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 第1058章 吕惠卿的损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如果说过去的三年,最郁闷的人,那就非文宽夫莫属了。

    &esp;&esp;其实吧,在外人看来,老文这辈已经活了几辈的价值,相不说,还混到了藩王爵位,虽然几次贬谪,依旧屹立不摇。不但如此,儿也崭角,成了天臣,未来前途无量。

    &esp;&esp;而且随着欧修和贾昌朝仙逝,他们那一代的老臣,几乎都死了。反而是文宽夫,老当益壮,

    &esp;&esp;福寿双全,你老先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esp;&esp;如果这么想,那就太不了解文彦博了。

    &esp;&esp;几年前,他收拾了渤海的理学势力,正准备大刀阔斧,结果王宁安突然来了一命令,准许渤海成立议政会议,选当地贤达参与朝政。

    &esp;&esp;这一手彻底化解了民怨,挽回了人心。

    &esp;&esp;从此之后,老文就沉寂了,也没有施展的空间,只能躲在家里菜……最初文彦博还安自己,一把年纪了,儿也成才了,几个孙仕经商,都有了路,他退守田园,读书耕田,这不是好吗?

    &esp;&esp;可问题是刚过了几个月,他就抓心挠肝,实在是太寂寞,太难受了。人啊,别多大的年纪,就是不能没权力,不然日就没法过了……

    &esp;&esp;老文最瞧不起的一个人,就是王宁安。

    &esp;&esp;丫的才四十几岁,就天天躲在家里,养熊猫玩,你能不能有追求?就你这样的,要不是运气好,最多就是个小市民,小地主,鼠目寸光……还真别说,老文看得够准,如果抛开了穿越的优势,以王宁安的能耐,不是后世还是大宋,最多也就混个产而已。

    &esp;&esp;虽然瞧着王宁安难受,但是这位就像是大山,压在了文相公的上。

    &esp;&esp;赵曙在外面领兵,朝都是王宁安的徒弟,老文真是找不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esp;&esp;差不多两三个月,文彦博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esp;&esp;还真别说,居然让老文找到了突破……其实王宁安也不是真的蛰伏了,他只是地位太,权力太大,随便动一动,就要引得天侧目。

    &esp;&esp;王宁安的功夫放在了暗里,放在发展新政学会上面。

    &esp;&esp;这三年的时间,以辽东行省为例,新政学会的成员就突破了5万人……这5万人,大约有1万是官吏和分将领士兵,另外的4万人,分布在各个行业,有军工作坊的技师,有学堂的教师,有报社的编辑主笔,有航海的船大副……士农工商,全都有新政学会的人,而且还都是最尖儿的一批。

    &esp;&esp;这些新政学会培养的人才,通过各地的推举,逐渐议政会议,并且对行省的施政,提了许许多多的建议,还都得到了回应……

    &esp;&esp;简言之,王宁安就是拿辽东行省作为一个试验场,来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esp;&esp;咱们文相公看到之后,他琢磨了半天,毅然决定,老夫也掺和一脚,我也要新政学会,也要选议政会议……

    &esp;&esp;5万多人啊,还有那么多预备成员,王宁安哪里能照顾过来,等到他发现文彦博的名字之时,老文只剩临门一脚,签字批准,就会成为新政学会的成员了!

    &esp;&esp;在那一刻,王宁安也是绝望的!

    &esp;&esp;“我以前相信,年轻人能熬死年老的,现在我觉得人是熬不过老狐狸的,尤其是个千年妖狐!”

    &esp;&esp;陈顺之也咧嘴苦笑,他低声:“王爷,要不拒绝文宽夫会?”

    &esp;&esp;“理由,理由呢?”

    &esp;&esp;“这个……不难找吧?”陈顺之:“比如说他年纪大,说他心术不正?险毒辣?”

    &esp;&esp;王宁安连连摇,“我们新政学会,广揽贤才,兼容并包,什么行业杰人才都可以加……规矩是咱们定的,反而拦着文宽夫,不等于自打嘴吗?这个老文啊,就是看到了这一,才这样损招,让咱们为难。”

    &esp;&esp;“那,那王爷可有应对之?”

    &esp;&esp;王宁安沉思了一会儿,咧嘴一笑,“挡是挡不住的,也不能挡,不过我们可以特别关照,以文相公的才华,日后必定成为学会骨,我要重栽培!”

    &esp;&esp;陈顺之很快就领教了重栽培的意思,原来文相公每10天就要一份会,还要参与各学习,社会实践,了解民生疾苦,研究行省政令落实,不断反馈结果,及时修正。

    &esp;&esp;王宁安想着文彦博一把年纪了,肯定受不了如此琐碎的事,要不了一些日,就会偃旗息鼓。

    &esp;&esp;但是王宁安错了,他是拿常理推断文相公,问题是老文是普通人吗?

    &esp;&esp;用老文的话说,自己是当得了首相,的了县令,得了政事堂,也能好调研员……不拘大小,总能有声有,风生起!

    &esp;&esp;这不,机会就来了!

    &esp;&esp;“二郎,不怎么说,你的那帮宝贝学生啊,都不用了,他们肯定斗不过周敦实。”

    &esp;&esp;王宁安忍着肚疼,反问:“何以见得?”

    &esp;&esp;“这不是很明白吗?什么是议政会议,说白了,就是个更大的御史台……你前番改革,设立都察院,整顿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提刑狱,不让言官胡说八……对,你的想法不错,可还是太天真了,因为必须有人监督朝廷政务,权衡得失利弊,所以议政会议就应运而生了。不是老夫说你,这是个彻彻尾的昏招,以往御史台,那是陛任命言官,现在倒好,是百姓推选,选上了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大肆批评,你拿他一办法也没有。”

    &esp;&esp;文彦博轻笑:“就拿周敦实来说吧,他士早,资历,学问好,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几乎没有任何把柄,又挟着万民之望,他可以随便指指,每说一句话,就有人登载报纸上……唉,别说政事堂了,就算是陛,也要疼了!”文宽夫斜了王宁安一,忍不住教训:“王二郎啊,你啊,这就是自作自受,后悔吧?糟心吧?别以为老人都没用,可惜啊,贾明死了,宋庠死了,连醉翁都走了三年了,还有谁能分忧解难啊!真是不好找啊!”

    &esp;&esp;有啥不好找的,远在天边近在前,文相公不就是最合适的那个吗!

    &esp;&esp;姓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