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暴君后我每天都想守寡 - 嫁给暴君后我每天都想守寡_38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仰

    卫敛半年前写这封信时,原是为自己留的一条退路。

    彼时他与姬越尚未坦诚相待,解药的事也尚未解决,心里都留着最后一防线。他便传了这封信,日后姬越若是负他,他待过了二十岁生辰不惧死劫后就回楚国去,踹了楚王自己当王,专门和姬越作对,叫他知自己可不是好惹的。

    他一直都有称王的本事。

    若他与姬越一直好好的,便不回来了。那时卫敛想,若日后他一直不曾回来,留在秦国放弃王位,大概便是姬越很了。

    只是未想到兜兜转转,卫敛还是回了楚国,却不是和姬越闹了矛盾,而是甘愿陪他一起戎生涯。

    卫敛比当时想象的更他。

    密室,赵老将军见到卫敛,立即单膝跪地:“老臣参见公。”

    卫敛上前一步将人扶起:“将军请起。”

    “老臣与将士们,早已恭候公多时了!”赵老将军激动,“只等公回楚,便可率兵直,拥公上位!”

    赵老将军曾是楚国的护国将军,一生对楚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在军声望极,还有一支亲训的兵所向披靡,堪称楚国战神。临老却遭楚王忌惮,安了莫须有的罪名满门抄斩。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他一生忠君为国,接旨后也未起兵造反,只是心如死灰。

    时年十七岁的卫敛夜闯天牢,迷守卫,将赵氏一族直系血脉救,替换上几个了哑、易容过后的罪大恶极却逍遥法外的恶人,偷梁换、瞒天过海。

    至于那些旁系血脉,人数过多,目标太大,卫敛没能救来。

    自那以后,赵老将军彻底对自己效忠的楚王寒了心,转而将公敛视为新主,要拥护其登位。

    赵老将军在朝过众多武将,三军更是听命于他。楚王灭赵氏一门已是失了人心,只待其面,振臂一呼,另立新主。

    那时卫敛还记着“弱冠前不可锋芒毕”的预言,婉拒了这个提议。包括后来赴秦为质,都没有动用赵将军这张王牌。

    而今总算派上用场。

    这些年赵将军一直沉寂,昔日的人脉却还在。他亲自训练来的兵被分散各地不得重用,如一盘散沙。半年前接到卫敛密信后,他便暗地里联系旧,集结兵力,静候公回归。

    如今楚国大军倾巢而,对抗秦国,良城正是最容易攻陷的时候。战争号角一打响,赵家军早已准备就绪,随时准备杀。他们为今日谋划多年,又有乔鸿飞这个太尉相助,倾覆一个腐朽的王朝易如反掌。

    “燕、鲁、楚三国攻秦,看似人多势众,实则人心不齐。楚国早已无大将,如何能与秦王战?此仗给卫打,必输无疑。”赵老将军对楚王已无尊重,毫不避讳地直呼其名,“若是公执政,定能反败为胜。老夫宝刀未老,尚能为公一战。”

    卫敛颔首一礼:“有劳将军了。”

    后来这短短两月发生了不少事,件件都能在史书添上墨重彩的一笔。

    九月十七,公敛回良,带回秦国兵布图。楚王大喜,废太焦,改立公敛为太

    十月初五,楚败于秦,十万楚军困于燕关岭,守三日,宣布投敌。

    十月初十,楚王得知前方战败,然大怒,传太敛兴师问罪,太敛抗旨未遵,并以清君侧为名,诛杀前往传旨的宦官佞臣。

    十月十一,三万兵一夜之间包围王,“已故多年”的护国将军重现于人前,带兵杀,讨伐楚王昏庸无,失尽人心。御林军总统领得见护国将军,当场放,称“昏君已不值得末将誓死守护,今后愿辅佐太殿”。

    十月十五,太敛即位,史称楚熙王。其斥先王三十三条罪状,状诉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上愧先祖负万民,幽禁于康泰殿。为护国将军等忠臣平反正名,封太尉夫人卫湘为琅华公主。达停止金莲台工程,减免赋税等利国惠民政策十余条,即刻成为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华鄄殿,卫敛从窗一只信鸽,在爪上取一个小竹筒,展开里面的信条。

    他垂目查阅生从秦国传来的消息——楚军投降后,燕鲁二国士气大减,很快便节节败退,而后又传来三名大将遇刺亡的消息,彻底一蹶不振,升了降旗。

    三将亡,应是卫敛给萧闻他们办的事成了。

    擒贼先擒王,卫敛显然很懂这个理。

    姬越正乘胜追击,预备一举拿燕、鲁两国。

    卫敛看完,将纸条放蜡烛上烧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