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 青杏 第3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这一任县令是何许人?”许杏有些好奇。

    :“是一个老大人,没甚背景的寒门,同,五十多岁才考,去这里为官,也是因为没人愿意去。据说他的儿今科,得了二甲士,没有考上庶吉士,而是外放也了知县。他索就上了折告老,陪伴儿上任去了。”

    “也是个聪明人。”许杏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是寒门,走到今天已是不易,儿毕竟年轻,仕途开始得早,有他帮衬着,将来走得些,这一门也就起来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吗?”青摇,半开玩笑的看着她问,“你信不信,我一定能走他们两代人才能走完的路?”

    许杏却满脸认真的:“信啊,范大哥,你才多大,已经走到这世上绝大多数人一辈都走到的地方了,以后你只会走得更远!我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是说绝大多数人的,可你不是‘绝大多数人’,真的。”

    青心意翻涌,好一会儿没说话。

    等他喝完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才接着说:“过几天咱们就发,爹娘他们回家,咱们往南走,去赴任,往后只要有书信往来就好。”

    “那不是要同路一段?”许杏问,“我不是很清楚路线,你可有舆图什么的?”习惯了导航的人一想到要走那么几千里路,就觉得发愁得很。

    青摇:“那东西只有军阁才有,我哪里能来?不过我带着官凭印信,沿路可以使用驿站和车,咱们可以一边问路一边走,且不需费银钱。虽然都要南,但是并不是完全一个方向,咱们走东路,他们要往西南方向,了京城就可以分开了。”

    许杏表示明白,又问:“那家里你怎么代?”

    青早就想好了:“你的作坊和你那二十亩地尽可以托付给山大哥,他本就是守信之人,再有他妹的事儿在,你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他那里绝对不会有问题。剩的家里也不过是二十亩地并个宅为人明,打理这些不在话。爹的生意原本就与我无关,娘么,衣无忧,也算是安稳了。”

    许杏觉得他有过于乐观,果然第二天说起几日后就要离京的事,赵氏立刻就:“你不是说往南走吗?咱们一起走,不行我跟你们一起去上任,能带着你媳妇,自然也能带着你老娘。我也去瞧瞧,那地方到底怎么样。”

    青直接摇:“娘,您一不识字,二不懂刑律经济,去了什么忙都帮不上。那边县衙据说十分窄小,且冬日十分冷,您还是在自己家里舒服。”

    “那,同贵还跟着我回去不?家里没人饭啊。”赵氏倒不持跟着,而是想到了实际的问题。她好几年没过饭了,要是回去了还得洗衣饭伺候婆婆,那日可不好过了。

    “娘,家里一共就您跟两人,想来饭也好,毕竟现在家里日好过,材现有的是。”青沉了脸,“若您实在不愿意,就些钱雇人来便是。许杏的丫鬟自然要跟着许杏的。”

    “你个又蠢又懒的玩意儿!烧了什么香才有了这么好的儿!雇什么人,自己家去饭去!有米有面,够,你还连动动手都懒了!”金氏没给儿媳妇留面,训斥了她,才问青,“那你们一走这么远,家里的产业怎么打算的?”

    青就:“作坊跟许杏买的那些地都让山大哥帮着照就是,得了息通过董家把银钱给我们捎过来就好。毕竟我那几个俸禄连吃喝都不一定够,还得靠许杏补贴。之前我置办的那十八亩地,连上咱家原来的两亩,一年总有二三十两银息,足够您跟我娘生活得舒舒服服的,而且我爹孝顺,还给您不少银,想来家是不缺什么的。您老人家老当益壮,打理这些也是一把好手,我并没什么不放心的。”

    要不是场合不对,许杏都要笑声来。好家伙,青这话,是一儿面没给和他爹留啊。地是他买的,现在用来供养祖母和母亲,他很孝顺了,他爹这呢,怎么也得给家里些吧,得孝顺老娘啊,至于他自己,穷县的穷县令,得靠媳妇贴补才能吃饱饭,可拿不啥了。媳妇的嫁妆?没听说得贴补他嘛!别人好意思打主意?

    想想又替他心酸,那么好的人,若不是被父母亲伤透了心,怎么会这么

    屋里静默了一阵,还是范守业先开了:“家里就你说的办,你只放心就是。到了那边离家远了,咱们都帮衬不上你,你自己好自为之。好好,早升官或者调任,离了那地方就好了。”

    儿认可了,金氏也没法再反驳,便也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不再提家里的产业。

    接来就是发前的准备工作了。那么千里迢迢的,许杏觉得,吃的这些没法带,用的又没必要,再穷困再简陋那也是个县衙,基本的生活需求肯定是能保证的,所以不如准备些保的衣

    “那边若是冷,少,不如准备些衣裳,尤其是的棉鞋棉靴,更扛气些。”同乐这几年一直针线不辍,手艺练得十分熟练,到了京城又得了许杏的许可,到去逛绣坊和成衣铺,揣许久,颇有些心得,更专业了。

    许杏想想,以为然,便叫同文带路,去置办这些。同文一笑:“少有所不知,城南的那家货行正是董家的产业,他们掌柜的还来给咱家大人问过安呢!不如就去他家?”

    许杏犹豫了一瞬,:“那就去他家吧,他家生意公。想来我正常给银,不会给大人惹来什么麻烦的。”成了亲,她也改了,不再叫“范大哥”了,只是实在叫不“夫君”这样的词儿,便改称“大人”。

    许杏并不小气,因为时间迫,来不及现,就给青和自己一人买了一件羊袄,几个人也是一人一件兔的,靴可以慢慢,便买了些备着。走到门的时候,她想了想,又买了两大块兔

    “总得给的,不然不好看,左右就这一回了。”听说那两块兔要给金氏和赵氏,几个丫鬟都有些心疼。

    只是也知许杏说得有理,只能无奈的闭嘴。

    一把了三十两银,许杏也有些疼,可是这是必需品,这钱省不了,总比去了那边挨冻

    回来的路上经过人市,有卖人的,也有些不卖单纯找活的人,在等着买家或雇主挑选。许杏忽然就明白自己最近老觉得缺什么的觉是怎么来的了。缺人!

    伺候起居的人不缺,可这几个人没一个能打的!此去几千里,说是有官,可也不见得万无一失,而且那边是个什么况也不好说,万一穷山恶刁民呢?她这么一念叨,同文就说:“可是呢,翰林院里一位老大人就说过,那边路上怕是不大太平,让大人最好雇或买几个护院呢。”

    许杏脚一转,就拐了过去。她一边看一边:“咱们先看看,等次大人来了再决定。”万一挑了别有用心的人,再会功夫,那才是引狼室呢。

    倒也很巧,她刚回到家,青就领了两个人回来。是兄弟两个,一个叫张彪,一个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