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11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氏也记得那只来了两三次的猫儿,可外的野猫都活不,都一整年没见到了,指不定已经没了。她不好直接和文哥儿这么说,只能哄着文哥儿回屋去。

    正劝着,金生就压低声音说:“来了!”

    地上已经铺着层薄薄的雪,赵氏闻声看过去,只见薄雪上印着一行猫爪印。再往那碗丰盛的“猫大餐”边上看去,那儿俨然已经现了一只熟悉的猫儿。

    文哥儿当即撂自己吃空了的粥碗跑过去看猫儿吃老何心准备的猫饭。

    “你怎么这么晚才到,再不来都要凉啦!”文哥儿和猫儿闲唠起来。

    他蹲着看了一会猫,觉得太累了,索坐在地上嘀嘀咕咕和猫猫聊了起来。

    赵氏看没法把文哥儿劝回屋,只得叫金生回去搬个蒲团来。

    她在旁边看着那只猫儿,觉它似乎没大过,相比文哥儿一天一个样地,这猫儿得也太慢了。

    难是在外面没吃的?那为什么不索留在她们家?

    赵氏正纳罕着,就见文哥儿已经坐到金生搬来的蒲团上。

    那猫儿也吃饱了,乖乖由着文哥儿抱着它玩儿,画面看起来分外温馨。

    赵氏是不敢摸猫狗的,不过她看得这只猫很亲文哥儿,便询问:“要不我们把它养在家里吧?”

    文哥儿当然也想,可他看了猫猫,猫猫也看了他一神里的意思明显是“我要走了”。

    它是不大的,所以不能留来,停留的时间久了,别人会觉得很奇怪。何况它也不能停留太久,它需要去自己的事,只能偶尔来看看文哥儿过得怎么样。

    文哥儿不舍地抱了抱猫猫,最终还是放手让它走了雪里。几乎就是一眨的功夫,猫儿就消失在院墙上,只在地上留一串小小的脚印。

    没一会,那脚印也被飘落的新雪覆盖住了。

    文哥儿当夜又收到个新福袋,这次是一三角尺,包括一把30度锐角的直角三角尺和一把45度角的等腰三角尺。

    都是很寻常的小学生文

    文哥儿早上起来把两个福袋合在一起,顿时觉自己能随带的东西又多了不少。

    不怎么说这都是猫猫的心意,文哥儿便把自己的小本本和炭笔之类的一脑儿去,方便像上回去冬至集市那样及时记录自己的新想法和新见闻。

    至于别的用法,他一时半会还没想来!

    倒是新到手的三角尺装叫他拿来翻来覆去看了一会。

    古代人都把勾定理研究了上千年,自然尺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像直角尺这东西随便一个木匠手都有,官员和文人们盖章时也会用到叫“印规”或“印矩”的东西。

    盖官印和私印的时候先把这玩意在纸上摆正,再把印挨着直角盖去,这样就能保证把印章盖得方方正正!

    印矩发展到明朝,俨然已经不仅仅是盖章辅佐工,而是一充满雅趣的文玩。

    上回文哥儿去吴宽家客就见过吴宽书桌上摆着个圆圆的印规,上还刻着沈周给他画的一幅《东庄图》,显见是吴宽特意找人定的。

    不需要用它的时候,随意摆在那里都能算是一风雅景致。

    总的来说,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平时需要用到的工他们基本都已经有了。

    文哥儿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这三角尺装有什么大用

    左右他的福袋里已经有好几样派不上用场的东西,他没太纠结这事儿,开开心心地刷牙洗脸吃早饭去。

    临近年底,大家都忙,其最忙的就是丘濬。

    首先是年底有许多事本就需要礼忙活;其次是经过好几个月的归纳和整理,丘濬总算是把《大学衍义补》的目录和摘要整理来了。

    最近一个多月他还喊上文哥儿和王文素这个后辈一起往里添加了不少直观又清晰的图表。

    最近这个工作上要收尾了!

    文哥儿这段时间每天衙后都要和王文素一起跑丘濬家加班半个时辰,陪丘濬行最后的校对工作。

    要呈给皇帝和阁的东西,连半个错别字都不能有!

    文哥儿也是怕丘濬看坏睛,才拉着王文素去丘家帮忙的。

    丘濬嘴里说“两个什么用”,实际上却非常受用。

    三人齐心协力搞完了整叠文稿的校对,满心想着让上重视自己著作容的丘濬哪里还坐得住?

    他二话不说就赶在正旦假期之前把自己搞来的《大学衍义补》目录和摘要呈了上去。

    照正常程,官员们呈给皇帝的奏折和文书,都是要先往阁走一趟的,所以丘濬这叠光是校对就了大半个月的文稿先放到了阁老们的案

    首辅刘吉看到《大学衍义补》几个字就放了。

    他心里觉得“刘棉”这个称呼是丘濬指使学生传来,看到是丘濬还想再向朱祐樘自荐《大学衍义补》就不想搭理。

    这老丘都已经靠这本书得了礼尚书的位置还不满足,难还想靠这书阁不成?

    想到这里,刘吉脸就不太好看。

    自从王恕阁,他这个首辅就越发说不上话,许多人还明里暗里暗示他快致仕。王恕年纪比他都大,怎么不叫王恕致仕!哪怕权都被王恕他们分走了,刘吉也是不愿自己上书求告老还乡的。

    首辅的名去多风光,谁走谁是傻

    刘吉不乐意看丘濬呈到阁的折,便到王恕他们看了。

    作者有话说:

    刘棉:我不走,就不走!

    更新!虽然晚了,但是很!(振振有词

    注:

    1刘棉致仕:历史上刘吉致仕,说起来还是因为他阻止皇帝给外戚(张家那两傻兄弟)加封,皇帝觉得他手太了(到皇帝家事),才亲自对他说“你退休吧给你留面”,于是刘吉才不甘不愿地退休去了hhhh刘棉在弘治朝这几年转如风得很努力了,结果栽在“家事”上,令人唏嘘(?)

    2印矩、印规:参考杂志文章《古代『印规印矩』》

    3《世史正纲》:老丘写的史书,总觉他一天到晚都在写书……

    同时代和后世不少人骂老丘有个惊世骇俗的观是“秦桧有功于宋廷”,事实上《世史正纲》里关于这段历史的观是“要是没有皇帝授意,秦桧怎么可能杀掉岳飞这个大功臣?这事儿到底最该怪谁你们自己想吧”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秦桧确实在“忠君”、在为“朝廷”办事没错了(bhi

    丘濬和阁这几位阁老没一个是好的。

    不过今年倒是有了微小的改变,一个是刘健有关心那个老往丘家跑的王家小神童,一个则是王恕有关心老丘的饼。

    至今他们都无缘尝到尚书饼,真是令人惆怅。

    事实上他俩都曾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