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分卷阅读2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这个孩送往这里。这是他的命。”

    赵晋凝视着他,缓缓:“徐大人,你先前没有立刻将那孩送往金陵,我很激。倘若徐大人真的决意如此了,赵晋也无话可说。诚如你说的,这就是他的命。了这扇门,徐大人你踏上面圣的路,我会回去。临走之前,赵晋还有一事相求。烦请徐大人帮我带一句话到皇帝面前。就说一切罪过在我。我会自裁谢罪于我的封地。唯独我的母妃和万和,对此丝毫不知。请万岁勿要同怪降罪。”

    赵晋朝徐若麟抱拳,鞠以一礼,转霍然而去。

    ~~

    赵琚未上今日早朝前,便得知徐若麟昨晚回京的消息,心本就在疑惑。五更上朝,原本以为会见到他,没想到他竟未朝,心未免更嘀咕了。果然,朝会开始,面的大臣没说几句,便有御史列弹劾,说徐若麟虽在云南打了胜仗,但余孽未尽,不算大功成就,无故回京就是罪,今早又不及时朝谢罪,实在是居功自傲,藐视天颜,恳请万岁降罪,以正朝纲等等。

    赵琚倒没怎么恼火。毕竟多年来了,知徐若麟为人谨慎,倘若无故,应该不至于这样。正沉着,忽然看见原本候在大殿外的执事太监:“备西南经略、军都督徐大人候在殿外,恳请万岁赦免其罪。”

    赵琚大喜,急忙:“快宣。”

    徐若麟面带笑容,在两边文武大臣的嗡嗡声和注视之,朝着大殿正的皇帝大步而去,到了丹墀之前,行过大礼,得平后,:“万岁,臣无奉召匆忙擅自回京,乃是事有因。恳请早朝事毕后,万岁能拨冗与臣单独叙话。”

    ☆、第一百零四回

    “什么?你已经找到了靖边?”

    一大臣候在御书房外的廊上待召。书房里,赵琚一从座上弹立,面惊喜之

    徐若麟:“正是。臣在云南之时,派的人找到了靖边。”

    “是谁,胆大包天藏匿了靖边?”

    “肃王赵晋。”

    大约太过惊讶,赵琚一时竟愣了

    徐若麟:“当日从万岁得到疑名单后,臣便多方排查,最后剩数人,其又以肃王最是可疑。以臣对他的调查,他备藏匿靖边的能力,又不至于引人怀疑。”

    赵琚似要开,终于还是忍住了。

    徐若麟继续;“臣奉命去平云南时,曾故意放消息让他知晓臣领了这差事。此举目的有二,一是试探,二来,倘若靖边真被他藏匿,此举正是让他放松戒备。臣人虽在云南,暗却派人去往,一直严密监视肃王。而殿那时大约以为我忙于西南战事无暇顾及此事,想来知凭自己能力,无法再久藏匿靖边,遂铤而走险,将他带上了前往月羊国迎亲的船。”

    赵琚然大怒,猛地拍案,要不是红木御桌太沉,差没跟着掀翻了它。

    “诸多一字王里,以他贤名最盛,向来又一派云淡风轻。我谁都怀疑过,唯独没想过他会此事!枉我对他信任有加,给他赐婚,又赏钱又封号的,他竟对我这样的事!莫非他也图谋奇货,想着凭借靖边他日再谋我的反不成?气死我了!我非收拾这帮人不可!”

    徐若麟立在一边一语不发。等气急败坏的皇帝咆哮完了,这才:“万岁息怒。靖边既有了落,旁人又何足惧?”

    赵琚脸这才稍霁,“靖边现在哪里?”

    徐若麟:“万岁,臣此刻原本应当还在云南,之所以无召私自回京,正与此事有关。月初时,臣派的人在肃王前去月羊迎亲的船上截留了靖边。当时,臣刚拿孟州,顾氏正逃匿在孟州城百里之外的密林之。倘若不一鼓作气扫清余党,等到雨季来临,行动势必受阻,到时困难重重。臣当时无法□亲自送他京。又因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付他人,唯恐路上闪失,所以当时将他暂时羁留,只派人传信给万岁,等待万岁的指令。不想一直没等到,臣心疑虑。小半个月前,这才获悉,原来竟是顾氏与福王余党得知了靖边的消息,图谋劫持,拦截了信使。又见臣那里防备森严无从手,竟把主意动到臣在金陵的家眷上,意挟持来要挟我。事急,臣这才匆忙回京,以防事态有变。只怪臣先前过于大意,考虑不周。还请万岁降罪。”

    赵琚眉皱得更,骂:“这群僵而不死的余孽!我先前就得知消息,顾氏与福王余党勾结。这便罢了,难赵晋竟也与他们有染?”

    徐若麟:“万岁,臣不敢隐瞒,恰今日早,臣之所以赶不上朝会,乃是事有因。肃王找了过来,拦住了臣,请臣代为向陛传话,”

    赵琚猛地抬,一脸意外之。“他不逃,竟还敢京?”

    徐若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肃王殿岂又不知这理?”

    赵琚冷笑:“他说了什么?”

    徐若麟将今早赵晋与自己的那番叙话容大致复述了一遍,最后:“万岁,他自知犯大罪,罪不可恕,亦无颜来面见万岁,自言京便回,准备以死谢罪。他请臣代为传话,云自己死不足惜,只是所作所为,老太妃等人均丝毫不知,与她们并无系。恳请万岁明察,勿要怪罪她们。”

    赵琚恼怒:“好一个重重义的赵家贤王!倘若我降旨追究他,到时候全天都要盛赞他冒死也要保全遗孤的风亮节,朕反倒里外不是人了!”

    徐若麟看他一,谨慎地:“万岁,实不相瞒,臣也是如此想。这也是为何臣先前没有将他就地捉拿,亦未惊动地方官员的缘故。毕竟,他份与一般人不同。到底如何置,全在万岁自己定夺。”

    赵琚盯他一,脸愈发不好,“翔,在我面前,你何必也话说半句?我是听来了,你似乎不大赞同我追究他的罪责?”

    徐若麟早就明白,在皇太孙靖边这件事上,与皇帝打太极,并不是明智之举。自己的态度,从这间御书房起,虽一直未言明,但其实也相当于表无疑了。此时皇帝既然这样发话了,索也不再遮掩,想了,单膝跪地,:“万岁明察秋毫,臣便直言了。臣确实不赞同将肃王问罪。但并非因他昨日特意赶京,为阻拦对我夫人不利之事的举动,而是从大局着想。”

    “关于靖边,万岁您也知,外如今盛传他未死的消息,那些忠于元康朝,或者想利用这个为自己谋利的势力也在暗蠢蠢动。臣记得,万岁从前曾对臣说过,倘若找到了靖边,万岁一定不会对他如何,而是保他一世平安。臣斗胆推测,既然此事从一开始就是秘密行的,万岁自然会继续隐瞒这事,只会将靖边悄然与外界隔绝,以防互通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