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 第21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安澜手脚麻利的躲开一些,“女怎么就不能娶夫纳侍了?咱们的老祖宗可还经历过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那个阶段呢。”

    冯御史被她这一脸无辜气得血压飙升,“女当娴静守贞,遵三从四德!国公不会连这都不知吧?”

    他一脸鄙夷,叶安澜却并没有多大反应,不就是影说她是个乡,没见识、没教养嘛,她又不是第一次被人这么说了。

    比起争论这个,她更想和对方争论一怎么就不能三夫四侍,她“哦”了一声,然后摆一副谦虚向学的态度,“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三从四德这个概念是东汉时期才有的吧?怎么,提这个概念的那女人,她后来难不成是了女帝了?也不对,照你对她的这推崇程度,她就是了女帝怕是都不太够。啊,那她应该是了天帝了吧?”

    冯御史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老夫推崇她,是因为她乃是天典范,与她是什么份可没有任何关系!”

    叶安澜又是意味的一声“哦~~~”,她

    “我懂了。从你的角度来说,她的份确实不重要,她了什么也确实不重要。”

    “虽然她爹死得早、丈夫也死得早,她都没能受一千百年来遭受的无尽苦楚,就理所当然的用‘三从’把后世女全都推了火坑。”

    “虽然她抛面当女先生,和男一样读书、在外行走甚至著书立说,借着当时邓太后的手手朝政,本就没到她所谓的‘四德’。”

    “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她的‘三从’和‘四德’,让为男人的你得到好了。”

    “说白了你这就是利益至上,有就是娘嘛,我懂!”

    冯御史无言以对,被她怼的直接白儿一翻,倒在了金銮殿上。

    叶安澜大获全胜,她得意地脯,“还有谁要说我叶安澜罔顾理纲常、大逆不其心可诛的?来,站来,让我看看我到底哪里罔顾理纲常、大逆不其心可诛了。”

    众人:

    刚刚还一脸义愤填膺的朝臣们,现在却大半都恨不能直接缩到,让叶安澜看不见他们瑟瑟发抖的小影o(╥﹏╥)o

    少数几个还在顽立着的,气势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其一人上,“你、你竟然到了陛上,这难不是大逆不其心可诛?”

    这题谢渊会答,他清咳一声,一脸正气的说:“朕自当以作则,在天臣民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众人:(╯‵□′)╯︵┻━┻

    皇帝不是对叶安澜生忌惮之心了吗?不是把她的功劳和名声抢了一半给韩瑢吗?这怎么突然就又开始帮叶安澜站台了?

    觉自己被耍了的一众朝臣:骗!!!渣男!!!

    关于逾制纳妾律法的争执就这样结束了,叶安澜和谢渊大获全胜。

    叶安澜收获了她想要的男权社会地位的提升,谢渊则是开拓了新思路,有了光明正大加税的法

    两人合作共赢,那些想要仗着财富或者权势多纳妾的男人却是被他们给坑害惨了。

    他们当的很大一分人忍痛放弃了多纳妾的想法,可更多的人却还是怀着侥幸心理。

    他们不住自己间的那条,可又不想真的如大齐律法规定的那样,给国家缴纳额赋税,于是就打着“丫鬟”的旗号蓄养妾室。

    可问题是,丫鬟也不是谁家都能随便用的。

    在前朝大周,律法规定了只有秀才、举人、(同)士以及九品以上的在朝官员才可蓄养仆。

    而在大齐,律法不仅规定了只有举人、(同)士以及九品以上的在朝官员才可蓄养仆,而且还详细规定了他们蓄养仆的数量上限。

    但凡家签了死契的仆超过这个数量上限,超额蓄养仆的主家就必须像多纳了妾室似的,每年多向衙门缴纳“罚款”形式的赋税。

    如果不想多赋税,那他们就只能像普通庶民似的,和良籍的庶民签订用工契书。

    签订用工契书而非死契的庶民,他们的生死起码可以由自己掌控。

    就算他们错了事,雇佣他们的主家也只能通过律法惩他们,而不是像对待签了死契的仆那样,说打死就打死了。

    受社会环境限制,叶安澜不到废除仆制,她只能告诉谢渊,“人也是资源,是让大齐繁荣昌盛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力,我们要尽量确保良籍庶民的数量,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孙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纳税,而不是让他们成为个别人的私有财产。”

    谢渊对此以为然。若不是人不足确实会影响国力发展,他又何必大张旗鼓的鼓励寡妇再嫁?

    能够通过这方式增加人,在谢渊看来比鼓励寡妇再嫁还要划算。

    毕竟寡妇再嫁,生的娃儿得要起码十五六年才能派上用场,而限制各家的仆数量,多来的那分人却能立刻就派上用场。

    他同意了,这条法律自然就也和逾制纳妾的那条一样,最终还是结结实实落在了纸面之上。

    如此一来,庶民不能蓄,士族只能有限的蓄,沦落到籍的人数自然就也得到控制了。

    沦落到籍的人数得到控制了,想要打着“丫鬟”的旗号蓄养妾室的人,受到的限制自然就也更多了。

    合作共赢

    庶民没有蓄的资格,自然就无法打着“丫鬟”的旗号蓄养妾室。

    而那些有资格蓄的人,虽然他们可以打着“丫鬟”的旗号蓄养妾室,但以他们的份,这事儿一旦被人揭穿,等着他们的就将会是“知法犯法,蓄意欺君”。

    欺君这个罪名是很神奇的,当皇帝不想跟你计较的时候,他可以大度的原谅你,让你一儿都不掉,而当皇帝想要跟你计较的时候,他对你的罚又可以小到停职、罚俸,大到抄家灭族、家产充国库。

    被叶安澜用“逾制纳妾”这个罪名参奏的朝臣,他们就是打着“丫鬟”的旗号蓄养了许多妾室。

    没人知叶安澜是怎么调查这些事,又是怎么在段段时间说动对方妾室、家仆的,反正被她参奏“逾制纳妾”的三名朝廷官员,最终都被她用一个接一个的证人锤死在了大朝会上。

    妾灭妻的两个朝廷官员也一样,他们的发妻和分家仆也被叶安澜说动了,这些人一起发力,那两个自以为的十分隐蔽的朝廷官员,毫无准备的就被谢渊直接定罪了。

    这五个被边人反咬一的朝廷官员,被谢渊视节轻重或是罚俸或是降职、免职,而那些站来指证他们的人,则如愿和自家不人的家主划清了界限。

    妾灭妻的两个朝廷官员,他们的发妻不仅照大齐律顺利与他们和离了,而且还如愿带走了他们的嫡女以及分家产。

    逾制纳妾的三位朝廷官员,其一位的妾室不仅如愿拿到了放妾书、质补偿,且还在叶安澜的帮助找回了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