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5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垂涎的厚利。这可比之前所说的,要丰厚太多了!

    孙县令已经敛起了面上笑容,袖一敛,恭恭敬敬向陈悦施了一礼:“幸亏有陈郎,大灾年间,此县才能安然无恙。本官也要多谢陈郎。”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修路救得只是民吗?其实不然。役夫上穿的,手上拿的,屋里用的,不少都是从乡人手里收购所得。这些品的通,也为乡人们提供了多余的钱粮,让他们能在灾年安然度日。大灾之年,无一民,这样的记录放在履历上,何等耀目!而这,都是由陈悦承接了路而来。若是他半路走了,自己能撑得来吗?恐怕未必。

    因此这一拜,真心诚意。

    陈悦是个白,哪见过一县之向他行礼?连忙纳对拜。然而这一拜间,他突然想起了早年在书学过的一句。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如何?可谓仁乎?”“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当年贡与仲尼的对答,他并不能明白。然而今日,只一条路,就救活了千人。冀州上百条路,几万夫役的劳作,又是怎样的壮举?能在大灾之年,救济万民,是否才是真正的圣人之为?!

    也许自己能来到冀州,才是此生最正确的选择。他的家人,他的族亲,也该搬来此地。若是能落在这自家修的官旁,才最好不过!

    ※

    当日惊雷之后,晋就接连了三日的大雨。涸已久的土地,彻底得到了滋,也让怀恩寺的香火,旺盛了十分。

    然而有人依旧没有选择寺拜佛。坐在窄小的官邸,谢鲲斜倚榻上,悠闲的逗着襁褓的稚

    “阿兄,你又来把尚儿抱来了。不怕阿嫂怪罪吗?”走,就看到这副景,谢裒笑着调侃

    “我刚刚奏一曲,尚儿还蹈舞相迎呢!”谢鲲笑的得意。这是他去岁才添的幼,取名谢尚。此可人,才一岁就显灵秀,得谢鲲喜

    谢裒不由失笑:“晋喜降甘霖,旁人都急忙去寺里叩拜,也只有你会偷闲躲在家。”

    “这可不是偷闲。”谢鲲又掐了掐儿的脸,“若是人人都去怀恩寺,梁公怕是还要不喜呢。”

    只是一句,谢裒就听了弦外之音。梁公信佛,人人皆知,但是晋官场人,也有不少人心里清楚,梁公其实更重儒术。可以信佛,可以修,但是为官,必须有政绩。而只要能够胜任自己的职务,究竟信的是什么,他从不在乎。

    也正因此,谢鲲遵从了以往的好,继续研习黄老学,也会在闲暇时邀人清谈。分毫没有凑上去改信佛释的意思。但是不论是学还是清谈,都跟之前在王衍手时截然不同。好归好,理政任事,才是本职。

    在乐平国磨勘了两载,又经历了一场大旱,他终于被提为晋令,等到明年开,就能走上任。这可不是乐平史能够比拟的。当年任晋令的葛洪,如今已经是魏郡太守。等到梁公手的地盘更大,说不好还要升任。

    这个晋令,实在是求之不得的差遣!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人意料的擢迁,谢鲲的行事,才越发谨慎。

    知兄,谢裒叹:“可惜豫州、兖州新换了刺史。原本还有人说,郗治、葛太守能升任刺史呢。”

    当初的别驾孙礼,已经成了冀州太守,郗鉴和葛洪这样的心腹,挑拨也是早晚的事。谁料朝廷动作迅速,飞快更换了刺史。使得剿灭石勒的莫大功劳,成了为人作嫁。如此行径,自然有人会抱不平。

    谢鲲倒是全然不在乎:“梁公不争,自有他的理。只要甘霖一降,谁还在乎区区刺史?”

    这话说的有些轻狂,但是一语的。怀恩寺开殿求雨,便得大雨倾盆,就算是扬州的天,能够到吗?只这一场雨,就变了人心。

    刺史,早已不再重要。

    “阿兄……”听兄这么无遮拦,谢裒有些无语。

    “你到该想想自己,求贤院并非久留之。”谢鲲话锋突然一转,“或是学温太真,或是学祖符辰。唯有任官,才是本。”

    温峤如今已经了刺史府,成为郗鉴副手,祖台之更是任司工参军,仗六司要职。两人的年纪,跟谢裒仿佛,却都位权重,让人艳羡。

    在并州,养望不易,为官才是正理。

    谢裒一怔,立刻郑重的。他也是谢氏弟,自当担起肩责任。

    见弟弟,谢鲲微微一笑,不再说这些正事,又开始逗。谢裒摇苦笑,也凑了上去。

    窗外,雨声渐稀,隐

    作者有话要说:  谢尚是谢安的从兄,也是谢氏崛起的奠基人之一。

    田余庆:陈郡谢氏在东晋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以谢鲲、谢尚、谢安三个人为代表。谢鲲跻玄学名士,谢尚取得方镇实力,谢安屡建外事功。

    第340章 窥破

    “修郡公府?扩建都督府?”看着递上来的公文,梁峰挑了眉, “这样的东西, 也要呈上来?”

    段钦面不改:“上党封国, 只改太守府为郡公府邸,简陋不说, 也不合礼制。六司又尽在刺史府,地方狭小,挪转不开, 当另辟大将军府或都督府。臣知主公生节俭, 然则居其位, 还当行其事。若是轻慢,也会让旁人心生怠慢。”

    段钦说的, 确实有些理。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 住所的级别, 也要跟份匹。当初梁峰只是个并州刺史, 住刺史府自然无碍。但是现在他已经迁大将军,郡公, 份地位早就不同。还在刺史府住着, 就有些不妥了。

    然而不论是搬到新的大将军府, 还是重建郡公府, 销都不会小。当初司腾为了自己舒服, 把刺史府修建的极为奢华,就算增设了六司,其实也未彻底占满, 更别说还有跟外衙规模不相上的后院,只他父二人,再加个奕延,简直空的可以。这样的,还要另辟个大将军府或者都督府,实在是浪费。

    至于郡公府,更是没甚用。他一年里有大半时间都在晋待着,专门建个空宅放在上党,岂不浪费?

    不过话不能这么说。

    梁峰沉片刻,方才:“思若言之有理。只是大旱之后,恐有虫害。明岁用到钱粮的地方,还不知有多少。现在建宅,不是时候。刺史府、都督府可两府并立,僻衙,充当官舍。”

    如此一来,主公的住所非但没有扩大,反而减了许多。段钦立刻摇:“如此不妥……”

    伸手止住了段钦要说的话,梁峰:“不是不建,只是从权。若我修宅,面多少世家,也要跟着动作?钱还是要在刀刃之上,若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