钱,终于购置到了船只,便买了犀牙、珊瑚、玛瑙、鼊以及大量的胡椒,偷偷运回来,绕过了海寇,这才终于回来。

    这话说来简单,其实一来一去,竟是三年光了。

    阿妩听着,:“阿爹和兄们经商艰难,也是因为我们大晖和海上诸国不通商船,又有海禁,所以一路行来千难万难,但以后倒是不必怕了,朝廷放开海禁,我们又和诸国都有了通商协定,只要回帆时由官府解,便能正经卖货,不必东躲西藏了。”

    她说这话,本就是顺嘴一说,谁知宁家父听了意外不已:“阿妩怎么知的?”

    要知这是大消息,他们也是接着海船消息灵通才知,可阿妩怎么知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