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5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从这方面手,朱棣沉了一会儿:“先皇在时已经削过一次藩,将亲王俸禄五万石改为一万石,并了五服的宗室朝廷不再享有俸禄。朕觉得亲王享有这么的俸禄,却待在封地无事可不太好。

    待郑和海探明况后,朕会旨让藩王海。”

    “还有考上秀才就能免徭役,家里穷的还能免赋税。天幕的书说了这况在前期还好,等执行个百八十年,秀才举人越来越多,那么多人免徭役、免赋税,朝廷上哪里收税去?

    这条也得改!

    考上举人才能免徭役,考上秀才不免!赋税的话,都不能免,这个先例不能开。另外田多的赋税和田少的赋税也要分开制定,田多可以多收一些,田少的少收一些。”

    百官们一听脸都变了,“陛不可!”

    ……

    议事殿争论不休,等消停时天都黑了。

    朱棣这才有空翻起今天的赠品。

    翻着翻着好像有不对。

    那副被天幕声称不买会后悔的画呢?

    朱棣脸一沉,问人:“今日有谁碰过这东西?”

    “禀陛,只有郑大人碰过。”

    郑和?

    朱棣眉皱得更厉害了,郑和拿走那幅画什么?他不是也有吗?

    难不成那幅画真有什么独特之

    “摆驾,朕去看看咸宁。”

    公主殿

    朱智明看着翻来翻去的朱棣,忽然有些心虚,“父皇,你在找什么?”

    朱棣直接:“天幕说不买会后悔的那幅画呢?”

    朱智明:“不都在这了吗?”

    “朕数过了,少了一张。”朱棣久经沙场,哪里看不朱智明的心虚和张,他眉一挑,“那幅画里到底画了什么?你为何要藏起来?”

    朱智明一慌,“我…我没藏,我给撕了。”

    “嗯?”

    朱智明:“反正我撕了,不信父皇你自己搜。”

    朱棣更好奇了,到底画了什么啊?这一个个的不是藏画就是毁画。

    明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们开垦来的土地没多久就变成了别人的,加上灾荒不断,日过得非常艰难。

    听到天幕说海外有一片广袤的土地,有亩产千斤的粮,有能治病的神树……

    最重要的是,早在百年前大明就有船可以到达那个地方。

    一些走投无路的百姓心动了。

    还有一些百姓则是觉得为什么书的百姓就能遇到那么好的君王,而他们的君王只会剥削他们,地主权贵连一条活路都不给他们。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反抗他们,换一个能对他们好的皇帝?

    凭什么他们都快活不去了,那些当官的还能大鱼大,穿金银。那些人抢了他们地又不会地,还把他们从良变成了佃

    反抗的在众人的心发芽,各地起义军频起,大明王朝风雨飘摇。

    大秦

    只买了一本册的秦始皇对书容并不兴趣,他兴致地翻开洲作清单。

    第一页就是玉米。

    秦始皇脸有些怪异,因为玉米上居然还画了睛和嘴,还有手和脚。

    玉米双手叉腰的列它的作用,然后被人剥壳脱粒,玉米粒用来磨成玉米面,玉米面成饼、煮成粥等等;玉米芯晒后当柴火烧。

    在看后面的土豆,也是睛的。

    迫症秦始皇:“……”

    “来人,研磨。”受不了的秦始皇提笔照着玉米的样在纸上画了起来。

    片刻后,秦始皇把自己的画吧团成一团丢在一旁。

    这看着好画的,怎么画起来不太对劲?

    不死心的秦始皇又画了一次,这回是土豆。

    扁土豆还是比较好画的,秦始皇看着自己画的没有睛嘴和手脚的土豆顺多了。

    要是能上就更好了。

    “朕记得之前几位公主买了石膏娃娃?”

    “是的陛。”

    秦始皇:“你去她们里看看有没有颜料剩余,有就全拿回来。”

    “诺。”

    秦始皇满意地继续作画。

    几天后,收到秦始皇画集蒙毅看着宛如涂鸦般的洲作清单。

    蒙毅:“……”

    这…他能申请看看原图什么样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津津有味地看着小说,看着看着忽然没有了。

    册没有买,看不到结局的刘彻有,别说这次故事还好看的。

    除去让人发麻的线外,其他剧好看的。

    原来这世上分了黄人、白人、黑人,有不同的肤、发睛。

    原来吞并弱小的国家并不止有战争一方法,经济战、贸易战、文化渗透,还怪有意思的。

    “陛,冠军侯来了。”

    刘彻仍旧歪着,完全没有坐直起来的打算,“让他来。”

    霍去病行礼后就直接问:“陛找我什么事?”

    “你来看看这些国家,”刘彻冲他招了招手,“这里居然楼兰,楼兰真这么好看?”

    霍去病闻言大步上前,注意力却被桌上的白一块黑一块的东西引了。

    他记得一天前,那块东西还是白的。

    霍去病好奇:“陛,这个橡会变?”

    “咳,朕本来是想试试它能不能墨迹,谁知它只能天幕那两只铅笔写的字。”

    刘彻叹息:“可惜了,若是也能墨迹多好。”

    “陛可以让人研制铅笔,臣倒是觉得这铅笔好用的。”可以随携带,不需要墨就能写,多方便啊!而且他发现这笔特别适合画图,画错了还能用橡掉。

    铅笔和橡果然绝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一言难尽地看着那本《土法农产品加工机械》,确实有图有标注,还有详细的讲解怎么使用。

    可是……为何这么小!

    天幕,你来,你这叫清晰?

    字小还黏在一起就不说了,好歹仔细看也能认得来。

    可这图也太模糊了吧?标注的字就更小了,就是鲁班在世也未必看得明白吧?

    “你们谁的画工好把这些图临摹来。”李世民原本是想自己临摹的,可看到这画,对不起,他实在画不来。

    大臣们一看那些图,纷纷往后退。

    “陛还是直接给工匠们吧,他们经验丰富,看着图制来应该不难。如果经过臣等临摹,工匠们能不能制来就不一定。”

    “不过这打稻机确实玄妙,居然可以这样制作。”李世民是见过农人打稻谷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纯手工,以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