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瑶瑶:
你的第一封来信我在八日就已经收到,没有寄丢,只是那时我正帮湖州的顾家少爷征召舞女,为他的百乐门大舞厅开业准备,从早忙到晚,
转向,没能立刻回信,后来竟忘了这事。等到记起,第二封来信已经送到。
看完你的信,我真不知要如何安你才好,那些太
的
理我不懂,只希望你别再自寻烦恼。
你说你在世人,是不知廉耻的潘金莲,那我呢,不过是卖笑卖
的
贱
女,为了钱,
对方有几房太太,照样要
足
去,破坏他人的婚姻,把他家里闹得
犬不宁。
讲实话,在遇到你之前,我了太多的孽,本以为这辈
都不会有一个女人愿意亲近我、理解我,可老天爷给我送来了你。你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我,救了我一命。所以哪怕全天
都不理解你,我也会与你站在同一边。
再说,为什么要担忧百年之后的事?百年之后,我们都死了,躺在棺材里,变成了泥,
他们原谅不原谅!叫他们见鬼去吧,我们痛痛快快地活!
随信寄来一罐尔登糖,一包
,一件百货大楼买的洋装。
天开
了,要穿新衣服,多
去走走。
你的阿碧
苏青瑶合上信,打开邮寄来的纸箱,取一件
袖的
手服,棉布柔
洁白,“v”型的领
前打着一个藏蓝
的蝴蝶结。
她捧着衣服,一笑了,恍惚间时光倒转,回到了五六年前。苏青瑶坐在床畔,仔细地盘起
发,然后小鸟儿似的飞
阁楼,落到咖啡馆,拿校对文稿的工资,喝了一杯心心念念的咖啡。
就这样一天天就班地备考,到七月,国立
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
文理学院与国立
通大学、复旦大学、国立同济大学、沪江大学等上海学校,陆续在报纸上发布招生考试的公告。
苏青瑶剪公告,
照时间排布,粘贴到笔记本。
她计划,自己第一志愿还是去考金陵女大。
国立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考试相冲突,国立
央大学的
国文学系有黄侃先生教授音韵学、王伯沆先生教授宋学,外国文学曾有闻一多与徐志
,如今有陈登恪专教法文。金陵大学文学院主任由刘衡如先生担任,外国文学曾有赛珍珠担任教授。苏青瑶犹豫许久,最终选择报考国立
央大学,学费更低。
如果来得及,期间还要回一趟上海,去参加沪江大学的考试。
苏青瑶给谭碧寄了一封信,告诉她有关考试的消息。谭碧收到后,比苏青瑶还要张,在回信里千叮咛万嘱咐,怕她冷了、饿了,影响发挥。
写好,她拿着信封楼,送到公寓附近的邮政代办
。代办
放着不少旧报纸,谭碧随手拿起一份,只见
条要闻赫然是:
河沦陷,副司令张学良引咎辞职。又拿起一份,写的是喜峰
大捷,英雄们提着大刀向敌人砍去。
折回去,远远瞧见门多
一辆凯迪拉克轿车,谭碧心里咯噔一
,连忙加快脚步。正要路过那辆豪车,前座的车门突然打开,
来一名西装革履的陌生男人,拦住她的去路。
那男人上前一步,弯腰拉开后座的车门,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她上车。谭碧微笑,目光悄悄朝车
瞥,瞧见后座坐着一个男人。她第一
觉得他
熟,再看第二
,方才认
他是于锦铭的兄
。
“谭小,”对方先打招呼。
谭碧也不扭,边关车门,边笑
:“于先生,您怎么来了?四少呢?”
“锦铭刚结束监禁,跟着就被派去
队。他临走前,托我来上海一趟,把这封信给你。”于锦城不
不慢地说。“你应该不识字,那最好找个靠谱的读信人,免得又
言四起。”
谭碧接过信笺,一
,很薄。
“四少……还好吗?”
“好?”于锦城转盯她。“笕桥
央航校的优秀毕业生,被当作囚犯,监禁了快一年,期间一切通讯都被监视,好不容易放
来,又被赶到陕西战斗,你觉得算好?”
谭碧抿不语。
于锦城冷冷笑一声,重新平视前方,:“我不
锦铭在信
说了什么,但从今往后,他都不会再与你、与那位苏小
有什么瓜葛。就当这些事从没发生过。”
谭碧听了这话,很是恼怒,一时心想:要不是你弟弟非要到徐志怀跟前显摆,与他几次三番地较劲,瑶瑶哪会走到这般惨淡的田地!常君又怎会被陈之盯上!
但她面上不显,只笑了声好,便打开车门,预备离开。
这时,对方却突然开,又叫住她:“谭小
,我也有苦衷,希望你和苏小
多加谅解。”
“苦衷?谁没有呢。”谭碧收回手,看向于锦城,嘴角依旧噙着笑。“于先生不妨详细说说。”
“如果是五年前,大帅还在、东北还在,那时的我也许会支持锦铭。”于锦城避开她的神,转而望向车窗外。路边三两孩童
笑着跑过。“对朋友讲义气,勇于追求自己
的人,
想
的事,无需在乎外界的看法……这是我与家父从小教育他的。锦铭是个好孩
,曾经的我希望他能一直勇敢
去……但,谭小
,不是五年前了,我们离开家乡,仓皇逃窜到南方,已多年不见大雪。”
谭碧再度沉默,帘低垂。
“家父在病榻之上常说,有朝一日,打回东北去。但我清楚,这个有朝一日,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王师北定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等不到家祭,我病榻上的父亲能等到吗?我不知
。”说着,他咳嗽两声,嗓音低沉。“午夜梦回,我也常常恐惧若
年后,世人指责我们不战而退。”
“于先生想多了,没人会责怪你们。”谭碧微微挑一眉,嘲讽着什么。“又不是第一次打败仗。就算打到家门
,坦克开到黄浦江畔,大家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谭小,贺常君的事,远比你们想的严重。”于锦城冷不然转了话题。“大家能保住
命,活到现在,已是万幸。还请您和苏小
别怪罪锦铭,他尽力了。”
提及贺常君,谭碧指尖微颤,眶
似有一
盈盈的泪光。
她咬牙,柳肩先是一,又是一松,继而推开车门,佯装轻巧地留
一句:“于先生说笑了,那呆
是自作自受。”说罢,离开。
回到家,谭碧打开客厅电灯,取拆信刀裁开信封,展开于锦铭的来信。
谭:
自上海一别,半年有余,不知你是否安好。过去的一年,我在调查科的严密监控,形同隐居,怕再度牵连你们,不敢来信。如今好容易
来,又要立刻前往晋陕区空军
队,只得在离家前,匆匆写
这封信。
为国效忠是我的毕生梦想。如若我上战场,是为夺回东北,赶走日本人,返回家乡,虽九死其尤未悔。可此次去,却是要举刀向同胞,我为此痛苦不已。兄总说政治——政治,政治带来了
河的又一次惨败,带来了东北军的白白牺牲。盛宴之
,是什么?繁华之
,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凭我恐怕永远想不明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