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80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座除了郑彀、曾开是后二府外,其他人均亲历此事,自然记得——当初议立过继皇时朝争议不决,后来皇帝在朝上说夜里被太祖托梦,称:“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于天寥落,是当还我位。”是故在太祖七世孙择了两位年幼者过继。

    胡安国当即驳:“昔日议立皇时,大行皇帝心有忌讳,故有立太祖之后其说。如今忌讳不存,自是当立血统最近且年者为储,克承大统,亲政以安外。”

    胡安国说的“大行皇帝忌讳”,座诸人除曾、郑二位之外都心了然,当时皇帝忌讳已经南归的前靖康帝、宁王赵桓,故以“归位太祖之后”为由过继皇,以此断绝宁王复位及宁王孙继位的可能。

    但如今赵构驾崩,这隐晦于心的帝王忌讳自然没了,朝臣们自不必顾忌于此,而当以对国家有利为重——论血统、年龄及政经历,赵谌都比赵瑗要合适得多。胡安国、朱敦儒、曾开都是基于这考虑议立齐王。而范宗尹则是于他的“孤臣”之路考虑,必须选立成年能亲政的继位者,就算赵谌即位后仍然念他们父与卫希颜的旧谊,但在帝权面前一切谊都是浮云,皇帝总是需要完全忠诚于他的臣,而这就是范宗尹的机会。

    因此卫希颜的话立即引起了这四位的激烈反对。

    卫希颜形如松地坐在桌边,容冷峻如故,丝毫不为四位执政的反驳而动,一缕指风弹桌上的叫人铜铃,“当”一声响。议事厅的檀木门打开,一名傔人疾步轻声来。卫希颜吩咐他:“传枢密掌书记来。”

    “喏。”那傔人应声退。不一会,重新复职的枢密掌书记梁红玉风姿潇洒而,双手捧着一个黄檀木的条匣卫希颜的示意呈到丁起桌前,向宰执们躬了一礼,便转退

    议事厅的檀木门重又合上。

    众人的目光都盯着这匣,包括李邴、郑彀在也暗暗纳罕。

    “这是……?”丁起看向坐在桌对面的卫希颜。

    “里面是太宗皇帝的遗诏。”

    卫希颜淡淡一句,惊震座一片。

    范宗尹首先质疑,“某等从未听闻太宗皇帝有其他遗诏。”唯有诏太真宗继位的遗诏——卫希颜说的显然不是这个。

    卫希颜声音清凉如雪,“这份遗诏起于太祖和太宗的协定,太宗题诏于御容画像上——历任皇帝只在大行前待储君,臣自然未有听闻。”

    范宗尹跟着反诘,“若如你所言,遗诏为何在你手?”

    卫希颜目光扫过座诸人,“此遗诏一式二份,皇秘藏一份,天涯阁一份。若协定时日到,而太宗之后匿诏不遵,天涯阁将首代紫衣侯与太祖、太宗皇帝的约定,公示遗诏。”

    众宰执惊愕之后又神凝重,这其应是涉及到太宗皇帝继位之秘,而今卫希颜揭开的一角便直指当年秘事,就连范宗尹都明智地闭不再多言,是真是假看了“遗诏”再说。

    丁起小心启开匣,拿一份黄绸系带的卷轴,他起解带,展开卷轴——

    众人都站起来。

    卷轴是一幅着白袍坐在御座上的帝王画像,左上侧题写着“建隆十七年,赵炅即位御容”。

    建隆十七年是太祖最后一年,赵炅即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

    而在画像的右侧,是笔迹不同的醒目一行大字:“九代后,还位于太祖后嗣。”

    字有签押“皇帝赵炅诏”,并盖有皇帝御印和国玺。

    李邴上前从丁起手接过卷轴,退后几步立于前,让宰执们都能上前看得清楚。

    丁起等人一一上前细观,都退后落座默然。

    “诸君可辨得太宗御笔?”丁起问诸公

    丁起自然相信卫希颜拿的是真迹,名可秀若想推两位皇上位,不会采用假诏这拙劣的手法,但其他执政不知,鉴定遗诏真伪才是合理的法。

    在座诸公以前都没有过收藏太宗御书的龙图阁,尽皆摇。只有丁起、胡安国曾被赵构召建炎朝复建的龙图阁里,有幸欣赏过太宗御书的一些书画,但都是匆匆览过,远远达不到熟悉的程度,若是赵构的御书,他们自然能轻松辨认来。

    叶梦得提议:“可从龙图阁取一件太宗御书之作,择朝擅鉴书画者,前来对比作鉴即知分晓。”

    众人都觉得此法可行。况且,一百六十多年前书画的纸墨与新近书画的绝不一样,只要鉴定了纸墨,这遗诏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

    胡安国便写了提取御书的手令,丁起签押,给尚书省礼房郎去门省符宝司盖印,然后去龙图阁提取太宗书法轴。

    建炎朝复建的龙图阁比不得以前的龙图阁,那时东京未遭兵,皇馆阁里收藏的典籍奏册图书都很齐全,其龙图阁藏太宗御书五千余卷、轴,又设六阁为经、史、、集、天文、图画,收藏达三万多卷,可惜里面的珍藏尽数被金军掳去,虽然卫希颜破上京后搜回了大半,但还有少半被北廷军队带走了,那些不被金人兴趣而遗留在东京皇的典籍资料也在北周撤东京前尽数搬到凤翔府去了,估计日后要回来必定又要一番代价——周帝岂会平白送还?

    令人去提取太宗书法轴的当儿,丁起又令尚书省书吏去翰林国学院,传书画院翰林学士米有仁、书画待诏兴祖到尚书省鉴定书画。

    米友仁是书画大家米芾之于书画擅鉴定,兴祖是宗朝的画院待诏,鉴别功力尤在其书画之上。这二位以前都甚得赵佶欣赏,每获名迹卷轴,多令二人辨验。张昌主政时,两人都逃到了南面,及后建炎朝书画院建立,又复诏院。令这二人来鉴别太宗遗诏书画,其他执政均无异议。

    十一张落字的拟票已经由宰执们亲自浸在濡去,辨不任何字迹来。

    傔人们上了茶,卫希颜便问曾开广西的修路度。广西修路最初是她的提案,她问起并不算越权。

    曾开回复:“章参政任上时,从钦州湾至邕州城,从邕州城至太平寨、永平寨的官都扩建完成;从邕州城至矩州特磨的路整饬了一半。广西路政所正月后呈报,预计今年四月底可完工。”说完他又补充,“章参政任上时,广西的路整饬是先着这三条;工计划特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