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 第4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玉霞立来了神,坐起来将书接了过去,刚翻看了几页就被里面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批注惊住了,她看了看备注的容,忍不住赞:“你看书真是细致,连人形象和心分析都了,你一定也很这本书吧?”

    “嗯。”殷玉瑶回想了自己穿越过来的这半年的生活,轻轻地叹:“如果我没找到版社这份工作,我估计也去支援东北工业化建设了。”

    张玉霞咂了咂嘴,忍不住说:“画连环画很好,支援东北工业建设也不错,我有时候采风就去厂里,看着年轻人血沸腾的,觉我上也有劲了。”

    殷玉瑶忽然说:“张姨,我快要去东北了。”

    张玉霞惊讶地看着她,有些不解地问:“你去东北什么啊?要去支援东北建设吗?”

    殷玉瑶有些不好意思,指了指她手里的书:“领导说这本书要改编成连环画,版社选了我!”

    张玉霞惊讶地张大了嘴,接着笑着从床上来,灵的简直不像五十岁的人。她一个箭步到殷玉瑶的床上,手里还拿着那本书,惊喜地问:“你来画这本书的连环画?这可真是大好事啊!”

    殷玉瑶被张玉霞的欣喜所染,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么好的作品让我来画,我也不能闭门造车,等过年前后,我就会去东北,到书里的建设兵团去。”

    张玉霞摸着书:“数万名复原官兵、知青、革命到那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排沼泽、开垦荒原,没有房屋、没有炉灶、没有井,没有蔬菜,他们不知经历了多少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才建设起一片片农场。”

    “只是现在那边虽然有很多农场了,但是拓荒还在继续,你这么年轻又细的,去了只怕要吃苦。”

    殷玉瑶笑了笑:“去建设北大荒的八十万城市知青都不怕,我也不怕。”

    “好丫。”张玉霞开始给殷玉瑶主意:“去那边大厚棉袄棉要备齐,那是真能冻死人的,可不是闹着玩的。最好自己带一床厚的铺盖,现在虽然很多农场都了正轨,但是棉这东西全国都缺,更别提东北了,真未必有多余的给你。”

    “对了,相机,你有没有相机?”张玉霞忽然问

    殷玉瑶愣了一,她博馆里倒是有几件老相机,而且确实是六七十年代生产的,老板在全国各地搜寻回来展示的,不过估计已经不太好用了。除此之外倒是有几台佳能的单反相机和全,没有人的地方倒是能拿来用用。

    张玉霞沉了片刻建议:“争取买一台相机,最好要学会自己洗照片。建设兵团那边极寒天气比较多,你不可能野外写生,即便到其他地方采风,你也得用相机来记录大量的素材。”

    殷玉瑶若有所思地,张玉霞还真提醒了她,看来这相机还真的买一台。

    “张姨,你知这相机多少钱一台吗?”

    “买海鸥的,一百多。”张玉霞想了想补充:“这相机可是俏商品,别的地方买得找关系批条登记还不一定买得到,可上海不一样了。这海鸥相机就是上海生产的,我估计这里的商店指定有。不过你带那么多钱了吗?对了,买相机还得用工业券,得十二张。”

    张玉霞给她主意:“要是不够赶打电话给版社,从省城到上海汇款五六天应该差不多能到吧?要是怕来不及看看能不能让版社涉从这边借,让版社再汇款过来还。”

    “够倒是够,我来的时候版社给我预支了工资。”殷玉瑶有些坐不住了,把书收拾到枕边上,一边穿大衣一边和张玉霞说:“张姨,你先休息,我去商店看看。”

    张玉霞虽然才来,但是明显对这里更熟悉,给殷玉瑶指路:“去南京东路的第一百货商店,那里东西全,咱这楼就有公车。”

    殷玉瑶了谢,急匆匆背着包坐公车直奔第一百货。

    此时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但是来商店采购的人已经不少了,有的试穿成品新衣服,更多的是买布料,毕竟自己可比成衣便宜多了。还有不少是打算年底结婚的,带着工业票喜气洋洋的来选购壶镜一类的日常用品,有家条件好的,还会给新娘买一块手表。

    殷玉瑶神扫过墙上的米白的羊大衣,心里微微一动,真好看,这样式在后世也不过时。不过想想自己要去东

    北至少呆两年,有漂亮大衣也不方便穿,便生生把神挪开。

    一层层逛过去,终于在四层看到了手表、相机、自行车一类的大件。殷玉瑶看看柜里的,正是现在最行的海鸥相机,连忙问售货员:“同志,这相机多少钱?”

    “一百八十块,十三张工业券。”售货员懒洋洋地说完,还没等殷玉瑶开,就又丢一句话:“现在没货。”

    殷玉瑶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她指了指柜台里的相机,忍不住问:“这不是有两台吗?怎么说没货呢?”

    售货员不太耐烦地说:“现在相机多俏啊,一个月我们商店也不过就分十来台,这都是之前人家登记定好的。你要是想买也登记,再有三个月估计能排上你。”

    殷玉瑶一肚话都憋了回去,三个月,她那时候都到东北了。

    本来想买了相机正好逛逛商店,现在她什么心都没有了,只想再去别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卖相机的。

    殷玉瑶转了商店,照来时候的路走到公站票想看看有没有旁的车可以到其他商店,后就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年人贴了过来,低声问:“我家有相机,你买吗?”

    殷玉瑶冷不防吓了一,立警惕地回看了一,只见自己边这人穿着一藏蓝的衣,上面不少补丁,有的地方还有些发白了。

    年男人见殷玉瑶神警惕,很无奈地又低声补充了一句:“我不是坏人,我父亲有台相机,买了才两年就藏起来了,现在还新的,一都没坏。”

    他低声报价:“一百五十块钱,十张工业票我就卖。”

    殷玉瑶心里飞快地盘算,没有立答应。

    男人犹豫了,咬了咬牙:“或者多加十块钱,不要工业票。”

    这个年代工业票只有职工能分到,但一个人一年也就两三张,普通民众和农民都捞不着的,可买个脸盆壶还都用工业票,所以工业票在黑市上还是抢手的,通常一张能卖到两块钱。只是买卖工业票也是担着风险的,更多人愿意拿粮票票和熟人换,所以这人自己压了一半的价格。

    殷玉瑶又打量了这人一一米七左右,不算壮,甚至看着还有些瘦弱。若是和自己动手,他应该不是自己对手。

    男人见殷玉瑶没有上拒绝,指了指旁边一个人少的胡同,自己先过去了。

    殷玉瑶略微又站了一分钟,这才慢慢地跟过去。

    “你家真有相机?”殷玉瑶见周围没人,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了当地说:“我可是会用相机的,你别拿坏的来蒙我。”

    男人闻言恨不得发誓:“真有,崭新崭新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