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4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你要这么想,倒也没错。

    “还从喜跟嫔妃朝臣炫儿,变成了跟京城的百姓炫儿,病越来越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了。”

    太:“……”竟然觉得很有理。

    不对!

    他来找六弟是为了说说研究所要建在天津卫的事,怎么能被六弟的思路带着跑呢?!

    “六弟,汗阿玛今天就要问你研究所的事了,你准备好了吗?”

    “当然!”胤祚笑容灿烂,呲着一小白牙,自信地翘着大拇指,好似前方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都难不倒他。

    太:?

    他原本是想和胤祚通个气,听听理由,视回答况决定他究竟是要站在汗阿玛那边决反对,还是帮六弟反过来劝说汗阿玛同意。

    结果六弟如此自信,他就有些摸不准了。

    难不成六弟真的有把握能够说服汗阿玛吗?

    天津卫离京城那——么远,六弟要真把研究所建在那边,他跟汗阿玛怕是要寝难安了。

    担忧归担忧,太还是牵着胤祚去了御书房。

    一到那,坐在龙案后批奏折的康熙就冷扫了过来,朝一旁的奏折堆努了努,“过来敲章。”

    太:?

    胤祚:?

    兄弟俩上前一看,发现那边堆着的都是请安折,而旁边多了两个以前没有的印章。

    胤祚若有所觉,把印章翻过来一看,上面刻着康熙亲笔的“知了”和“已阅”。

    太:???

    他以为汗阿玛起码还要矜持几天,多批几天折,多回复几百个“知了”,才会抛开被人怀疑偷懒的疑虑,命人去刻章,没想到速度竟然这么快,竟然连夜就搞好了。

    可见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汗阿玛对于这些可看可不看,平白增加工作量的请安折,还是有不少意见的。

    无论如何,能够减轻他不少工作量,就是个好办法!

    就在太思索的时候,胤祚已经把那堆奏折全展开放好,“太哥哥,我给你表演一个线批奏折,超快的!”

    太:“……好。”

    “太哥哥,我来敲章,你来收奏折,没问题吧?”

    “没有。”

    康熙抬一看,就见胤祚抓着印章在印泥上轻轻了一,随后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啪”,敲一章,奏折丢旁边,太去收。

    兄弟俩一个敲,一个收,只听到御书房里“啪啪啪”的盖章声。

    不一会儿,那一堆请安折就全给敲完、收好,可比康熙看一份回复一次“知了”要快得多很多,能节省很多时间去别的事。

    那一刻,康熙和太的心产生了个默契的想法——人,果然是为了更效地工作,才学会了偷懒。

    看在能偷懒的份上,康熙的面好了那么一丢丢,“说吧,天津卫有什么特别的?”

    这话一开,梁九功自觉地退御书房,守在门,不让任何人靠近。

    御书房只剩他们父三人,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能说。

    见康熙过了一个晚上,也没有生气,很可能是想通了什么,胤祚狗地跑过去给康熙捶大,一边捶一边夸:“汗阿玛果然英明!能够看我把研究所建在天津卫的特殊目的!”

    康熙哼了一声,“朕还没那么蠢!”

    昨天胤祚暗示过想要一个大一的研究所,大清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地方太多了,何必舍近求远跑去天津卫?

    除非天津卫有特别引胤祚,让他不得不去的地方。

    胤祚嘿嘿笑,先恭维几句:“我可从来没有小看过汗阿玛的智慧!这不就是知您会从大局发,这才敢说要天津卫这个地方吗?”

    康熙难得能被臭小夸几句,心里,可惜这小每次夸他都是别有目的,就不能单纯夸他几次吗?可恶!

    “拍得这么厉害,看来你还想要一些别的东西。”康熙目光幽地看着这个主意特别大,大到想着翅膀飞紫禁城的儿

    胤祚不好意思地挠挠脸:“那我就直说了,我想造船。”

    “造船”两个字,把康熙和太都震到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造船,肯定不需要胤祚大老远地带着墨家和公输家的人一起,把整个研究所一起搬过去。

    所以……康熙有理由怀疑,这艘船怕是没表面的那么简单。

    “你想造一艘怎样的船?”

    “不是一艘,是很多艘。”胤祚,“我想为大清打造一个海上战队,他们拥有最的战船,备着先的动力系统,不必受风力影响,备着程极远的大炮和枪支。和平时期,能够巡逻大清海域,肃清沿海猖獗的海盗倭寇,为南北往来的商船和民船护航,战争时期,能够守卫大清的海上国门。”

    这番话说得康熙和太不已。

    顺治十二年起,清朝全面实施海禁。

    这项政策在清初实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政治和军事,防止郑成功和地的反清复明势力勾结,动摇清朝统治,而后开始影响贸易。

    康熙亲政以后在逐渐开放海禁,从海外贸易的频率、数量、金额来看,确实在逐渐提,但是前朝就受海盗倭寇作之苦,沿海百姓的日依然过得苦不堪言。

    有钱人家日过得越来越好,贫苦人家过得越发贫苦,这都是常态。

    尽如此,大清还是没有一支像样的海上军队,更多的还是关注域,组建师。

    这在胤祚看来,是极为不可思议的。

    你都知沿海百姓被海盗倭寇欺负成那样了,怎么还不组建个军队去打呢?

    康熙沉默了很久,想了许许多多,想明朝的舰队,想郑和七次西洋,也想大清关以后的举动。

    “胤祚。”康熙艰涩地开,许是沉默太久,一开说话嗓就疼,他也顾不得太多。

    “你知朕为什么缓缓开放海禁,而不是一次开放吗?”

    这一,胤祚问过张廷玉,也问过墨家和公输家的人,得到了许多答案。

    “汗阿玛,我知你担心反清复明的势力,我也知你担心他们和外国人勾结,引他们清,毕竟大清的天就是这么来的,但这就和大禹治理一样,堵不如疏。”

    大清的天啊……康熙和太复杂。

    胤祚:“洪是堵不住的,可要是分散开来,就不是那么大的威胁了。我们不能因为知会来,大坝会垮,就脆不建了。我们也不能因为知外国人会来,就搞海禁,不让他们来,也不让自己人去,这只会拘束大清的发展。”

    他又换了个语气,愤愤地:“汗阿玛,沿海百姓受烧杀抢掠之苦,你不憋屈吗?你不愤恨吗?你就不想组建一支大的海上军队,震慑反清复明的势力,震慑海外的那些宵小,甚至反过来打劫他们吗?”

    康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