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六国卑秦,天降大军 - 第17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嬴稷以甘龙、杜挚等人对他不敬为由,将这些人全贬了官。空的位置,则由他带来的人暂时上。

    虽说范雎、蔡泽等能臣没跟着嬴稷一并来到此,但嬴稷麾许多将领都允文允武,暂时拿他们来应急是不成问题的。

    在刚刚接手这些工作时,这些人对于战国初期的诸项事务还有些手生,但他们很快便对这些工作熟稔了起来。

    他们纪律严明,理公务的速度比原有的卿大夫们快了不止一倍,这也让嬴渠梁啧啧称奇。

    嬴渠梁向自己的孙虚心请教:“你是如何敦促这些人活的?”

    为秦君,嬴渠梁可太清楚手底的人拖拉起来是什么样了。

    这些人理起公务来居然不需要嬴稷监督,便能自发自觉地卖力活,嬴渠梁自然到惊讶。

    “是秦法。”

    当着嬴渠梁的面,嬴稷也没有卖关,径直:“商君与大父第一次变更的律法名曰《垦令》,《垦令》的第一条,便是要求诸位大臣当日事当日毕,不得拖延到第二日。如有违背秦法者,必将受到严惩。如此一来,官吏自然养成了理政务的习惯。几代过后,官吏们也习惯了我秦国的风气。”

    “原来如此,这新法看来当真是好东西。”嬴渠梁

    “新法能够令我秦国国力大增,能够让我秦国黔首变得骁勇善战,自然是好东西。”

    对于嬴渠梁的话,嬴稷表示赞同。

    “也不知,你的‘商君’究竟是谁,何时会来助寡人变更我秦国律法。”

    从嬴稷听多了变法之后的好未来,嬴渠梁不免对“变法”一事心生向往。

    “其实,稷也可助大父完成变法。毕竟我秦国如今所奉行的律法,就是当初商君所变之法。不过,变法非一朝一夕之事,稷又不能在此地久留。这事儿还是给商君来办吧。”

    这是嬴稷第一次提到“离开”这个话题。

    嬴渠梁当然知,嬴稷为国君,不可能离开他的秦国太久。但好不容易才见到的孙,这么快就要离开了,也让嬴渠梁心了淡淡的不舍之

    “大父放心吧,稷虽不会在此地久留,但既然稷接了大父的《求贤令》,稷至少会助大父夺回河西失地。”

    嬴稷已经盘算过了,等到那批在秦国游历的士们重新回到此地,他正好可以将那些从老氏族们手夺来的职务给那些士。这时候,白起练兵也应该能够看到一定的成效了。

    他和白起将崤山和函谷关屏障夺回来,让秦国有天险可依,他们的使命,就算初步完成。

    没有嬴稷的襄助,史书的嬴渠梁都能够咬着牙从那样艰难的境地熬过来,有了他的襄助,秦国的发展只会比从前更加顺当。

    当然,这也会让秦国提前魏国、齐国的视线范围之。但风险一向与机遇并存,他们绝不会畏惧风险!

    这时,手底的人来报,是赵成侯和韩昭侯送来了求和书。

    嬴渠梁将这封求和书打开的时候,嬴稷就在一边跟着一起看。

    当他看完这封求和书后,面上布满了霾:“看样,寡人打他们打得还不够狠,他们居然觉得些钱财,就能将俘虏换回!”

    “赵侯和韩侯无非是在试探我秦国罢了。”嬴渠梁:“若我秦国不答应他们提的要求,他们才会一往上增加筹码。”

    “大父耐心好,稷却没什么耐心。”嬴稷对旁的使者:“去告诉赵侯和韩侯派来的人,赵国与韩国需要一家割让十座城池给我秦国,否则,休怪寡人与他们翻脸!这十座城池必须是地段好且与我秦国接壤的城池,不可随意拿一些边陲小城来充数!”

    “还有,我秦国不养闲人,赵侯和韩侯拖延一日,便需为这些俘虏提供一日的粮草!他们若是不想要这些俘虏,这些俘虏可就随我秦国置了!”

    经过一番涉之后,秦国最终得偿所愿。

    赵成侯和韩昭侯照秦国方面的要求,以十座城池,换回了他们被虏的统帅、军官以及两万兵。

    至于其余的八万士兵,他们决定不要了。

    这些人在秦国呆了一个多月时间,消耗了不少粮。赵成侯和韩昭侯若是想要将这些人带回本国,不仅需要将这些粮尽数补给秦国,还需要承担来回路上的粮

    对于赵成侯和韩昭侯而言,这八万士兵只是临时招募起来,行过一些训练的农夫,与那些养在军营专程为他们打仗的兵地位大为不同。这样的兵卒,他们要多少有多少,不值得费大代价将这些人赎回。

    当两万兵随着赵侯和韩侯派来的人离开时,其余的八万兵卒就那样木愣愣地看着他们。

    明明都是同一个军营作战的兵卒,却在这一刻被划分成三六九等。

    白起见状,对他们:“莫要难过了。赵国和韩国不要你们,我秦国要你们。”

    他这话一,立刻引来了赵国使者和韩国使者的怒目而视。

    这都是谁害的啊!

    若不是秦国狮大开,索要的粮数量太多,赵侯和韩侯岂会忍痛决定放弃这些兵卒?

    对于赵国使者和韩国使者的目光,白起只当看不见。

    他对留的赵国兵卒和韩国兵卒:“日后,你们就是秦人了。若你们有家眷,可一并接到秦国来。在我秦国,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若能在战场上立功劳,便能获得相应的爵位,可分得农田,减免徭役,抵扣刑罚,岂不比帮着赵国和韩国卖命来得舒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