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0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被鬼差扣功德值。

    在地府这一千多年,可把他闲坏了,终于能放飞自我,李世民了五千兵,带够粮草就北上,打算先去探探路,顺便拿回地盘。

    李世民不顾大臣阻拦,持要领兵北上。

    想想大宋窝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了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尤其这个皇帝还不是装装样,是真的冲锋陷阵,异常勇武。

    后面的士兵能不被鼓舞吗?李世民这一路就没输过,打仗这事就是要么越战越勇,要么越战越没士气,很明显李世民是前者。

    一路北上,李世民的军队已经从最初的五千变成了两万。】

    唐太宗时期

    李渊冷笑:“呵呵。”

    李世民一没觉得尴尬,十分从容:“阿耶,这都是后世杜撰的,您又不是第一次听了,怎么还当真呢?”

    李渊一噎,想指责李世民没有孝悌之心,所以后世才会写这些。可转念一想,好像也没什么好指责的,毕竟这一世玄武门的灾祸并没有发生。

    可他心里就堵得慌,一气不上不

    大秦

    秦始皇挑了挑眉,转问匆匆赶来的李斯,“朕怎么觉得他这个任务更简单一些?似乎一也不难的样?”

    李斯:“可能是困难难度吧,自然会比地狱级难度要简单一些。之前那个大明皇帝,现在还在业寺呢。”

    秦始皇,“也是。”他的度也不算慢,至少杀了朱温这个权臣。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眉:“朕觉得地狱级难度也没多难,为什么书的自己要选普通难度?”看看李世民的困难难度就跟没有难度一样。

    而且他的普通难度也没多难啊,他要换地狱级难度!!

    【另一边,武则天也在大明皇醒来了,因为选的是简单难度,世间节是土木堡之变前,人:太皇太后张氏。

    武则天了解自己当前的份,并且知现在的皇帝才九岁后,瞬间笑了,发了和李世民一样的慨:还有这好事!!

    一过来就是太皇太后,皇帝才九岁,而且她现在的年纪也不算太大,才六十多岁,再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土木堡之不仅不会发生,她还能让大明国力更上一层楼。

    九岁的孩好控制得很,不好控制了换一个就是,时机成熟了就废掉自己上,这个她熟得很。

    大臣们奏请武则天垂帘听政时,武则天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并且不要帘,直接带着小皇帝坐在龙椅上。】

    武周时期

    武则天皱眉,一来就是掌握最权力的太皇太后确实是好事。

    但和太宗皇帝那个相比,还差一吧?

    简单难度都这样,那地狱难度呢?会变成什么人?

    东

    李显同地看了天幕,可怜,才九岁,就要遇上他妈。

    九岁好控制,再大一就不好控制了吧?

    唐太宗时期

    李渊敲着桌:“听听!听听!都是一群篡位夺权的货。这要是让别人听见了,还不得以为我大唐全是这样的人。”

    李世民摸了摸鼻,没吭声。心:别人早就这样以为了好吧,天幕又不是一回这么说了。

    大秦

    秦始皇:“……这就是大唐吗?”李世民这样,武则天也这样。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来,震惊:“大唐都这样的吗?”不愧是发动政变最多的朝代。

    洪武时期

    朱元璋差老血,“女不得政,老四!!这个张氏是你的儿媳?”

    “父皇放心,世妃是个懂礼的,她肯定不会违背祖宗规矩的事来,书里的是武后。”朱棣还想说些什么,就听到了天幕的话,忙:“父皇你听,世妃真的是个守礼的。”

    【历史上的太皇太后张氏拒绝了大臣们的提议,并没有垂帘听政,不过由于朱祁镇年幼,张氏便成了实际上的摄政,她继续任用朱瞻基留的大臣班底,没有对朝政过多扰。

    为人非常贤惠,在世的时候多次打压宦官王振,张氏还在时,王振不敢坏事,她死后,没人约束朱祁镇,朱祁镇在王振的挑唆,土木堡之变应运而

    武则天不是张氏,她才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垂帘听政机会。】

    一百五十二 一起练兵吧

    【武则天捋清大明的况后, 准备开始着手政务,她发现大明在央集权上比大唐太多了,权分六, 废除宰相, 由皇帝直接指挥六

    锦衣卫侦缉官民言行,东厂牵制锦衣卫;朝堂上还有廷杖制度,皇帝可以在殿廷杖责官员……

    武则天:!!这也太了!

    别的不说, 就杖责官员这条, 真的不要太, 唐朝的大臣上谏不成就玩死谏, 皇帝当然不可能担上一个死忠臣的名声, 就只能着鼻认了。

    要么同意,要么就当没听见, 哪像大明,居然可以在殿廷上杖责官员!!

    有你再敢哔哔试试, 敢哔哔就打一顿的觉。大广众之扒了……就算不扒打也是没面的。

    还怪的, 没少受朝臣气的武则天如是想到。

    大明的天完全是皇帝的一言堂啊!

    更别说还把科举制改成了八取士, 考试的容是儒学的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许发挥独立见解, 这不就能完杜绝文人写诗骂人吗?或者写诗涵人。

    还有文字狱,要是唐朝有文字狱,当初那个她的骆宾王早就领九族餐了。

    瞧瞧大明的文字狱,翰林编修启作诗:“小犬隔墙空吠影, 夜禁有谁来?”被腰斩。

    御史张尚礼作诗:“梦正得君王,却被黄鹂叫一声!”狱死。

    佥事陈养浩作诗:“城南有安妇,夜夜哭征夫”,被投溺死。

    兖州知府卢熊把“兖”错写成“衮”, 被朱元璋视为不敬,斩。

    书詹希原给太学写匾额,“门”字少最后一勾,被视为阻碍纳贤,斩。

    僧人来复作诗:“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殊”字被视为“歹朱”并骂太祖“无德”,斩。

    朱元璋私游一寺,见上有诗“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也何妨?”大怒,将全寺僧人都杀了[1]。

    ……

    看着一桩桩文字狱血案,武则天忽然觉得当年的自己还是仁慈的,面对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她都能夸一句文采不错。】

    武周时期

    武则天表变得有些怪异,嗯……仁慈这个词和她应该没什么关系吧,而且还是书的自己这么认为,额…着实有些怪异。

    一向被人骂“心狠手辣”“蛇蝎心”的武则天闻言难得住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