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 第694章 北辽政变 敌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旨,急筹措粮饷军资,的官员也都清楚皇帝的个,所以哪个也不敢怠慢,连忙办理此事。十几天之后,粮饷资等全都凑齐了,皇帝旨,派人送到边关各个城池去。

    禁卫军护送,和兵的人随行,粮饷资等装了不知几百车,就这么浩浩的朝着北方行去,路上各自分散开,送往边关各的城池。各地驻军多少,需要多少粮饷,兵都是有记载的,计算好了分妥当,只需要送到即可。

    其一队前往麒,走了能有七八天,总算是来到了麒城。此时已经是十月了,麒城这边已经开始雪,皑皑白雪覆盖住大地,西北风像刀一样的着,那些随行的官员,一个个冻的直发抖。

    靖王早就接到消息了,于是派了当地的官员,还有军十来位将领前去迎接,顺接。粮草等,尽数存放在麒城的几大仓库之,饷银冬衣之类,则是由知州大人合着军主簿等人,直接就发给军士们。

    到了晚间,靖王在府里设宴,招待来人,酒席间,难免就谈起了朝廷里的事

    之前大理寺和兵已经来过了麒,麒的军士都可以证明,那两门火炮,是从北辽手缴获的。更有绍远和颜作证,之前北辽就用这个攻打过云州城。兵的人前去云州取证,那边也证明了此事,更有破损修复的城墙作证,这个就是事实。

    这边派人查证,京城里也是没闲着,皇帝让人严查工。最终,查到了工的虞衡清吏司的一位主事,还有军局的一位大使,这两人主要就是负责火炮的研制。从这俩人府里,搜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其有一些,都不是大齐所产,分明是来自北辽。

    一番严刑拷打之后,两人招认,受了北辽的好,所以才把图纸等去。皇帝震怒,当旨,将这两人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不过,也是因此,皇帝对于朝的文武百官都有了戒心,故而之前提议的由工制造火炮之事,皇帝并没有同意。并且派大理寺、刑,继续查察京官员,有没有别人还与外有牵连的。

    一番查实之,虽然没找来几个与外勾结的,可是却查来不少别的事。于是丢官的丢官,抄家的抄家,京城再次掀起腥风血雨。文武百官人人自危,个个都战战兢兢,生怕一个就查到了自己的上。自然,也有那些一正气的官员,这个时候可就直了腰杆,扬眉吐气了一回。

    粮饷从京来的时候,这一次的整顿还没有结束呢,不过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就是各级官员办事都非常痛快,哪个也不敢再拖泥带了。要是在往年,粮饷再有半个月,也未必能到麒的。

    靖王听了这些,不由得笑了,他很明白,自家那个老父亲这是又发威了。也是,大战在即,若是朝廷不能上一心,那这个仗真是没法打。攘外必先安,这是千古不变的老话。

    朝廷派来的人,只在麒城停留了几天,把所有事接妥当之后,就赶离开了。这边实在是太冷,那些官员都很是不适应,再者如今这个形势,谁还敢在外面多停留啊,赶回京才是正理。

    送走了那些人,麒城又恢复了往日的样,靖王吩咐众将,每日练兵,绝对不能松懈。有了朝廷送来的粮饷资,军士们都穿上了崭新的棉衣,又领了好几个月的饷银,一个个都的不行,当然是喜喜的每天练习这排兵布阵,攻杀战守等等。

    麒的粮仓都装的满满的,就连几私人仓库,也被借了去,装满了粮草。此时麒,军民一心,积极准备着迎战。

    靖王并没有莽撞的带着人兵,一来北狄和北辽都是游牧民族,都是由无数个落组成的,大多数时候,那些落游走不定,在苍茫的草原大漠上,很难寻找。

    更何况,此时已经临近冬日,北方的气温极低,冬日里又是大雪覆盖,行走并不容易。大齐的将士,有不少是从南方调过来的,他们本就不适应这样的气候,更不用说是途跋涉前去追杀敌军了。

    大齐跟北狄北辽不同,人家是从小就习惯了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天生的差异,也不得不考虑。不然,在白茫茫的草原大漠里,连方向都难辨别,更不用说是征打仗了。

    基于考虑,靖王只是撒去无数的探,前去打探消息,并且抓时间练兵。尤其是那些今年刚刚从军的新兵,更是抓时间训练。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就已经是冬月了。但是今年却奇怪了,只有零星的北狄军前来扰,北辽却是没什么消息。众人都觉得非常奇怪,难北辽放弃犯大齐了?

    这一天,派去的探回来,带回来了关于北辽的最新消息。原来,北辽前阵,国发生了动,老可汗病死,几个王争夺汗王的位置,闹得刀兵相见。最终,三王图罕,成了北辽的可汗,图罕即位,又娶了北狄的公主,立公主为后。

    图罕之前一直就是带兵,手有兵权的,所以他继任可汗倒是并不算让人吃惊。图罕即位之后,的第一项决定,就是将王帐南迁,迁移到一个叫温朵罕的地方。这里在前朝时,曾经是一个政权的都城,距离大齐边界,大概有不到两千里。说起来,这个距离并不算很远了。

    图罕不仅仅是将王帐南迁,北辽国的贵族,各落的首领等人,也都被要求,一起迁移到都城的附近。这么的意图,不言自明,他还是有意要染指大齐的。他现在是想要把整个北辽的人力力都控制在手里,然后举全国之力,跟大齐对抗。

    靖王得知了这些消息,沉默半晌不语,之后便传令边关各个城池,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况。另外又派了许多探,前往温朵罕城打探消息,一旦北辽有异动,立即回来禀报。

    果然,就在探回报消息后的第五天,又有探来报。“王爷,北辽可汗图罕,已经派莫里挂帅,军师萧延让,率领三十万大军,温朵罕城,一路朝大齐而来,距离云州城,不到一千里。”

    “报,王爷,前方探来报,北狄兵二十万,一路朝大齐而来,距离麒城,还有不到八百里了。”这边的探还没走呢,那就又来了人。

    王府书房里,靖王正在跟众将议事呢,忽然探接二连三的回报消息。屋里的众人也都明白了,这是北辽和北狄再次联手,来攻打大齐了。

    云州和麒,是大齐北最大的两,这两个地方是大齐的屏障。只要这两任何一被攻破,北辽或是北狄兵,就可以驱直,直取京城。所以,这一次北辽三十万大军攻打云州,北狄二十万大军攻打麒,两路并,就是为了让大齐这边不能互相照应。

    靖王当场将,安排各的兵力署。调集这两城池附近的兵力,全力守住这两城池。另外,其他的一些地方也不能忽视了,万一敌人是声东击西之计,那别的地方可就危险。

    传令官带着靖王的军令,快速城,向着四面八方散去。而靖王的书房里,议事还没有结束,靖王指着一副地图,开始排兵布阵。他们才不要被动的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