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福妾[清穿]_南风不尽【完结】 - 第417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赫舍里格尔芬之墓???”他大惊失

    格尔芬的福晋钮祜禄氏听说格尔芬竟然活着,正悠哉悠哉在娘家吃听戏的钮祜禄氏惊坐而起:“他怎么回来了……不是,他怎么能回来……不是,哎呦!这可怎么办,当初办丧事,这亲朋好友的份钱都收过了呀!”

    这天大的消息了翅一般飞遍了整个京城,也飞到了木兰。

    格尔芬连修整都没时间修整,就被康熙一圣旨召到了木兰,这才有了这些故事。

    程婉蕴还见到了太爷手里重新抄录的清单,上面记录的都是格尔芬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东西——动有荷兰的黑白一对、英吉利大白猪一对等等;仪有显微镜、纺织机(附带织工夫妇两名)、先的航海风向仪等等;书籍有哥白尼《天运行论》、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等;有西葫芦、洋葱、苹果(洲传欧洲的优质苹果)、白菜、卷心菜、番木瓜、草莓等等……

    程婉蕴还在那清单最后看到几个人名,是对华夏极其兴趣在格尔芬周游列国时被他忽悠着跟着来到了国的外人,其他人程婉蕴不认识,她只是恍惚万分地看着上面其一个名字:“德意志人……应该不是重名吧……”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噗噗

    “额娘, 为什么我也要跟莱先生学算学呐?”

    隆冬时节,佛尔果愁眉苦脸地趴在炕桌上,面前是一张张方形的西洋数字符号卡纸, 三岁多的她今天的任务是记住并学会辨认0-10的阿拉伯数字, 这是莱布尼茨被聘请为廷算学讲师后为弘晋这个岁数的小皇孙专门定製的数学启蒙作业。

    与妹妹并肩而坐的弘晋也睁着大睛也抗议:“哥哥们都是六岁才学!”

    “因为莱先生是大才,你们能得他启蒙,是一生之幸。”在这儿上程婉蕴没有半分容可讲, 用手桌上的卡纸,“不许偷懒,好生继续学。”

    两个小崽顿时垮了脸, 小太监们举起数字让他们辨认,屋里接连响起有气无力的应答声。

    不仅是弘晋、佛尔果,程婉蕴从木兰回来后,便毫不客气地要求女儿们也要学习与“莱先生”有关的所有课业。

    阿拉伯数字在十七世纪已有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元明时期阿拉伯数字就已经传华夏,但却要在清末民国时期才开始使用这一简洁的数学符号, 如今也开始参与大航海时代最后角逐的大清,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盒, 很多事都开始改变。

    也有很多事充满了遗憾, 格尔芬带回来的那些科学书籍, 终究还是都被康熙封存在廷藏书阁之,即便他是一位通算学、喜西洋文化的皇帝,他仍然为了稳固皇权统治而了选择。

    但幸好, 他允许皇皇孙读那些书“开拓界”, 就像他曾允许皇们阅读明史“以史为鉴”一般, 康熙终究没能看透科学的力量,他甚至觉着自己无比开明, 连“旁门左”也愿意儿孙涉猎。

    哪怕他知莱布尼茨是个难得的人才。

    当接见莱布尼茨时,康熙听说他不仅通各国法律、语言、算学,还会製作各式各样的机,不仅设计了一台能自动计算算学的机,还发明了能用风力驱动的螺旋桨、能在矿井里泵,可以采矿石的采矿机、将海过滤成淡的机、钟表、还正在设计一利用蒸汽驱动的机

    在他来到华夏之前,还自学了汉字,翻译了《易经》,而易经八卦甚至是他发明二製数学的灵来源,他对康熙说:“尊敬的陛,《易经》製是数学和逻辑的奇迹。”

    饶是康熙登临帝王四十余年,也未曾见过此等贤才,后来听闻他在欧罗因与另一位大才先后发明了算学里一厉害的算法而被一直被排挤、郁郁不得志,顿时就亲切地拉住了他的手,请他留在华夏常住,并请他将家人也一并接来。

    一小绵羊黑卷发的莱布尼茨用清晰、标准的汉语温言拒绝了:“尊敬的皇帝陛,我愿留在华夏一段时日,但我也必须回到柏林,因为我在柏林科学院担任院,我不能丢我的学生。”

    那是他好不容易才说服腓特烈三世才成立的科学院,也是他最后的心血与希望。

    八年前,英吉利宣布顿是微积分的第一发明人,皇家学会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调查他与顿有关微积分的争端,并发布公告否定了他的所有成果,莱布尼茨从此受到英吉利乃至欧罗所有学者的冷遇,但他仍旧没有怨恨顿——在他请求腓特烈三世设立科学院时,腓特烈三世看笑话一般问他对顿有何看法,莱布尼茨回答:“在从世界开始到顿生活的时代的全数学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

    腓特烈三世因此才对莱布尼茨刮目相看,同意设立科学院,还让他担任首任院

    莱布尼茨或许待不了多久就要回去了,因此程婉蕴很有时不我待的觉,她想让她边这几个孩都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能多学一是一,这样如同太般明亮的学者不是华夏人,但他的光芒若能短暂地照耀到这些孩上,或许那也能受用终了。

    从木兰回来,康熙就邀请莱布尼茨作为讲师在短期任职,他之前从来不曾让任何西洋传教士担任皇们的师傅,这回却愿意为了莱布尼茨破例,除却莱布尼茨本人是个涉猎极广的通才之外,还因格尔芬不仅仅带回了人和东西,他还带回了外面世界的最新消息,于是康熙知了英吉利彻底的社会变革、技术变革,当他听到英吉利的工厂里逐渐使用纺织机来代替手工,一日就能织数百倍与人工的棉纱,而这样的工厂,英吉利甚至已经有了上百家,康熙面就变了。

    tips: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52shuku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传送门: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文 田文 清穿 甜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