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朝 - 第10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落:“你给我作甚?拿去后厨呀,他们要烧了。”

    陆无事的脸更白了,他开始觉浑不自在,像爬满虱

    雨落:“你这是怎么了?”

    陆无事:“没事儿,我就是不太敢碰那些有羽的飞禽。”

    雨落讶异:“这是什么怪病?”

    陆无事:“……可能因为我小时候被啄过吧。”

    雨落珠一转:“那你们家郎君怕什么?”

    陆无事警觉:“你要作甚?”

    雨落撇撇嘴:“不说就不说。”

    陆无事:“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郎君害怕的。”

    雨落不信:“死也不怕?”

    陆无事面有些微妙:“郎君能活到现在,好多次死里逃生,正是因为他不怕死。”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来。

    雨落不知想到什么,神也沉不少。

    好半晌,陆无事才听见她低声:“殿也是。”

    又过了十来日,杨园终于将卷评分分了名次,又给陆惟和公主看过,众人意见一致,认为没有问题了,这才让人誊抄数份,张贴在上邽城大街小巷,又发公文到各县,令县令公布通知,若有考试之后即刻返回原籍住的,也能从各县那里得到自己的消息。

    公主于是准备设宴,款待从一百八十三人里脱颖而的这九人。

    如无意外,这九人即将上任,暂代上邽县县令等职位,其上邽城乃天郡郡治,天郡又是秦州州府,因而显得格外重要。

    之所以是暂代,因为迄今为止,这项举措还未获得朝廷背书,公主早已去信安,但想当然耳,这些信都石沉大海,毫无浪

    在安局势明朗之前,她自然不会得到什么回复,如果形势极端不好,说不定回给秦州发圣旨的,又是一个新皇帝了,这也未可知。

    总之,所有一切都在混沌不明的摸索前行,她与陆惟是如此,那些考生能参加考试,同样也是冒了风险了,如果朝廷那边回要追究责任,全盘推翻新举官法,他们这些考生也免不了被牵连去。

    三月二十三日,公主在秦州府原方良官邸举宴。

    此宴名为仲宴,取自《尚书·尧典》里的“日星鸟,以殷仲“,寓意天第二个月,这宴席一般不会有什么山珍海味,上的都是季里正逢时令的家常菜,榜的九人也没想到自己这辈还能赴公主的宴席,俱都受若惊,也不在意吃的是什么了。

    作为这九人筹,也就是第一名的陈修,相比其他人的激动而言,更把持得住,也更能沉得住气。

    原因无它,陈修的父亲正是借考试场地的天书院的山

    有这样一个父亲,陈修自小耳濡目染,比其他人更早启蒙,有更好的基础,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陈家的家境,多只能算是世代读书,殷实积富,非要追溯,陈修的祖父与陇西李氏,确实也有些远亲关系,到了陈修这一代,早就不往来了,本谈不上什么世族门,连攀亲都攀不上。

    可若新举官法能推行,最大的受益者,便是他们这一阶层的人。

    “听说这位宁公主乃是从柔然归来的,本前往安,却因方良之事滞留此地发,方才了个新举官法,也不知这新法能维持多久。”

    “要是公主一走,新法就废了,那咱们如何是好?刚上任就要收拾包袱走人吗?”

    “诸位仁兄名次靠前,想必都在上邽,此地繁华,又是郡治,消息也灵通,还好说,我是垫底的,听说襄武县县丞有空缺,不好我就得去那儿了。陇西可是陇西李氏的地盘,我一个没门没路的去了,还能有好果吃?”

    “嘘,慎言!”

    “啊?难不成咱们这几人里还有世族的?不都是寒素之族吗?”

    “我们这几人里,是没有世族,不过这位郎君还是慎言的好,毕竟往后为官,往来多为世家,有时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便容易惹上不必要麻烦。”

    说话的正是陈修,他没有教训人的意思,只是随劝说,听的人也能听去,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有劳仁兄提醒,我叫韩芝,灵芝的芝,敢问尊姓大名?”

    “韩兄客气了,我叫陈修。”

    “原来是陈魁首,莫怪你能居第一,见识果然与我不同,佩服佩服!”

    陈修一成了众人焦,他忙笑拱手客气一圈,又闲聊片刻,有人问起待会儿见到公主应该如何行礼,又该说些什么云云,陈修虽然也没见过公主,但他有个当天书院山的父亲,从小到大也见过不少贵人,还能说上两句自己的见闻,一时间又让其他人很是谢。

    如此过了一刻钟左右,一名年人过来,引各位士席。

    陈修等人跟着了秦州府后院,这里原本是方良家眷的住所,如今被暂时作为设宴的场地,院的确也够大,足以容纳十多人的宴席,就是稍微冷了些。

    不过对于这九人来说,今日经历足以成为他们毕生的谈资,激动兴奋尚且不及,估计也觉不到多少寒意。

    院,首座果然坐着一名年轻女,正与旁边的年轻郎君说话。

    时民风开放,北朝天祖上也算汉胡混血,许多公主府上也养着门客,平日里清谈议政,不算新鲜事,众人自然也不觉得被公主接见有什么不妥,反是引以为荣,毕竟这是公主,先帝的女儿,当今皇帝的堂,正经的嫡女

    但于于礼,众人也不好意思盯着公主一直看,便去看她旁边的人,这一看也愣了,随即恍然,这就是传说朗朗如月的大理寺少卿陆惟陆远明啊,果然名不虚传,见面更胜闻名。

    公主见了他们行礼,便停与陆惟说话,伸手虚扶。

    “请起,各位今日乃座上宾,不必拘礼。”

    作为九人之首,陈修理所当然代表大家发言。

    “多谢殿赐宴,我等乡野,见识有限,实也没想到今日能有如此荣幸,不免两战战,局促失措,还请殿宽宥。”

    公主笑:“今日举宴,除了款待诸位,以作酬劳宽之外,倒是要敞开心扉与诸位说些事。”

    众人本也没把心思放在吃饭上,见公主如此说,就都聚会神洗耳恭听。

    只听公主:“不怕诸位知晓,如今这场举官试,还未得到安那边首肯,而我虽为先帝之女,又得天宁二字封号,实则也不过是途径此地,并无掌政之权,只因方良事起,致秦州混,又死伤无数,我才不得不暂行此策。此事我与陆少卿已上疏安,但实不相瞒,天作何反应,我们也无法保证。只能说,我会尽力为诸位周旋,为各位争取,若实在不能,也会安排好你们的退路,也希望诸位不要因为前途未卜,便玩忽职守,心生懈怠,否则若被告发,定然严惩不贷,明正典刑。”

    这一段话,恩威并施,又谆谆善诱,一时间听得陈修等人诚惶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