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 第19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就算现在他们还没打起来,他们这岌岌可危的微妙平衡也已经维持不了多久了。

    若非如此,叶安澜也不会心满意足的在李璟的劝说离开京城了。

    他们从京城撤,为的是帮谢渊去另外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为防盘踞在西南地区的赵宗荣趁谢氏与大周朝廷战时,冷不丁冒谢氏一刀,谢渊把李璟和叶安澜派去了谢氏与赵氏接壤的边境地区。

    李璟负责的是靠南的那一侧,叶安澜负责的则是靠西的那一侧,两人带领的谢氏大军成犄角之势,把西南赵氏牢牢夹在犄角之间。

    讨厌正面对决,并且生怕谢氏调转刀先收拾赵氏的赵宗荣瞻前顾后,数次拒绝了来自大周朝廷的联手提议,气得比他有见识、有魄力的大周太后接连大发脾气,慈宁的杯盘碗盏没少代替赵宗荣受气。

    可赵宗荣却又不像裴元江那么脆利落,裴元江是在受制于人之后,直接就彻底放弃了逐鹿天、位尊九五的机会,赵宗荣却是黏黏糊糊、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的既不敢得罪谢氏,又想着万一呢,万一我能捡漏儿呢。

    这也是那位大周太后最看不上赵宗荣的地方,在她看来,这赵宗荣简直就不像是个大男人,就这磨磨唧唧的样儿,他还不如脆就直接认了谢氏为主呢!

    当然,这只是那位大周太后气急之的不理智发言,赵宗荣若是真像裴元江那么脆,直接就投了谢氏,那她才是真的要怄到吐血三升呢。

    要知当裴氏并谢氏的消息传到京城,那位大周太后可是被气得直接倒了。

    被太医救醒之后,她是大半个月抱病在床没能上朝,可见当时那一给她的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

    相比之,只是把她气到发脾气、砸东西的赵宗荣,给她带来的打击显然还不够级数。

    抉择不同

    赵氏苟在封地一动不动,大周朝廷就只能单凭一己之力对抗谢氏。

    可问题是,谢氏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经把京城周边与谢氏接壤的州县都给打来了,大周朝廷现在已经只剩了京城和地京城西南的三个县城。

    那三个县城城墙低矮、城门也薄,大周朝廷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行动上表现来的,却是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那三座县城。

    没了各州各县为他们提供赋税,如此的大周朝廷,已经沦落到了只能吃老本儿的凄惨境地。

    这,无论是太后一党还是皇室宗亲,这些人其实都很清楚大周朝廷已经步穷途末路。

    他们压儿就没指望自己这边还能打得赢,现在他们唯一纠结的,就只有是死守、是投降,还是逃走的这个问题。

    太后一党倾向于先死守,实在守不住再跑,绝不能让谢氏反贼轻轻松松得了京城。

    如有必要,他们甚至可以牺牲城百姓,要挟谢氏退兵。

    反正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名声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早就已经不重要了,但谢氏却不一样,他们想要这天,那他们就得顾忌悠悠众和民心所向。

    当然,这后半段的打算,他们没有告诉给太多人知

    毕竟他们手底的兵,有很多都是京城的,若是说了,他们怕是就不会拼死守城了。

    和太后一党截然相反,那些大周朝廷的皇室宗亲却更倾向于直接投降。

    他们的观是,谢氏既然都已经得了这天的四分之三,那么剩的四分之一,肯定早晚也会落谢氏之手。

    到时候他们被困在京城里,其实就等于是被丢到了一座相当繁华的荒岛上。

    没有外来的支撑,他们难还能把京城的房全都扒了菜、养猪养

    到时候谢氏就算是只围不攻,他们肯定也捞不着好。

    与其如此,他们还不如在的这个时候放弃继续负隅顽抗。

    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肯城投降,谢氏一定会为了名声,善待他们这些前朝的皇室成员。

    届时他们就算不再是皇族,他们也还是会继续好吃好喝的被人给供着。这样的日不比拼死一战,然后或者被杀死,或者被俘虏的

    被着重打压、刻意养废的大周皇室宗亲在这时候充分表现了太后一党想要的胆小怕事、无大志,可太后却并没有因此生哪怕一丝一毫的自豪之

    她用尽心机手段,把这些蠢东西养成现在这副只想享乐、不思取的模样,为的是让他们不要觊觎那把椅,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对着外敌也表现这样一副的不争气样

    可她的这双重标准,显然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那些皇室宗亲又不是橡泥,她一会儿就能给他们重新一副新样

    已经定型的格没那么好改变,最终他们到底还是以太后没有想到的方式,成了她决策路上的绊脚石。

    在谢氏线不着痕迹的挑拨,这些皇室宗亲为了自己的命和富贵,难得地鼓起了勇气与太后一党锋。

    他们虽然几乎没有手握实权的,但却架不住份足够,一个个的,手里多少都有儿大周历代皇帝曾经赐予他们先祖的保命之

    这些东西拿来,饶是如今太后一党大权在握,明面上他们也还是要给这些大周的先帝们一的。

    两拨人在死守和投降这两个选项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越是争吵,他们之间的隔阂就越,也就越是如了叶安澜和李璟的心愿。

    这时候的他们还不知,他们投降的最好时机就是之前谢渊忙于收拢西北地区的那几个月,那时候他们没等作决定,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有机会作决定了。

    在谢渊兵临城,一堆皇室宗亲终于忍不住动了逃跑心思的同时,大周太后也开始了战前动员工作。

    她把记在她名,被她充作嫡推上皇位摆设的小皇帝带,然后又以太后和皇帝的份亲自动员三军,号召他们死守京城,抵御反贼谢氏,守护大周正统。

    小皇帝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坐上皇位,但他的嫡母太后娘娘却并没有让人认认真真教他帝王之术。

    他什么也不懂,每天读书学的也不是治国理政,这么多年来,他唯一学会的,就是什么都要听嫡母的。

    太后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太后让他什么他就什么,太后不让他的他就决不,这就是他的生存之

    也是一样,虽然他的那些亲戚不止一次找他言,可他却始终和太后站在同一阵营。

    不是他觉得太后的法才是正确的,他只是单纯地畏惧太后,不敢跟太后唱反调。

    因为这个,那些皇室宗亲没少在暗地里骂他是个废皇帝,简直丢尽了大周朝历代先帝的脸,可他们却谁也没有设地想一想,小皇帝到底为什么这般畏惧他的嫡母太后娘娘。

    他经历过什么,为什么有这么严重的心理影,这些人都是不关心也不兴趣的,他们只有在自己需要小皇帝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