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朝 - 第15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以牡丹与芍药闻名,牡丹如今已经过季不开,芍药却是正当季。今年大旱,芍药喜,原本是活不成的,如此一来,芍药价格飞涨,从洛运到安与建康的芍药,甚至有一盆千金之说。苏觅很快就发现,本地大为了让珍稀的芍药品能存活来,便威利诱,行迁走原先住在渠附近的民,又贱价的芍药,砸烂灭,致令他们无家可归,沦为民。

    另一方面,陆惟也查到,从洛城郊行起来的疫病,其源疑似洛城郊的洛坪村的一井。疫病首先从日常饮用井的村民蔓延开来,再由村民城,带给城里的亲戚,而那亲戚,正是在刺史府灶房的厨。也即是说,这场疫病,很有可能并非天灾,而是人为。对方绕了一圈布局,正是为了剑指温祖

    苏觅和陆惟分调查,最后却都汇成一条线。

    谢维安:“洛城以郑氏为首,柳氏、赵氏次之,这里的赵氏,正是赵群玉族亲,不过早了五服,关系比较远,不过赵群玉平步青云这数十年里,与洛赵氏往来很是密切,他对亲族也多有关照。至于迫民迁移,砸毁芍药的罗氏,则是柳氏姻亲。而赵氏跟郑氏结亲,也有三代了。”

    章玉碗评价:“亲亲相护,亲亲相隐。”

    谢维安颔首:“不错,殿所言,正是洛世族豪的现状。虽然赵群玉没了,这些人势力有所削弱,但他们在本地仍旧是地蛇,而且因为赵群玉的事,加上臣大力在秦州等三地推行新举官制,他们觉到危机,不乏有先发制人的想法。”

    苏觅非但不是初茅庐一腔血的儿,而且行事很是老成。

    在查到井问题之后,他并未贸然发难,而是以城缺粮少药的名义召见了柳氏,希望他们秉持大义,手相助。毕竟如果疫病蔓延去,肯定也会波及这些人上,虽说他们在饥荒之后,就赶忙将分家人迁走,可苏觅在发现之后,也已及时制止,郑、柳、赵三家大分人,都还留在洛

    这药,不仅是救染疫者和其他百姓,也是救他们自己的命。

    柳氏自然无有不应,答应得很快,不仅愿意捐粮捐药,而且对苏觅,愿意将名几间药铺都暂时给苏觅统辖理,调,等疫病结束再拿回去便是。苏觅见他们如此合作,也没有多作为难,就让柳氏回去准备,他又将此事信上,汇报给谢维安,这也是例行最后一封信的容。

    但今日送达的这最新一封信,信上寥寥无几,只有几句话。

    苏觅说自己昏脚轻,鼻有痰,不知是劳累过度,还是也染上疫病,随行仆从侍卫里,也有过半数都病倒,他唯恐有变,故临时加函一封,以告安。

    另外,苏觅也提到陆惟正在调查一桩案,与疫病有所牵连,但尚未有眉目,而陆惟目前暂时还平安,没有染病迹象。

    谢维安:“这封信是在八日前寄的。理说,苏觅现在也应该开始命人清药铺,若有缺医少药,正要汇总陈述,让京城这边调派驰援,但是自此之后,苏觅再未有消息传来,加上他最后这一封信所言染恙,臣有些不祥的预。”

    章玉碗:“陆惟呢?”

    谢维安摇首:“也杳无音讯。”

    章玉碗:“你是担心他们步了温祖的后尘?”

    “是,陛与臣,都有此猜测。”谢维安叹,“先时因听说洛染疫,一切往来信件,臣皆再三小心,并未直接接,之前的信件也是阅后即焚,但苏觅他们在洛,即便再小心谨慎,本也很难保证绝对安全无虞。”

    章玉碗蹙眉:“我记得他们发前,是带了一百护卫的。”

    但对方真要发难的话,这人想对付也很容易。

    只是陆惟一直没有消息传过来,此事未免更为蹊跷。

    难他与苏觅不和,又或者不赞同他写信给谢维安?

    可真要那样,他自己也能上疏急报,直接传递给皇帝。

    此时此刻,章玉碗忽然能理解皇帝和谢维安为何急匆匆将她喊过来的原因:想要查清洛的事,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可能比她之前秦州或梁州遇到的局面,都要更为艰难。

    那些人固然不会明目张胆造反,像方良何忡那样直接打旗号,可也不妨碍他们利用灾民或疫病去达成目的,他们在洛州本地经营数代,自然不是苏觅他们这样去几天随便查一就能轻易连来的,如今的皇帝与他们不同心,甚至还想压制他们,那他们会不会反过来,也想拖皇帝的后

    南朝那边的世家门之见,比北朝更为固,而两边世家也多同一源。比如南崔和北崔,究其源,把族谱拿来一对,肯定是同一个祖宗。

    如此一来,南朝来使会否也成为他们心思浮动的一个契机?

    她想到的这一层,皇帝和谢维安自然也想到了。

    皇帝冷冷:“他们必是记恨赵群玉一事,担心自己成为一个赵群玉,这是要合起伙来,跟天与朝廷作对呢!”

    真要说起来,世家还真不必怵皇权,相反天往往要一定的妥协,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如今甚至还不是大一统的皇权,而世家往往人多势众,世代相替,每一家存在的时间,比立国还要久得多,很多还能追溯到前代,甚至前两代的王朝去。

    章玉碗沉声:“若果如此,他们这次在洛之行,必已到了极为凶险的境地,他们与当地豪之争,势必也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否则不会死了一个温祖,对方还要对苏觅他们手,这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挑战朝廷了!”

    以往都是皇权向世家退让,但是章骋置赵群玉也好,同意三州推行新举官法也好,都让世家门阀看见了威胁,他们这是想以洛为契机,与天叫板。

    若章骋最后退了一步,不再调查洛的事,压温祖的死,召回陆惟苏觅,不了了之,那么这不仅是洛的胜利,以后其他地方也会有样学样。另一方面,皇帝还会失去对洛的掌控,以后的每一任刺史,都将碌碌无为,沦为世家的傀儡,这也是一贯的局面。

    “,陆惟他们是否平安,都还未知,但朕不能不让阿姊知晓此事,朕怕你路过洛时想顺去看陆惟,结果不明就里,遭遇危险,朕希望你们此行能绕开洛。”皇帝顿了顿,叹一气,“朕也知,阿姊素来巾帼不让须眉,可能还是会以犯险,朕不想以天份对你令,一切取决于阿姊自己。”

    章玉碗沉默片刻:“就算我不去,陛也要另外派人过去的吧?”

    谢维安:“在殿来之前,臣已经向陛请命,前往查清此事。如果连陆惟都陷在里面,恐怕再派更多人也无济于事,不如臣亲自去一趟。”

    章玉碗想了想,摇摇:“谢相国之砥,陛边不能少了你,还是我去吧,到时候我会让上官葵他们先行一步,绕开洛,而我自己再私过去。”

    谢维安:“殿是想隐藏份?”

    章玉碗没有否认:“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