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 - 第12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群人估计是上次接受到了公安同志的教育,倒是几天没来了。吴公安也通知苏楠了,张安他们的案调查得差不多了,犯的事多的。这些事也都和犯人家属沟通过了,所以这些人也明白现实了,找苏楠是没用的。以后不会来打扰她了。

    苏楠这才放心理自己的工作了。至于张安的事儿,她基本上知结果了,也不再关注。

    也因为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两边单位要设计,从以前坐冷板凳,现在则是开始两边稿。

    另外还有夜校开学了。

    苏楠带着苏柳去报名。不过苏柳实在是文化平太低了,连专都报不了,只能先从初课程开始上起来。

    苏柳后悔得不得了,要是知有这么一天,她肯定是要持将学念完的。现在又要开始重新念了。

    一想到要上初的课程,苏柳就害怕。但是这么放弃也不行。

    只能上了。

    不过以后妹两人放学的时候倒是有个伴儿了。

    就是辛苦了程刚了。以前是拉一个人,现在是两个人。

    苏柳讨好地看着程刚,“刚哥,我可轻了,我以后少吃。”

    程刚看了苏柳这小胳膊小的,“这没事儿。对我来说没差别。”

    苏柳开心地笑,笑得甜甜的。

    她还专门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家里,自己在外面念书的事儿。

    陈月英,“当初你不念,现在又要重新念,你说折腾不折腾?”

    “这不是来了才知要念书吗?楠楠说了,等我念来了,以后可以参加单位的招工,可以堂堂正正地留在城里。”

    “还不如找个城里人嫁了,你在城里有没有遇到啥条件合适的城里人啊?结婚就能落了。”

    苏柳:“……妈,现在是新社会,我要新时代的女。等我赚钱了,我再找,不着急。城里结婚都晚呢,都二十多才结婚。”

    陈月英一听就知闺女这是在外面见识了,和家里不一样 ,自己还不上了。郁闷得不得了,“反正你去了外面就别回来,赖也要赖在外面。别学你哥这个蠢样儿。”

    苏柳开心地笑,“妈,我知的,我在这边可好了。”

    陈月英当然听得自己闺女过得好了,这丫藏不住事儿,要是过得不好,自己一听就能听来了。

    这陈月英可真是不担心了。心里很满足。

    大儿成家生娃了,在家里安心地也成,反正以后养老也方便。

    小儿念书,以后争取考大学。

    连自己最心的二闺女也城了,她还有啥好心的。

    人这心一好,脾气也好起来了,还能和和气气地去找大嫂唠嗑。说说儿女的事儿。

    她嗑着瓜自家孩过得咋样好,咋样息。

    “我家最不成的就是苏栋了,不过好歹是成家有娃了,我也不心了。”

    她这顺一说,就说到了李秀芳的痛

    陈月英自己嘴,“咳咳,你家老大媳妇上次咋检查的,能不能治疗,要不要偏方啥的?”

    李秀芳,“上次急匆匆地回来了,还没去呢。等次苏柏从城里回来了,再带她去。”

    “哎,这事儿不能拖着,趁着年轻早治。年轻夫妻咋能不生娃呢。”

    李秀芳摇叹气,“年轻人的事儿,我也不着。”

    儿不在家,儿媳妇每天满脸忧愁的,自己这个当婆婆的也不能这个时候生吧。还能让儿回来?

    就连上次儿媳妇躲着自己小闺女那事儿,李秀芳都不好多追究。

    有时候她就觉得自己这个婆婆当着憋屈的。

    见李秀芳不想说这些,她又扯开话题,“对了,那个李家闺女现在成天去县里的事儿,你听说没?”

    李秀芳,“不是去卖菜吗?”

    “是啊,你说这姑娘咋突然就变了,成天往县里跑,小小年纪还学会卖菜了。听说赚钱了。你说咱要不要学?”

    “我没那个功夫,老胳膊老的也走不动。”李秀芳摇

    家里现在不差钱,她也不想受那个罪。回她要是不好了,还拖累自己的孩们。还不如保养,让他们在外面没有后顾之忧。

    “我还听说,她想上学,你说她是想啥啊,不是还想去城里找她男人吧。”

    李秀芳,“人家的事儿,说啥啊?”她自己也是有闺女的人,闺女还离婚了。她就不说别人家闺女的闲话。谁家闺女都不容易。

    陈月英顿时觉得没趣。和这个大嫂聊天特没劲儿了,一好奇心都没有。总是聊着聊着就聊不去了。

    也不嘴别人。

    这聊家里短的,咋能不背后说别人的事儿呢?

    陈月英嗑着瓜,在村里遛弯儿的时候,就看着李兰馨骑着她那自行车回来了。

    陈月英发现,这姑娘真的和以前那阵不一样了。

    那会让天天留着刘海,把睛遮住,低着也不看人。现在脑门儿来了,梳着尾。看着特别有劲儿。

    李兰馨看到陈月英了,就对着她笑了一。让陈月英顿时愣在原地,“她啥对我笑啊?”

    李兰馨之所以对她笑。还是因为对苏楠的屋及乌。她打心谢苏楠当初给她的鼓励和提

    当初苏楠的提醒,让她尝试着走去看看外面世界。

    县里变化很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意已经可以正大光明了。街上现了很多小摊贩。

    也有附近的农村人来城里卖东西。

    这让李兰馨看到了希望。往日里她只能靠着和家里地来吃饭。至于钱,都是她妈偷偷给她的。平时都不敢拿来用,怕嫂们不兴。

    一想到以后爹妈不在,自己也不好再留在村里,留在家里,就很绝望。

    觉得无路可走。甚至还想过到时候自我了断。

    但是现在,在城里走了一圈,加上苏楠成功的经验在前,让李兰馨看到了另外一条路,自给自足。

    她每天早起,将菜地里的菜到城里去卖钱,每天只跑一趟,赚的虽然不多,但是在村里不钱的,基本可以存起来了。白天还能地帮着农活。

    晚上则是自学课本知识。

    她本来是想着去班,以后参加考的,但是人家不接收她。不是城里,成绩也不是优异到让人可以破例。

    好在的老师看她有诚心,给她指明了一条路,通过自考获取学历。这是这两年的新政策,前两年只在大城市试,今年才开始全国推广。正好让她赶上了第一批。

    李兰馨当即就打听了报名方式,去县里报了名,买了书回来看。

    隔了这么久,书上的知识基本上都忘了净,但是和之前绝望的境地比起来,这是打开未来世界大门的一条儿,哪怕是铺满荆棘,她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