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史书上绝没有说得这么详细,原主是个有考据神的人,特意去查过,正史上关于尹忠的记载,加起来不超过50个字。
前面那通听起来悲壮又浪漫的故事,要么是野史,要么是尹家人相传、添油加醋的脑补。
原主并没有继承尹家人对老祖宗的迷信,每次听爷爷激开麦回顾往昔,原主心里就忍不住吐槽:老祖宗可能都不知
你们是谁。
此刻,尹修忍不住表示同意:老祖宗确实不知
。
老祖宗本没想那么多。
尹修仰仔细端详这幅尹大将军画像20版。
看到自己被挂在墙上,天天供人瞻仰,说不定瞻仰了两千多年。就,还有意思的。
但是,这画里的人,怎么说呢。
不能说跟他一模一样。
只能说毫不相。
脸是张椭圆形的圆饼脸,看起来乎乎的,鼻
是蒜
鼻,
形看不太清楚,因为被胡
盖住了。眉
而短,往两边飞起,
袋很重,显得
睛有
浮
。
只有型稍微还有
接近尹修的那双丹凤
。
看起来就是个和蔼可亲、其貌不扬,大概率还睡不好的老。
尹修:……画得很好,次别画了。
史书没告诉你们,你们的老祖宗尹大将军他当年是英年早逝吗?
画像的旁边还有题词,写着“尹忠”这个名字。
为什么是“尹忠”而不是“尹修”,也是有原因的。
尹修本来没有名字。一个无父无母的小乞丐不需要名字,别人会以各随
想到的称呼来喊他,他也往往能听懂。
直到大哥把他捡回了军,给他起了第一个名字。
大哥是尹氏,他就跟着大哥姓尹。
名“修”。
取自《礼记大学》的“修,齐家,治国,平天
”。
一切从修起。
十几岁的尹修对平天没有任何想法,大哥让他修
,他就修
。
当时的男到二十岁要行冠礼,然后才算成年,同时家
辈会赐字,也就是“名字”
的字。尹修只有名,还没有字。大哥说不急,等到他及冠之年,大哥会亲自再为他取一个字。
大哥却没能等到尹修二十岁。
之后,尹修一直叫尹修。过了二十岁,也一直没取字。
“尹忠”这个名字,是十五岁那年,秦国国君赐给他的。
那之前,他在秦军一直只是大哥手
的一个小兵,却在那次秦晋会盟上因打败晋国的天才少年岑渊,替秦国挽回了面
,而在秦国国君面前有了姓名。
秦国国君给他升职加薪,还给他赐了名。
名“忠”,忠心耿耿,忠君报国。多么简单直接。
也许国君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少年既然已经没有了家,那就只剩国了。
那就把你的所有都献给国吧。
此后,对外,他是尹忠。只有他最亲近的人,如大哥,如他军的一些好兄弟,知
他叫尹修。
岑渊也知。是他亲
告诉他的。
这个小细节,写史书的人显然不知。
尹大将军的“家人”也不知。
因此,他的衣冠冢上,写的是尹忠。
他的画像上,写的是尹忠。
史书上,写的是尹忠。
尹家后人的记忆里,也是尹忠。
尹大将军,尹忠。
世上,无人再记得尹修。
除了岑渊。
岑大将军,岑渊。
他一生的宿敌。他最后的知己。
讽刺的是,兜兜转转,两千多年后,尹家当前的家主,原主的爷爷,给他的儿
,也就是他的
孙,取名尹修。
这次并非自《大学》,而是《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而求索。
爷爷要让尹家这些孙记住,无论是他,还是他之前祖祖辈辈的先人,创立这份家业不容易,守住这份家业更不容易。
过去的路很,未来的路更
。
这也是爷爷跟原主生气的原因。祖孙两辈的故事说起来有复杂。
不,不仅仅是祖孙两辈的故事,包括原主的父亲在,是祖孙三辈的故事。
爷爷有两个儿,大儿
,即原主父亲,以及一个小五岁的小儿
。
尹修的父亲,也就是大儿自小聪颖,爷爷一开始就把他当
继承人来培养。大儿
不负爷爷所望,双商
能力
,学生时代成绩优异,毕业后
家族企业,表现一
不虚,短短几年就让爷爷的一众老
将心服
服。
大儿唯一的缺
,是
不好。
终于在35岁那年,也就是尹修5岁那年,尹修父亲病逝。
两年后,尹修母亲也郁郁而终。
那之后,爷爷亲自抚养尹修。
大儿刚去世时,小儿
——尹修的二叔30岁,研究生毕业后正式
公司不到5年,大权又一直在爷爷和大儿
手上,小儿
最多算是个走后门的打工人,爷爷不放心把家业
给小儿
,就一边继续忙活工作,一边照顾尹修。
说是照顾,其实就是让保姆保证他吃穿不愁,让贵族私立学校和昂贵的家教保证他的英教育。
但尹修心底还是很爷爷,毕竟除了二叔一家,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直到尹修大,机缘巧合之
得知——机缘巧合指的是二叔告诉他,他父亲的真正死因。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