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儿子今天也在打网球 - (综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儿子今天也在打网球 第21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上建议来自冰帝二年级的日吉若。

    [把球拍当作武,和3个手持真剑的冲绳古武人对战。]

    [这是我们(哔——)日常练习表里的训练项目。有助于提升打网球的手, 还能培养我们和球拍的契合度。]

    [对了, 我刚才说的这些话要对(哔——)保密。我不想吃苦瓜。]

    ——以上建议来自某位不愿透学校、年级和姓名的k君。

    [被无形的东西束缚住……啊,抱歉,我在想日吉的话。]

    [关于控球, 我好像没有什么经验,练习的过程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不过日吉刚才说的“标准动作”和“束缚桎梏”, 让我想到老爹以前说过的话。]

    [打球也好, 训练也好,如果能在理和本能达到平衡, 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伏黑的本能让他朝一个地方打,而理却让他朝另一个地方打, 可能就会对球的落造成影响。]

    ——以上建议来自六角三年级的黑羽风。

    [伏黑的一发球率比太郎很多, 没想到他在控球上有同样的困扰。]

    [太郎的发球取决于比赛当天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想到的办法是“在发球前回忆迄今为止状态最好的发球”,从而快速调整状态。]

    [平时太郎也会利用发声练习来放松容易张的心。]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了, 这半年来太郎成得很迅速, 打球的准度也提了。]

    ——以上建议来自冰帝三年级的宍亮。

    ……

    每一条建议都很有价值。

    柳和乾将收集到的建议总结归类,制定了一份新的控球训练计划。

    训练第一步:忘记和控球有关的一切,自然而随意地挥拍击球。

    “就在这里行吧。”

    柳为悠斗选择的练习场地是木屋后的那片空地。

    在经历了两次挖、填坑后,整块地面平坦而空旷, 没有障碍

    柳:“为了能更好地忘记控球,先把睛蒙起来。”

    悠斗从袋里拿夜间训练时使用的布条,蒙住睛。

    “接来伸左手。”

    悠斗伸左手, 手心传来刺刺的

    不是网球,是栗。

    “把这颗栗打去,但不要打树林里,能到吗?”

    悠斗脑袋。

    虽然用布条蒙住睛,但他已经记住了看到的画面。

    一片漆黑,有着象线条组成的篱笆、树林、空地。柳前辈和乾前辈在他左前方,其他人在他后,正常将栗打去,不会打到人。

    悠斗抛起栗,挥拍。

    “现在可以摘布条了。”

    悠斗摘布条。

    褐的小刺球立在不远的土地上,有几刺被折断,有几了泥土里。

    柳将第二颗栗递给悠斗。

    “这一次要将这颗栗打到刚才那颗栗的位置。”

    这是训练的第二步。

    这一步主要是由柳和乾力,他们会对悠斗的两次挥拍行比较分析,找区别。

    接着是第三步:

    让悠斗努力回忆第一次挥拍时的细节,找到当时的状态,打第三颗栗。

    通过对三次挥拍的……

    “砰”。

    悠斗的第二颗准地打在第一颗上。

    秋风动远的树梢。

    谦也扭看向仁王:“你们立海大……”

    他想问立海大对“控球”的要求是什么,才能把悠斗的控球称为“短板”。

    然而看到仁王脸上的神,谦也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

    立海大的人好像和他们一样意外。

    谦也看向地上的两颗板栗。

    是巧合吗?还是说悠斗在悬崖上的几天控球平突飞猛

    如果是后者……好像也很合理。

    就像坂田在上午的“狩猎运动员”行动学会了z字形迂回跑法、他在夜间偷酒的“特别任务”化了以前最疼的平衡,悠斗说不定和他们一样,已经掌握控球了。

    柳闭上睛,将第三颗给悠斗。

    “再试一次。”

    悠斗接过栗。

    挥拍。

    三颗栗相撞。

    谦也喝彩:“果然不是巧合!”

    柳和乾互相看了一

    乾收起笔记本和笔,让悠斗改变位置,站在其他地方打第四颗栗。

    四颗栗相撞。

    谦也满意:“看来伏黑已经掌握控球了,三船教练还厉害的嘛。”

    五颗、六颗、七颗……

    柳将一颗栗扔向树林,一秒,空栗被悠斗挥拍打栗击

    谦也:“……”

    谦也:“这个步也太神速了吧!”

    悠斗看了看栗,又看了看球拍,确认了一件事。

    他对柳:“栗和网球不一样。”

    他打栗不会失误。

    “围观者”们同样听到了悠斗的话。

    金太郎忍不住问:“栗和网球有什么不一样?”

    “……积和重量?”裕太有些不确定地回答他。

    其他人若有所思。

    栗和网球确实是两东西。

    但如果将栗当成网球来打,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有小分人产生了一个猜测。

    柳捡起一粒石,递给悠斗:“这次试试这个。”

    悠斗挥拍。

    石将地上的一颗栗打飞。

    乾从笔记本一页,成纸团,递给悠斗:“再试试这个。”

    纸团划破空气,稳当当地立在栗堆上。

    一阵秋风过,纸团从栗堆上来,悠斗跑过去将远的纸团捡回来。

    看着悠斗的影,柳开:“‘基本可以确定了’,你会这么说。”

    “没错。”乾整理好数据,合上笔记本问柳,“接来你打算怎么?教授。”

    ——————————

    有一名为“输球综合症”的心理问题,常见于刚成为职业选手的运动员

    和心理学的“穿针效应”“目的颤抖”有些类似,是指在比分接近时,由于太想赢得比赛而用力不当,使球界或挂网。

    而在球界或挂网后,压力变得更大,状态,最终连续失分,输掉比赛。

    柳阅读过相关的文献,这些患有“输球综合症”的球员几乎有一个共同特

    ——他们在刚成为职业选手后的一段时间经历了多次失败,心丧失了自信,然而本人并没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