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79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共济会的慈善龙舟团,社的报业龙舟团,蹴鞠社和球社的龙舟团……都是实力雄厚的龙舟队,另外还有一些商会单独组队的龙舟,不求夺标,只望在闹的赛事角,博得些球,就起到宣传商会的作用了。

    今年皇帝破天荒说要驾临龙舟赛事,这让组织赛事的临安府忙了个四脚朝天。年前才上任的临安府尹郑彀显现练才能,忙,一应事务安置得井井有条。赛事那天,京城百姓的空前涨,山呼“万岁”的声音将钱塘江都能震起浪来。赵构神采灼灼,十分满意。他御驾亲临龙舟赛,既现了天亲民,又向臣民们展现了圣康泰,让那些鬼蜮心思都消于无形。

    季安对皇帝行的决意并不赞同,端午之前就几次三番劝阻,让赵构颇为不悦。至端午行回后,赵构亢神立即降来,一,又参汤之药。季安再次劝言皇帝静养,勿劳累之事。赵构只作不闻——静养,这时局能容朕静来?

    此后季安又多次有劝言。赵构对他原就有些芥,劝阻的话听得多了,越发不喜。便提了医官院另一名越籍御医裴澄为院丞,之后问疾开方也多倚重裴澄、陈续两位御医,渐渐将季安排挤开去。至五月江州痘已开始,季安六月时便向皇帝提请调太医院,参与痘之务,赵构挽留一二后便允了,迁季安为太医院丞,勾疫疾局,这些都是后话。

    自五月端午之后,赵构觉得由赵谌归宋引起的暗已经平息去,便重提枢密人选之议。

    两府又争吵了半月。

    至五月二十五,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郑彀除宝文阁学士,授签书枢密院事。

    这个结果让京朝官们都吃了一惊。

    但仔细一想,似乎又不那么令人意外。

    从资历上来讲,郑彀是,在宗朝历任州县官员,路提刑司,御史台监察御史,后因弹劾梁师成州(江苏镇江),建炎二年复监察御史,次年升殿侍御史,因病重休职大半年,病愈后恢复原职,未几升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丞之副),建炎五年以待制知颖昌府,建炎八年升直学士,仍知颖昌府,年前以宝文阁学士升判临安府——拜枢府的资历已经够了。

    从与军的关系来讲,郑彀曾和瑜一政一军共事五年,被瑜赞为“习晓军事”,在文官算是知兵一员,与江北大营的关系不错;而且,郑彀曾在杨时门求学,任御史时虽然忌与朝官来往,但据说与胡安国、谯定的关系都不错。

    而之前举荐的几位人选,无论是皇帝属意的向韶、卢法原,还是其他几位参政举荐的朱震、胡世将、陈规,都遭到了两府不同执政的激烈反对。最后学士院承旨翟汝文向皇帝提了郑彀,赵构觉得程学门人可以考虑,两府权衡后也觉得是折衷之选。于是政事堂枢密院署画呈报御前,皇帝在御东门小殿召学士知制诰拟旨,宣麻拜相。

    郑彀遂以判临安府半年多时间,便拜相西府,成为又一员军枢执政大臣,让京朝官们瞠目的同时,又纷纷猜测:接来谁任临安府?

    作为京城所在之地的地方官,临安府尹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其重要自不待言。

    从职权上看,京畿一路的政务、刑名、转运,临安府尹都有辖权,至少有参议之权,而地方上有转运司、提刑司、常平司、帅司武安军四大监司分权柄,但京畿一路,只有一个临安府,即使有武安军分掌地方军治,临安府尹的权力也比其他诸路司要大。虽然京畿路只辖一个临安府,但路级行政的地位却是最的。

    而且,重要的是,临安府尹可以随时面君奏事,与宰执一样有“留独对”(朝后请准独留,密奏天)资格,面君次数仅次于宰执,跟御史丞和天私人的谘政学士(指建炎改制前的翰林学士)差不多。

    这是能沟通外的首府亲民官。

    正因京城府尹的重要,开封府尹的职品位在尚书、侍郎上,本朝开国初,多由亲王兼任,太宗、真宗即位前都曾任过开封府尹,而自真宗之后,除了储君兼任外,再没有哪个臣能拿到开封府尹这个官职,只能担任低一级的“知开封府”,甚至是低两级的“权知开封府”——临安府因是“行在”,资者可任临安府尹,但职品降与侍郎同级,然而重要并不降低半分。

    所以,郑彀的宣麻制旨一,究竟谁来接任临安府,就成了朝堂上很重要的议题。

    ***

    五云山上的消息总是最灵通的。

    卫希颜一边看铁卫呈上来的禀条,一边分析,说是“抛砖引玉”,名可秀好笑不已。

    “赵鼎举荐刘一止……”卫希颜念着第一个人名。

    刘一止现任荆湖南路转运使兼知潭州(沙)。

    “说起来刘一止在荆湖任上也有些年了——不过,那边的经界法正推到,这时候恐怕不能动吧?”

    她说着目光往左看去,念:“叶梦得举荐江南西路转运使李弥逊。”

    她咦了一声,“叶梦得和李弥逊有关系?”

    “都是苏州吴县人。”名可秀答她。

    卫希颜哦了一声了然,同乡、同窗、同门(同一老师或学派)、同年(同年士)是官场上的四大关系网,尤以前三者为最,往往在官场同声气、互为支援。

    她又往看,“胡安国举荐吏科给事廖刚。”她听名可秀提过这人,与杨时为同南剑州人,程学门人。她当即摇否定,“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郑彀,其他执政可不会见又一个程门弟上去吧?”

    “范宗尹举荐向韶。嚯,这应该是赵官家的意思。”临安府尹掌京城动静,赵构焉能不动心?能容忍朱跸坐镇临安府十年想必已是赵构的极限了,当然,与赵构之前没有合心意的人选、或者合心意的人选尚不够资历也有关系,倒不如让朱跸占着临安府的位置——坐得越久,就越招人忌,倒时轻轻一推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即使朱跸的背后是宰相也无法阻挠。所以去年朱跸因她与名可秀婚契备案一事而去职不过是个引罢了。

    “不过,应该也合了范宗尹的心思。有个太得力的刑侍郎,刑尚书的压力山大呀。范尚书的心大概只比大那么一。”若非向韶是赵构看要培养的人,范宗尹早给他穿小鞋了。

    名可秀失笑之余不失公允:“范宗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容人之量的确不大。

    卫希颜心:若不是他能力不错,你还能容他在政事堂里蹦哒?当然了,赵构也需要在政事堂有一个亲信,不是范宗尹,也会有一个,倒不如搁个“熟人”,至少熟悉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