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734章 合作社的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朴和叶华,两位重臣陪着太京,直奔河北而去。

    他们离开了京城,走没有二百里,就见识了帝国脆弱的一面……宽阔的大路,本是给征讨契丹的将士修的,却挤满了民,扶老携幼,破衣烂衫,向着京城逶迤而来。事实上大多数人本不知京城在哪里,他们只是本能地前,直到有了粮,或者死掉为止!

    天乍还寒,早晚都有霜冻,每个早晨起来,都会有人再也爬不起来,每一个死者的脸上都挂着奇怪的笑容,至少他们在死去之前是欣喜而满足的,就像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姑娘……

    王朴只觉得心像是被戳了一般,为首相,不能辅佐圣君,安抚百姓,坐视这么多人饿死,他有罪啊!

    有人要问,不是已经分了田地,老百姓怎么还活不去呢?

    就以河北为例,由于人相对稠密,梅一丁只能拿到三十亩左右。

    如果是丰年,这些土地当然够养活一家人。可若是连续两三个荒年,就足以击垮任何一个小农之家。

    而且由于应付大战的原因,河北的仓库都已经空了,遇了灾,也无力赈济,只能把老百姓甩到京城,皇帝总会有办法的。官员这么想,百姓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有了成群结队的灾民。

    一路前行,郭宗训越看就越是不安,一颗心不停沉,几乎坠落谷底。

    河北如此,邺城又会怎么样?

    自己的那些合作社,刚刚草创,能不能扛得住蝗灾的考验?

    或者说,会更加凄惨?

    小家伙闭着嘴,心里成一团。

    “殿勿忧,我已经让人问过,并没有邺城方向来的灾民,或许邺城的况还不错!”

    老师的话,郭宗训自然是相信的,可一刻不亲目睹,就没法放心,他不断动战,越跑越快,恨不能飞到邺城。

    终于,在五天之后,他们现在了邺城地界。

    刚刚赶到,他们就遇到了拦路的,数十名丁壮,拿着锄,在四巡逻,看到了叶华一行人,立刻上前拦阻盘问。

    郭宗训从来,瞪了他们一

    “岗,你不在田里活,怎么又舞刀枪的?”

    为首的汉见到郭宗训,立刻单膝地,欣喜若狂,“小老爷,你可算来了,俺们都以为你不大家伙哩!”

    郭宗训来邺城推动合作社,并没有暴份,因此普通百姓并不清楚,但是却不妨碍他们的喜悦之

    很快大家伙就围着郭宗训,七嘴八说了起来……

    百姓的让郭宗训十分激动,他向所有人介绍了王朴和叶华,他没有报官位,只说这两位是自己的前辈老师,他的本事都是师教的。

    村民们一就把叶华给围了起来,“这位大人,对付蝗虫的办法,是你教给小老爷的?”

    叶华微微,“在课堂上提到过一些……你们是怎么的,可有效果?”

    “有,当然有啊!”

    他们喜滋滋介绍,去年郭宗训回京之前,就提到若是旱继续,很可能会再次发生蝗灾,若是等蝗虫起飞,就什么都晚了。

    等到今年刚过完年,的确就发现了蝗虫,数量还不少!

    所有的合作社立刻动员起来,男女老少,一起去抓蝗虫。去年的时候,各个合作社都买了一些鸭,舍不得吃。都用来孵化,等到天的时候,大大小小,公,全都赶到田边,捕蝗虫。

    每一只都吃得胃鼓鼓的。

    小孩们不让消息,赶着到跑,把肚跑空了,继续多吃蝗虫。

    随着蝗虫一天天大,还有许多妇人加抓蝗虫的大军,她们把蝗虫烤熟,碾成粉碎,用来喂羊牲畜。

    还真别说,加了蝗虫粉,牲畜都更加喜吃,在耕之前,了一大圈。

    老百姓乐不可支。

    转到了三月旬的时候,蝗虫起飞在即,邺城百姓全动,在田边挖壕沟,堆满了草。

    等蝗虫飞过来的时候,他们燃了篝火。

    蝗虫有趋光,朝着光亮飞来,老百姓就不停驱赶,不停添柴,把蝗虫活活烧死……老百姓都发了狠,就是这些该死的虫,吃他们的粮,有的老人,甚至把蝗虫扔在嘴里,大叫特嚼,吱吱作响。

    很多人都说,抗击蝗虫,比真正打一场战争还要劳累。

    但是当检查战果的时候,邺城百姓都笑了,值了!

    “挨着我们的几个县,最少都被吃了一半以上,唯独邺城,保住了九成的苗!”

    岗兴冲冲告诉叶华,“今年的麦比去年的好,算来,一人能分到一百斤麦。大人来得早了,要是再晚两个月,就能请大人吃白面馒了!”

    提到了白面馒,叶华似乎听到了许多人咽的声音。

    去年的时候,还是邺城百姓到去乞讨,不到一年,他们就变了样。

    夏粮收获,基本上就不会挨饿了,等到秋粮再收一季,拿换钱,到了过年的时候,或许就能买,包吃了。

    “小老爷,你说要办学堂,俺琢磨着太有理哩,要赶快办才是!”

    郭宗训笑了,“岗,你不是说读书最没用吗?怎么变了气?”

    “啊?”岗连忙摇,“我可没说,没说的!”

    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你没说?笑话,就你小嚷嚷最凶,反对建学堂,说读书不如放羊哩!

    面对大家伙的嘲笑,岗招架不住,只好老实:“我不是不懂事吗?以前我琢磨着读书就是摇晃脑,满嘴酸词,连人话都不会说。谁知学堂还教对付蝗虫,要是学堂能教怎么田,俺,俺还琢磨着上学呢!”

    “哈哈哈!”叶华笑:“还真别说,学堂的确有农学一科……田是一门大学问,比如良的选育,如何堆,田间理,锄地捉虫,收获保存……这都是大事虎不得。还有,农产品要怎么卖,如何定价,如何跟商人谈,如何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学问。总而言之,要多产,还要卖合适的价钱,这样才能让荷包鼓起来!”

    ……

    才谈了一会儿,大家伙就来,这个看似年纪不大的人,不愧是小老爷的师父,许多东西,全都是一针见血,让人茅顿开。

    大家伙围着叶华,不断询问请教,叶华也乐得多讲一些,比如他就建议大家伙,在山边挖一些大坑,每逢秋天,就把牲畜的粪便,枯枝败叶,还有河里的泥沙倒在一起沤,等过了一冬天之后,再把坑里的东西撒到田里,或多或少,都能增加一些产量。

    还有,农闲的时候,要多挖井,有溉的一亩田,往往比没有溉的一亩田,多产三到五成。

    虽然会辛苦一些,但庄人家,还怕力气吗?

    叶华又建议,这些劳动,都计合作社的账目,等到秋天分利益的时候,除了基本的产之外,额外的分,就照每个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