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情 - 娜拉走后怎样(xia)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正式学,又过一个多月。

    苏青瑶用贺常君给谭碧的那张支票,付了学费,又买了些日用品,余的钱转存到自己的账,用作明年的学费。

    开学前一晚,谭碧特意坐火车赶到南京,送她学。刚见面,谭碧显得很兴奋,坐在黄包车上,拉着苏青瑶聊了一路。但到了租屋,上了阁楼,她又忽得陷沉默。

    两人弓着腰,坐到木板床边。苏青瑶亮油灯,挪近,谭碧突然尖叫,床,苏青瑶回一看,原是一只臭虫爬了被褥。她随手拿来一本书,卷成筒状,咚咚几,将臭虫敲,赶床铺。再转看谭碧,她的脸发青。苏青瑶误以为她是吓着了,便提议改去旅店住一晚。谭碧却摇搂住苏青瑶的胳膊。

    第二天一早,她们坐公车往金女大去。校门已有许多人,苏青瑶一手拎着东西,一手拉着谭碧,往里钻。拎着东西迈过校门,她还有些恍惚。就这么来了?从今往后,她就是一名金女大的学生了?

    负责接新的是一位白人女教师,短发,穿绵绸衬衫与碎半裙。她见这两人在校门徘徊,便走过来,问是哪个系的学生。

    谭碧不由低了,苏青瑶意识望她一,随后挽住谭碧的手,说:“我是国文系的新生,她是我,特意从上海来的。”

    那名白人女教师笑了。她介绍自己是教育系的主任,姓华,又很和蔼地叫来一名穿白布旗袍的女学生,叫她带两人去寝室。

    她们来得早,屋只到了一个室友。少女四肢修,肌肤晒成了,脸嘟嘟的,睛又很大,孩气十足。她斜斜地坐在板凳上,百无聊赖地玩着发。一旁,她的保姆正为她铺床。

    对方见了苏青瑶,主动上前打招呼。两人分别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前的少女有一个颇西洋味的名字,叫陶曼莎,原是湖南人,父亲在央政府工作,因而来了南京。苏青瑶碍于过往,只简单地说自己是合人,小时候全家搬去上海,父亲是大学教员。旁的谭碧是她的义

    陶曼莎望向谭碧,不由瞪大睛,赞叹一声:“你打扮得可真好看,耳环从哪里买的?我也想要。”

    听了这话,“久经沙场”的谭碧意外了呆了呆。苏青瑶见状,笑着搬来椅,叫谭碧先与陶曼莎聊,自己去铺床。

    她抖开被褥,听旁两人闲谈。

    陶曼莎玩着发尾,说:“南京是繁华,但好多登样的东西,还得从上海买。”

    谭碧笑着答:“你要是喜,等我回上海,买一份寄给你。”

    两人络地聊完衣裳,又聊舞厅,再聊边新闻。谭碧是场老手,通各路小消息,引得陶曼莎啧啧称奇。

    过不久,余的两位室友也来了。一位穿着樱桃红的旗袍,开衩到膝盖,脚踝带着金圈儿,嘴也涂得红红的。她由母亲送来,还带着三个佣仆,名字是贾兰珠。另一位生了一张桃脸,淡蓝旗袍,里穿白绸衬,披一件丝披肩,叫曹雅云。送她来的是父母亲。

    都是季少女,等辈一走,她们便很快熟络起来,当晚就约着一起去酒店吃饭。

    明月照千里,银箔般的白光,分不良贱,少女们只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夜。

    谭碧在南京短暂留了三天,便要回上海。苏青瑶送她去关车站。两人在站台依依惜别,谭碧言又止,似有满肚话想说,又没能说

    汽笛声近了,列车呼啸而来。谭碧松开苏青瑶的手,将要上车,又突然问苏青瑶:“青瑶,假如四少现在过来找你,要同你结婚,你会跟他走吗?”

    苏青瑶一愣。

    还没来得及回答,一阵稠的白雾笼罩了她。火车到站了,谭碧随人上车。人们的肩止不住摇动,她回首望她,忧郁的神浮在上,恍如浮萍。

    坐上公共汽车,苏青瑶仍想着谭碧的话,心如麻。

    她将额贴在车窗,随着颠簸,咚咚咚地撞着玻璃。很快,车开到了鼓楼医院,一站是鸣寺。苏青瑶看向窗外,衣着鲜丽的男男女女从前划过,有洋人,也有国人,星似的,红衣蓝衣,织在一,多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她望着,想,如果锦铭现在现,大概还是开着那辆招摇的斯庞克轿车,怀里搂着一捧,像好莱坞电影里的男明星。他喜她,她知,他会对她好,她也知

    但——

    景飞逝,汽车绕过玄武湖,往钟山去。离开了喧闹的市区,四周刹那间安静来,极的青碧的山上,传来一两声鸟啼,悠悠回,仿佛这天地万间,只剩她一人。她不再是徐太太,也不是苏小,而是苏青瑶,是金陵女文理学院的国文系大一新生。她给了她自己这个份,在这广袤的天地间为自己找了一个小小的立足,谁也拿不走。

    苏青瑶的眶刹那间了。

    她知她一定会拒绝……

    回到学校,陶曼莎通知她周三要全面检。金女大重视育,新生学后,校方会建一份健康档案,年年检测。到检那天,众人排着队,穿梭在各个教室。测完,教员说苏青瑶太瘦,重不合格,又被诊断贫血,叫她每天上午十堂吃专门的营养餐,不要钱,吃到重合格为止。

    之后的几天,教员又派来一位历史系的学,给她们宿舍当“”,辅导新学的“妹妹”,称之为“妹班”制度。学人很可靠,就是话少,很古板的模样,搞得大家在她面前都不怎么敢说话。

    日一天天过去。学校正式开了课,苏青瑶便照课程表,就班地生活。国文系主任陈斠玄教授讲课飞快,每次课留作业,第二天便要。外文课采用全英文教材,而苏青瑶自小学的是法语,上起来也颇为吃力。选修的宗教课,由国圣公会的传教士担任,非常喜拖堂。

    加之,她为了能多一份收,维持生活,向学校申请了图书理员的职位,每月可拿几小洋的补贴。每当课铃一响,她就得带着作业赶去图书馆,一面作业,一面整理图书。完了,还要写文章,或翻译法文诗歌,投给报刊杂志。等到傍晚快闭馆,她才会去堂吃晚餐。回到寝室,简单收拾完卫生,还要空去锻炼。

    学校育课的考相当灵活,可以据学生的素质和兴趣行调整。苏青瑶因弱与跛脚的缘故,被安排到舞蹈、箭和打门球的队伍里,跟同样弱的曹雅云结伴。贾兰珠喜好球类,选了排球课与网球课。唯独陶曼莎,力太好,被教师安排到了田径队,每堂课都要跑五十米。

    因而一到育课,她就泪汪汪地目送去园上际舞课程的苏青瑶与曹雅云,和去草坪打排球的贾兰珠,然后气哼哼地换上黑棉纱的束脚

    四人同吃同住、同,日渐熟络起来。

    苏青瑶得知,陶曼莎的父亲忙于政务,很少在家,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的大小事,全由她在洋行上班的哥哥决定。贾兰珠的母亲是第三房太太,很得,上有一个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