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28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臣们:!!!

    就不该对儿控的皇上和弟控的太有太多期待!

    江黄河两域每年有多少百姓、良田毁于洪,大臣们再清楚不过,哪敢用自己的命和前程去赌?

    更不敢赌康熙和太会不会无条件偏/弟弟。

    如此一来,在谈判初期,他们就落风。

    只是,他们也有底线,总不能六阿哥说要建堤坝,就把整个国库的钱都拿去吧?皇帝都不能这么

    胤祚本来就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想让国库分担一分,别总是让他一个人负担,又有康熙在背后透底最多能建几个钢混凝土堤坝,最后几乎是压着底线谈来的。

    大臣们心痛得宛如是掏自己的袋去建堤坝,气都快不过来了。

    胤祚打了一,就得给个甜枣。

    他拍了拍手,有人把一筐筐的白萝卜、大白菜抬了上来,在朝堂上依次排开。

    大臣们面面相觑,觉得前的画面格外熟,好似某个除夕夜康熙命人抬上萝卜对他们疯狂炫耀儿时的场景。

    同一个招数,不可能使用两次吧?

    胤祚:“目前放在这儿的,正是我的皇庄近期的研究成果,左边是施过后的普通白萝卜和大白菜,右边是经过品改良,又施过后的白萝卜和大白菜,诸位可以查看品尝一番。”

    这些东西康熙和太事先看过,此时就好整以暇地等着看满朝文武的反应,他们就喜看大臣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

    大臣们缓慢上前,左右对比,得显而易见的结论。

    “改良后的品明显个更大。”

    “确定不是施更多的缘故吗?”

    “也有可能是伺候得好?”

    “也有可能是土壤比较沃。”

    有一位大臣抬手揪了一片菜叶,放嘴里嚼了嚼,咀嚼的动作停顿一,赶忙取了一片左边的大白菜叶咀嚼一

    “这两白菜的有很大不同,右边这带着一些清甜味。”

    其他人一听,连忙一起薅菜叶,吃过了才知六阿哥所谓的品尝一是什么意思。

    而后,一个个的又把手伸向了白萝卜。

    两相对比之,非常明白所谓的改良品是什么意思——既能让产量更,又能让更好。

    “六阿哥,这萝卜和白菜还可还有其他好?”有人问

    胤祚:“不容易生病,更易存活,也更抗寒、抗冻。”

    大臣们激动了,七嘴八地问了起来。

    昨天胤祚就带着东西去了御书房,在康熙和太的帮助完善了今天的演讲容,谁来挑刺都不怕。

    怎么植,亩产量多少,抗不抗寒,都是非常基础的问题,没人能够难倒他。

    说完改良品的优势,胤祚接着:“并不是只有这两蔬菜能够改良品,所有的粮、蔬菜、果都可以朝着产量大、好的方向有目的地行改良。”

    有大臣心急:“那就改呀!”

    这话一,满朝文武心咯噔一,遭了!

    果然,胤祚笑了:“没有钱啊。”

    大臣们:“……”来了来了,忒有钱的六阿哥带着他的歪理来了。

    话都开了,胤祚可不会浪费这么好的机会,没人帮腔,自己也能说去:“改良品需要一年一年去,需要人,需要地,需要钱,可没给过我一文钱。”

    言之意:我都已经自己掏钱研究成果,也把成果给你们看了,你们还想不给钱吗?

    大臣们很想捂住钱袋和脑袋。

    六阿哥又不缺钱,怎么天天问国库要钱呢?

    可是这话他们不敢说,只能哀怨地看着胤祚,企图用神唤起他的良知。

    在研究经费面前,胤祚没有良心。

    他要不是被折腾得没钱了,也不想跟这群人扯,“大哥建海军,我没问你们要一文钱一个人,还给装备了那么良的武主意让他们自给自足,护送来往商队,给国库增加税收,对国库够友好了吧?”

    大臣们:“……”

    那你倒是别让他们钱赎人啊,关键是了钱,家里的那些个纨绔还是跑去从军了,既没了钱,又没了人,生气!

    胤祚又:“哪个国家的军队不是国库养着的?我帮你们解决了这么大一个吞金兽,你们连这么一研究经费都不肯给我?”

    “既然这样,恐怕你们对亩产量十石的稻也不兴趣,那就算了吧。”胤祚丢一个炸弹,转就要走。

    大臣们:!!!

    “等等!”

    顾不上份不份的,满朝文武纷纷把胤祚围了起来。

    “六阿哥此言当真?”

    “真有亩产量这么稻?”

    “起来会不会很困难?”

    “是又有什么新化了吗?”

    胤祚:“没有什么新化,单纯就是改良品,让稻的产量增倍而已。你们对此兴致缺缺,一文钱不给,我这边太过缺钱,已经把这个研究到一半的项目停来了。”

    “不不不——”满朝文武齐齐,“这个项目不能停啊!”

    闻言,康熙太和胤祚的边扬起一抹极为相似的笑意。

    鱼儿可算上钩了!

    第269章

    正如胤祚所预料的那样,没人会对杂稻不动心。

    偶尔有几个明一的大臣,不愿意相信胤祚的一面之词,对稻的亩产量到底能否达到十石表示疑问,胤祚拿了许三给稻。

    “这是普通百姓在江南地区来的稻,没有用过我卖的料,亩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三石还要多,再通过改良品产量,合理地施用料,达到十石很难吗?”

    很难吗?

    很难吗?

    当然难!

    大臣们特别想要咆哮。

    税收,和粮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又是政绩,影响官员的升迁,而武将要想打仗,粮草先行,粮不多,打仗会受到很大掣肘。

    一个产量的杂稻,把文武大臣们全狠狠拿住了。

    大臣们气,告诫自己不要和一个五岁的小娃太较真。

    只是反过来想想,用过料以后,小麦的产量翻了倍,那稻的产量翻个倍达到六七石,似乎也没什么病?

    再看看前那经过品改良又大又的白萝卜和大白菜,稻改良品后亩产量再多个三四石,似乎也没病?

    十石,好像真的不难。

    大臣们觉得哪里不对,可仔细想想,又是这么个理。

    越想就越是这么一回事儿,越想就越渴望亩产量这么稻,最好立就能放到前的那一

    有大臣问:“敢问六阿哥,什么时候能够拿到产量这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