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1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了,就算功盖主,那也是君王无能,压不住功臣。他就没听说过历代秦国国君有压不住功臣,杀功臣的。

    有功之臣不留着为大秦效力却杀掉,多浪费。

    所以,韩信是会选择他的吧?

    比起选李世民,还是选他更好吧?至少能找刘报仇。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不服:“??居然没有朕?”而且老刘家少有的厚人是什么鬼?还老刘家了名的刻薄寡恩。

    这是的抹黑啊!!

    公孙弘弱弱:“……也许天幕说的是开国之君。”

    “秦始皇勉算开国之君,李世民和朱棣呢?”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这两都是太宗啊!还都是篡权夺位的那太宗。

    等等,莫非这样也算开国?刘彻嘴角

    汉祖时期

    刘:“……”什么叫老刘家少有的厚人?他就不厚吗?

    他明明很厚

    刘不解:“后代孙到底了些什么,为什么会留刘家刻薄寡恩的名声?”

    看过汉史的几个心腹大臣闻言脸上皆是一言难尽的表了什么你心里没数吗?远的不说,后面这几个皇帝,有谁是厚人吗?

    文帝刘恒死舅舅薄昭,他能坐上皇位,薄昭可没少力,还有周,扶持文帝上位的两大功臣之一,最后是什么场?

    周本人看到关于他的列传时,整个人都懵了,受诬狱,钱免灾,还发“吾常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呼”的慨,可见过的是什么生活了。

    两度拜相最终在惊惧死去,周看到的时候,都觉得是不是自己对吕家得太绝,才遭此报应。

    景帝直接腰斩老师晁错……

    说刻薄寡恩,哪里说错了?

    被涉及到的大臣,皆心有戚戚,神淡了很多。

    淮侯府

    韩信心啧,刘家果然刻薄寡恩,仅有的两个厚人还是不得不厚

    啧……

    可千万别选老刘家的两个。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大笑,十分嘚瑟:“就知有朕。”功劳最大,可不就是他嘛!!

    不仅如此,还一脸得意地看向大臣们,满脸都写着“快夸”。

    贞观群臣:“……”你是不是忘了太上皇还在啊!你功盖主的‘主’还在这呢,让他们怎么夸。

    李渊都看不去了,连咳了几声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咳咳,二郎低调些。”

    李世民从善如,“好的,阿耶。”

    话落又:“所以韩信会选朕的吧?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连自己的儿们都不封王,更别说封异王了。”

    大唐开国之初就封过好些异姓王,不少异王更是直接赐李姓。

    虽然大唐的王和秦汉之时的王不同,但好歹也是王啊!

    李世民信心满满地望着天幕,若兵仙韩信在大唐,不知他和李靖谁更厉害一

    他和韩信比又如何?

    宋太祖时期

    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

    兵权的功臣们:你礼貌吗?凭什么功臣要被杀掉,功臣错了什么。

    洪武时期

    朱元璋一言难尽地看着朱棣:“……”没有他也就算了,毕竟他杀胡惟庸等人可是一没心,但为什么会有朱棣??

    这不是在说开国之君吗?

    如果朱棣是开国之君,那他是什么?

    朱棣都快被朱元璋看哭了,真的是好事一上,背锅第一名。

    就连朱允炆的目光都若隐若现地落在朱棣上。

    建文旧臣,说的是他的旧臣?看来他四叔上位也没正大光明啊。

    朱允炆觉得心里稍稍平衡了些。

    永乐时期

    朱棣心里仿佛一万匹草泥奔过,大臣没名气就不关注他杀不杀功臣?反而更关心他杀建文旧臣?

    要不要这么离谱?

    朱棣的目光落在一众大臣上,神十分复杂,这些大臣都没有名气,也就是说能力不咋地。

    大臣们被看得浑一个激灵,心里不由暗暗叫苦,这还不如不说呢。

    好消息:他们善终了。

    坏消息:他们没有名气。

    【扯远了,我们继续说回书里的容,韩信最终选择了李世民。】

    大秦

    顾清瑜话音刚落,侍的声音就响起:“启禀陛,韩信到了。”

    秦始皇意识地看向站在不远的韩信:“为何不选朕?”

    韩信:“……”他怎么知,又不是他选的。

    书的韩信不关他的事啊!!

    秦始皇话刚就后悔了,因为太不沉稳了。他收敛神,对不远的韩信淡淡:“过来。”

    见状,韩信心不由打起退堂鼓,陛不会这么小心,因为书里的韩信没选他,就责罚他吧?

    应该不会吧?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就知他会选择大唐,选择朕。”

    “陛——”

    大臣们刚要夸赞李世民一番,就听到天幕继续

    【和帝王再就业一样,韩信也是不能选择自己所在的朝代,秦始皇那会虽然是大秦,但没多久就要变成西汉。

    而且韩信如果回到大秦,他会忍住不手帮助那个时空的‘自己’吗?

    他要是手相助,就违反了地府的规则,所以阎王是不会让韩信去大秦的。

    剩的人选里,刘家他不会选,至于大明…大明朝的武将待遇比宋朝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后韩信只能选择二凤。】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忽然没有那么兴了。

    这不不愿地样,还不如不来呢。

    大秦

    韩信松了气,原来如此,这总不会生他的气了吧?

    韩信偷偷看了秦始皇,果然见其面如常,没有半

    秦始皇:原来是不能选,而不是没选,行吧,勉接受。

    【不要以为韩信去武将扎堆的大唐就没有看了,以为他去混武德充沛的大唐功劳肯定没有西汉开国那会大。

    不可能的,优秀的人去哪里都优秀,李靖在一众大唐名将里脱颖而,成为一代军神,没理成名比李靖早的韩信去大唐就不容易混了。

    而且别忘了,唐初的名将有不少混的都是神话圈,比如著名的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他们的画像常常被当作驱邪避鬼、保卫家宅的神像张贴在门上。

    他们是怎么成为门神的呢?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可能因为杀兄屠弟的事多了,每天晚上都噩梦。噩梦有恶鬼缠着自己,于是就叫来了单人战斗力最的两个大将军给他守夜。

    这两个大将军就是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