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 第805章 封赏众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小听了文平的话,默默将文平的名字记在了心里,然后向着文平施一礼,“恩公有事,小女便不打扰了,后会有期。”说完,又看了文平一,便在丫的搀扶,离开了此

    文平看着那女离开,这才转上了,然后快速的赶到队伍前面,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同行的那些将军们,见到文平回来,便笑,“顾将军好运气啊,天上掉个大人来。看来顾将军这是要走桃运啊,哈哈哈,好事将近喽。”

    众人的调侃,让文平有些抹不开,“别胡说,这事关系人家姑娘的名声,可不好胡拿来说嘴的。”军的汉说话难免没个顾忌,但是文平却很是在意,他可不想那样一个柔弱的女,受到旁人的非议。

    文平这样正经,众人便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于是大家都闭上嘴,专心向前赶路。众人行的速度不慢,又走了两刻钟,便来到了皇城之外。

    此时,皇帝和靖王率领文武群臣,都在承天门之上,满面笑容的等待着。见到远走过来的将士们,坐在椅上的皇帝,也是十分兴。皇帝这几天经过御医的悉心调养,状况倒是还勉将就,尤其是今天心好,看起来神还是不错的。

    等到众将士来到跟前,皇帝便示意礼官员,宣读圣旨。第一份当然是表彰众将士的功劳,所有相关的将领,全都有了封赏。

    这其,朱泽青被封了镇远侯,兼任辽东总兵。文韬封了宁远侯,同时兼任兵侍郎。原本兵应该有两位侍郎的,但是其一个参与了废太谋逆,已经被罢官,正好缺。

    文韬追击北辽图罕可汗有功,加上他原本就是状元郎,如今再立战功,皇帝和靖王商议之后,决定让他任兵侍郎。这个位置对于文韬来说,绝对是破格提了,哪怕是一个状元郎,也要在翰林院磨砺几年,才能的。要到侍郎的位置,最少也得磨练十年左右。

    同时,圣旨里也明确明,文韬父母曾经犯的过错都可以被赦免,同时也允许文韬恢复本来的姓名。这个对于文韬来说,才是他最渴望的。之前一心为之而努力,此时终于达成所愿,文韬也是激涕零。

    另外,文平也被封了武安侯,同时兼任五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同知。之前的那位,在平定太亡,所以就由文平来填补空缺。自然,这样的职位其实并不缺接任的人选,不过是皇帝和靖王有意提顾家,才会特意如此安排。

    其余的,像是文庆文景等人,也都各自封了官职。有了五品将军的,也有了六品校尉的,反正每个人都安排的很是妥当。

    这一份圣旨之,并没有关于绍远的。众将士听到了最后,也没听见有关绍远的只言片语。众人不由得都纳闷起来,这是咋回事?不成想,接着又有人拿第二圣旨来,这一圣旨,才是给绍远的。

    绍远为皇室孙,又立这样的战功,实在是难能可贵。皇帝和靖王商议之后,封绍远为亲王,封号为勇,也就是说,绍远成了勇亲王。一般来说,像是绍远这样,为亲王儿的,多就是封一个郡王罢了。大齐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特例,绍远是第一个。

    众人听了这份旨意之后,这才恍然,原来不是皇帝忘了绍远,是人家太特殊了,不能跟大家伙用一旨意。

    绍远听了这份旨意,心里也是很兴的。不怎么说,他现在总算是名正言顺的皇室弟了,不再是那个尴尬的份。

    圣旨里还赐给了绍远一座亲王府,自然,这亲王府需要修缮。并且需要绍远在成亲,住满三个月之后,才可以搬到亲王府去。对于这个,绍远倒是没什么意见,只要不让他靖王府就好,其余的,住在哪里都没问题。

    第二旨意宣布之后,接来又是第三,这份旨意说的,就是关于北狄可汗的置问题了。皇帝和靖王商议之后,决定留北狄可汗在京城,给予北狄王的封号,赐一座府邸给他。同时,将北狄可汗的,送回北狄去,重新统治北狄。

    这个法与以往的惯例不同,前朝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形,一般都是留一位王在京。还从来没有把可汗留,却放王回去的。这么,也是皇帝和靖王,以及文武百官商议之后的结果。

    北狄可汗今年不过才三十几岁,正是男人最好的时候。若是让他回北狄,用不上年,只怕是北狄就可以重新恢复过来,到时候难免还是大齐的威胁。

    北狄的那位王,今年才十三岁。若是让他回北狄,一来可以解决北狄如今群龙无首,各个族混战的局面。如今北狄各都在虎视眈眈,不少族的首领都想要可汗,并且因此而明争暗斗。

    与其让这些人再推举一位能力卓绝的可汗,反而不如让一个年幼的王回去。这样一来,在这位王起来之前,北狄是没有实力跟大齐对抗的。

    二来大齐会派过去一些官员,辅助北狄王治理国家。这样,各个族的反抗肯定会遭到大齐的镇压,而北狄从此以后,也就算是控制在大齐的手里了。更何况老可汗还在大齐,只要老可汗还健在,北狄就不敢有任何的异动。

    不大齐这份决定背后有多少用心,但无论如何,北狄可汗不会死,北狄王室的那些人也不会死。这对于北狄可汗等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于是,北狄可汗带领妻儿和臣们,尽数跪地磕谢大齐皇帝的恩典。

    与北狄王室的结果相对的,是北辽席丹被抓的那些人,他们的结果,可就没那么妙了。席丹明着投降,暗地里却勾结孟图谋不轨,实在是罪不可恕。故而席丹所有人等,全都被贬为隶,留在太仆寺,帮助大齐养

    席丹的郎主一听这个,当即就差了过去。落到如今的地步,怨不得旁人,谁让他不甘心来着。无奈之,席丹的那些人,也只能认命了。

    所有相关人员都有了安排,这一次的献捷仪式也就算是差不多了。接来,自然是庆功酒宴,皇帝当宣布,众将领前往武英殿,群臣同乐,共同庆贺这难得的胜利。

    于是,众将领便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一路从承天门了皇城,然后向着武英殿行去,准备参加庆功宴。

    自然,那些被抓获的俘虏,以及缴获来的大量金银,也有专门的人安排。俘虏照皇帝的旨意去安顿,北狄可汗等人直接带到事先就预备好的王府。等到休息几天之后,会有人专门护送着王回归北狄,至于王要带哪些人回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所有的金银财宝,都要送到国库去,充盈国库。今天封赏一众将士,可是动用了国库里的不少东西,当然要赶填补回来的。

    当然,这些缴获的财富,比起封赏去的那些,可是多来几倍甚至十几倍了。的官员一边清,一边笑的睛都快要看不见了。国库充盈,他们的人才能理直气壮。不然的话,每每朝廷有事需要银钱时,的一众官员,全都是愁眉苦脸,还要面对皇帝的问责,真真是煎熬。

    不说外面的官员是如何理善后的,只说此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