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 分卷阅读10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别是其的人,个个都无比鲜活,各有各的特,自从话本火起来之后,这些虚构的人,也有了不少拥趸。《女报》也非常懂,时不时就搞个小活动,吊着读者们。如今整个故事还未完结,仍然在连载之,却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

    皇帝也是《女从军记》的忠实拥趸。

    不仅仅是因为喜话本和人,更是因为他知《女报》是大女儿袁嘉的心血,而《女从军记》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说是嫔妃们集创作来的。其不少人设计和故事桥段,更是借用了现实,让皇帝非常熟悉。

    没想到,她们连戏剧都拍来了。

    虽然是已经看过不止一次的故事,可是在舞台上看见,还是很有新鲜。何况表演者的平也都不低,优动人的同时,也非常有代。贺星回和皇帝看得津津有味,一戏全看完,都不觉得疲惫。

    “父皇,母后,觉怎么样?”袁嘉不知什么时候凑到了两人跟前,询问的语气有几分自得,又有几分忐忑。

    贺星回转去看她,或许是因为这半年里依旧在四奔波的缘故,袁嘉的肤没有白回来,不过现在看起来已经不像是晒黑,更像是一健康的麦,再加上行为举止颇为稳重,看起来像个成熟的大孩了。

    在她思量的时候,皇帝已经不吝赞之词,将整场戏好生夸赞了一番。所以等袁嘉期待的视线落到自己上,贺星回便笑,“很好。我觉得可以让外的人搬演,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也是这么想的。”袁嘉喜望外,又问,“到时候可以让诸位母妃去指吗?”

    “这你该问她们。”贺星回

    刚刚回到烨京的时候,她是严禁后嫔妃们随意的。但是现在连皇帝都能到跑了,也没必要死死拘着嫔妃们,反正规矩她们都知,这么多年也早就习惯了,不至于会犯错。

    袁嘉得了准信,这才笑地退了。

    这时嫔妃们也撤了装扮,重新走回来,他们少不得又要敷衍一番,等众人都尽兴了,这才各自回

    贺星回难得兴奋,躺在床上也没有多少睡意。

    如果说这个时代最让人不适应的,应该是和娱乐这两方面了。

    方面,虽然贺星回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搜集各调料,但像是玉米、土豆、红薯、辣椒、西红柿这些常见的材和调料,都是从洲大陆传的,至今还没有踪影。这样的缺憾,估计要等大越自己的造船和航海平提升之后,再设法弥补了。

    而娱乐方面,手机电脑这用电的智能设备就不说了。但是民间连小说的形式都还没有现。

    不过在这方面,贺星回很注意不去刻意影响,让它自由生

    不过,在拥有了报纸这片合适的土壤之后,各艺术形式果然都如同雨后笋般涌现来了。虽然有的她喜,有的她不喜,但看到这样的局面,贺星回心里还是非常兴。

    开始注重享受和娱乐,这意味着百姓的生活确实变得越来越好,有了生存之外的其他需求。

    不过越是这时刻,就越是不能放松,睛更不能只看着京城,而忽视了看不见的地方,那些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普通百姓。

    ……

    这个问题,尚书朱明显然比贺星回更关注。

    元宵节的假期一结束,第一个小朝会上,他就将今年的耕事宜提上了日程。

    不过虽然满腹心事,但是走紫宸殿后,也还是跟所有人一样愣了一

    因为这里多了一张桌。桌一正对着殿门,一正对着贺星回的御案,两侧则摆满了椅

    大越还没有过这样的桌,何况还是现在紫宸殿里,众人面面相觑,心有些猜测,但又有些拿不准,于是明智地保持沉默。

    好在他们人一到齐,贺星回便也到了。她换了早朝的朝服,穿着一件更轻便的常服,发用玉冠束起,将整张脸都来,看着十分神。

    见众人分列于桌两侧,她便笑,“诸位卿日日在此议政,从到尾都只能站着,着实辛苦,我便让人打了这么一张桌,咱们坐来说话。”

    猜测成真了,重臣们心还是有几分动的。

    侍奉皇家就是这样,不是天不亮就爬起来上早朝,还是朝会上只能从站到尾,这些都只是基本功而已。自古及今,一向如此,坐在上面的人只会想着如何增加仪式,以分别君臣的份,只有贺星回会考虑他们辛不辛苦,甚至毫不吝惜于给解决方案。

    他们这么想着,郑重地谢了恩,这才拉开椅

    一坐来,就觉到了这桌的好

    坐着比站着舒服,这是不言自明的了。更重要的是,围坐在桌两侧,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人的表

    特别是书省的几位重臣,他们列班的时候是站在最前面的,要看后面的人就只能回,那动静就太大了,只有对方列说话的时候,才能光明正大地回。这就很不利于通过其他人的表和面,揣他们的心所想。

    而现在,每个人的反应都能一目了然的。

    而且面前的桌,也可以堆放一些文件,避免他们将各奏折满衣袖。至于翻看书写,更是比站着要方便太多。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但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察觉到它的好。以至于一时光顾着注意这桌,连自己原本要说的话都忘记了。

    直到贺星回开,他们才将思绪收拢回来,开始理正事。

    别的事都只是汇报一,依例理,只有尚书朱明提了一个之前大家都没想到的问题。

    去年,在推广了和新式植方法之后,土地产量果然增加了三成还多。而贺星回非但没有多收税,反而令以后的税收都比例收取,至于缴纳的比例,目前定是十取二。

    以农业税来说,贺星回觉得有了,但是没办法,目前这仍然是大越最主要的税收来源,暂时还不能减。而且朝廷还在发展阶段,也确实很需要这些钱粮。

    等到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收超过农业税之后,就可以考虑逐渐降低农业税,以购买的方式代替征收,让百姓们家里有余粮,袋里有余钱。这样,他们拥有了购买力,也能反过来带动工商业的发展,形成良循环。

    但前提都是,生产资料要一直有所富裕。

    简单来说,地里产的东西要足够养活更多的人,这样才能产生剩余价值,用于发展工商业,同时也能将更多的人从土地上解放来,投于工商业。

    以去年的粮产量来说,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朱明提了另一个问题:土地力。

    虽然在贺星回的指导,百姓们已经在学着制作简单的氮和磷,但在没有形成产业链之前,产量低得可怜,并不足以覆盖所有的土地。虽然第一年产量惊人,但是土地没有足够的力,之后的产量还是会逐渐减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