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5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信陵的效率如此之,竟然真赶在登基前,找到了这宝贝。

    加上之前送的恐龙化石,两样惊世“祥瑞”,够不够他登上帝位呢?

    梁峰的目光,从那华的盘龙饕餮纹上挪开。阶,已经无人敢站。群臣拜伏,甚至有人哽咽哭声来。

    “神,天命于归。臣请陛早登大宝,一统河山!”

    称颂之声,瞬间响彻殿宇。

    作者有话要说:  司母戊鼎似乎改叫后母戊鼎了?不过为了方便,还是写原称好惹=w=

    第357章 登位(正文完)

    想要登基,却也不是山呼万岁就能定的。朝廷威信在于“礼”, 没有固定的仪式, 如何彰显正统?

    也正因这一声声劝, 登基大典了最后的筹备期。

    “天即位,当行圜丘之礼。”王裒声音不大, 但是语气定,毫不退让。

    祭天,分为圜丘之祭和南郊之祭, 可以说是最级别的国家祭礼。然而圜丘和南郊应分还是应合, 一直未有定论。东汉时, 尚只郊天,到了魏明帝时, 改分祭。圜丘祭祀皇皇帝天, 祀曹氏远祖虞舜;南郊则祭祀皇天之神, 祀曹氏近祖曹。可以说圜丘的规格要于南郊。

    而到了西晋, 武帝一改曹魏权制,把圜丘和郊天合二为一。自此后, 圜丘方泽不别立。

    现在到梁峰即位, 是沿袭汉制、魏制还是晋制, 就成了首屈一指的问题。这样的大事, 可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决定的, 因此朝熟典史的大臣,也纷纷言。

    王裒是梁峰称王后方才征辟的,虽然资历尚欠, 但是其人朝,有着代表的意义。他的父亲王仪死于司昭刀,因而不臣西晋,三徵七辟皆不就,隐世授书。其人至孝,博学多才,又名望极隆。几十年对司氏不屑一顾,如今梁峰一招既至,可不是块金字招牌?

    得梁峰重用,王裒也极为尽心尽力。治国他可能尚无经验,但是对于古礼研究,并不逊任何朝臣。

    “陛乃天授王命,自当先祭皇皇帝天。位,随后尊位。”王裒的理由极为充分,侃侃而言。

    这话,也就扯了另一个关键问题:怎么登基?

    梁峰的登基仪式,必然不同于其他皇帝。没有禅让,没有诏书,靠的只是“天命所归”四字。这样的况,只在汉祖时发生过一次。但是汉初五礼不全,本没有参考价值。

    其他皇帝,或是在柩前继位,或是在太庙登基,随后再南郊祭天。就算是曹丕、司炎,也有着禅位诏书,可以为自己正名。

    偏偏梁峰什么都没有。如此一来,上天的旨意,也就是圜丘的意义,就更为重要。先柴燎告天,登天位,随后奉玺加冕,尊位,也能显名正言顺。

    对于这些,梁峰倒是并不在意。说白了,不论是圜丘还是郊天,最重要的还是飨祭祀的问题,是香火传承。他一个五讲四的现代青年,怎会在意后事?不过分合,倒是牵扯另一个问题。

    思索片刻后,梁峰终于:“南郊应与圜丘立一坛,分二祭。坛位唯一。”

    这也是后世留来的传统。就像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天坛祭天,地坛祭地。换句话说,天坛就是圜丘和南郊的合,而地坛则是方泽之祭。多分几个殿,把祭天和祈谷分开就是了。若是再分郊丘,岂不要多建一坛?能省则省,用不着走形式主意。

    这跟西晋的祭天思路相近,但是又有区别。阶众臣一阵议论,欣然称是。定了祭天之法,来就是太庙。

    因为梁峰要先登基,所以太庙也要安排在登基之后再行告庙。还有追封先祖,封赏众臣。宗庙的重要,分毫不亚于祭天。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追封三昭三穆,共六世祖,同时追尊梁峰的亡妻何氏为皇后,享太庙。这个用意也颇为明显。

    曰:“天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之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也就是说,天的宗庙即可祭祀七位先人。其六位乃是祖先,一位是建立基业的大祖。而追三昭三穆,并让妻神位宗庙,正是取“妻,齐也”之意。皇帝在世时不能太庙,先让皇后占了位置。等待百年之后,再飨太庙。

    有了这个安排,就意味着梁峰死后会追封太祖。太祖乃王朝奠基之人,不受祧迁毁庙的限制,可永享祭祀。而这改动,也让赵国的宗庙之制,比从五庙变七庙的曹魏,和兄弟齐齐庙,一直未设太祖的晋朝要正统太多。

    对此,梁峰依旧没什么异议。宗庙这玩意,其实就是放着让后世孙绞尽脑瞎胡搞的,只无嫡和无嗣过继两样,就能惹数不尽的招。在他看来,不如称帝以后好好研究一,看能不能让功臣享太庙为好。

    最重要的两样解决完,来就是登基后的年号了。梁峰这次倒是没有犹豫,直接:“可改元‘开明’。”

    他没法任妄为,起国号。但是保留一念想,也未尝不可。这个年号,非但是对前生的怀念,亦是对未来的期许。后世,是否也能留“开明之治”这个说法呢?

    一切有条不紊的推。亲手写登基诏书,给劝的功臣加封,确立三省六制……

    时间飞逝。

    漏壶发嘀嗒轻响,梁峰睁开了双。到时候了吗?

    似是听到了帷幕的声响,榻边有人:“主上可要起?”

    这声音,梁峰听得极熟。当年,这女被从山寨救梁府,成了他的侍女。在人力资源匮乏时,充当机要秘书。

    不过如今,她以不再叫苍岚,而是恢复了本姓。谁能想到,她会是郭氏别支?然而复了本姓,她也未曾归宗。离开上党,来到洛,成为女官。连同采薇一起,掌事务。

    思绪只是一闪,梁峰便回过神来,从榻上起。随着这动作,七八名屋,奉献巾,伺候洗漱。

    再怎么不喜用侍女,帝王边也不可能缺人。廷官早早就从民间征选了三百良家,充作人。比起晋武帝一次添五千人的大手笔,这人数简直不堪一提。但是梁峰仍觉太多。又岂是正常人该待的地方?

    可惜,今日之后,他就要成为最不正常的那个了。

    洗漱过后,一衮冕摆在了面前。山龙九章,冕九旒。这是王侯之服。等到圜丘结束,九就会变成十二。衣皁上,绛,前三幅,后四幅,衣画而裳绣,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之象。天吉服。

    脑有什么嗡嗡作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