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1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哪里!”郭郊连忙,“都是这些兵卒不识你的车架,害你在城外久候……”

    梁峰微微一笑:“战时嘛,自当如此。也多亏明公派人送信,我才知兵一事。”

    听梁峰这么说,郭郊赶忙问:“我听人说,那伙兵被梁府曲剿了?!”

    “正是如此。”梁峰笑笑,“今次前来府城,便是为了告诉明公此事。”

    “这,这可是四五百匈骑兵啊!怎,怎么会……”郭郊话都说不利落了,这仗到底怎么打的?可是面前这人真的不是那言之无信的人啊!

    “不如到县府再谈?”梁峰

    “啊!”郭郊这才醒悟,站在城门聊天实在太不成样,连忙:“熙说的有理,快快上车,里面请。”

    把梁峰送上了车,郭郊又犹豫了一,叫人去唤吴陵。事关重大,当然不能他一人说了算。

    不大会儿,贵客就坐在了席间。酪浆奉上,茶摆好,郭郊忍不住开:“熙,那伙兵……”

    “前日蒙明公传信,我思索良久,都和梁府互为齿,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便派了府曲,前去剿匪。幸得兵鲁莽,了埋伏,才让曲得了全功……”

    “什么?你家曲究竟有多少人,竟然能全歼兵?!”一个粝声音从廊外传来,吴陵铁青着脸,大步冲了客厅。然而当看清楚梁峰那副尊容,一肚话又憋在了肚里,这便是传说的梁府佛?还真他娘不负盛名……

    看到这个呆立在门,膀上缠着厚厚绷带的军汉,梁峰微微一笑:“这位就是吴校尉吧?都多亏有你把守。若是都有失,再说什么可都迟了。”

    郭郊也赶忙说:“就是,吴校尉,快来这边坐。先听听熙怎么说……”

    见了人,又被带了,再怎样的火气也消了大半,吴陵咳一声,在侧席落座。看到吴陵面上略显尴尬的表,梁峰在心底一笑,继续说:“其实这一战,也是取巧。只是趁兵攻城之际,截断了对方粮,迫使其回援,然后半伏击而已。若是没有都牵制,没有吴校尉耗尽这伙贼寇的力,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易剿了军。”

    这话立刻让吴陵心仅剩的火气也消了个净,不由再次问:“真的缴灭了军?”

    “自然是真的。”梁峰笑笑,“尸首还在战场扔着,若是校尉不信,自可派人取了人验看。”

    郭郊一听这话,立刻惊呼一声:“还有尸首!这……”

    这可是大功一件啊!哪怕损兵数百,也值了!吴陵哪会听不懂话里意思,睛不由也亮了起来:“梁……梁侯此话可当真?”

    “当真。”梁峰笑笑,“不过这些,乃是末节。经此一役,我心实在有些担忧,才会前来都,找两位相谈。”

    啊!郭郊和吴陵都不是蠢人,立刻听了弦外之音。不说战场在哪里,先说“担忧”,恐怕才是这位梁侯前来都的本意。

    郭郊犹豫了一,便开:“不知熙,担忧何事呢?”

    第71章 得偿

    梁峰敛起笑容, 轻声一叹:“自然是担忧梁府和都的安危。两地不过半日路程, 可谓齿相依。若是再碰上这样的事, 如何是好?这次虽说侥幸得胜,但是梁府也折损了不少人,再来一次, 怕是我也无力驰援都了。”

    听到这话,郭郊不由咳一声:“这次梁侯确实劳苦功。只是都城墙低矮,人丁凋零,官实在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所以我才前来面见明公啊。”梁峰肃容,“兵过境, 毁了不少村寨。离失所的百姓暂且不说, 那些地可就平白空了来。如今洛正值战, 不如开通太行径,从司州收拢些民, 充实乡里。到时候不论是重新修整城墙, 还是开垦田地, 不都有了依仗?”

    “什么?可, 可是都贫瘠,实在无力收容民啊!”郭郊完全没料到梁丰说的竟然会是这个,不由吃了一惊。豪门大收些民,他睁一只闭一只也就罢了,但是让县府自己收容民,他哪来的钱啊!

    “其实收容费并不太多。冬日可以让他们翻耕土地,修理城墙,等到开就能耕。几月来,恐怕非但能够自给自足,还能缴税纳粮,岂不是一项善政?”梁峰继续劝诱

    “这……这恐怕不妥。”虽然听起来动人,但是郭郊算了算县府的老底,还是苦的摇了摇。收拢民太费钱粮,就算把老底抖光了,他也养不起那么多人啊!

    “那若是能从军取些粮草呢?如今吴校尉手也缺了几百张吃饭的,不若用这些军饷收拢民?”梁峰话锋一转,把问题抛给了吴陵。

    这莫说是郭郊,就连吴陵都吃了一惊:“军饷怎么能轻动!”

    “可是若无兵士,要如何剿灭那四百军呢?”梁峰反问

    “这……”吴陵立刻哑无言。是啊,说他损失了八百号人,然后率领剩那二百人掉了兵?就算是傻也能听问题!若是想拿到这份功绩,还真不能把实际的伤亡报上去。

    而梁丰这小,现在把注意打到了这笔瞒来的粮饷上。就算吴陵脸再厚,也不敢当着梁丰的面把这块去。且不说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亭侯,就算没这个份,府上私兵就能全歼匈兵,这是个什么战力?面对这样的龙,他若是想使什么招,怕是得不了好果吃。

    不过瞒粮饷也不是全无问题。吴陵犹豫了一,终于开:“如今临近年关,宁北将军又滞留洛,上面不会派人来查。若是将来宁北将军回来了,我这边人手从缺,又要如何代呢?”

    这话里的意思,梁峰怎么会听不明白。他笑笑:“所以用军饷养民才是个划算买卖啊。若是需要用人,再把民招到校尉麾不就得了。”

    吴陵依旧有些犹豫:“这不大妥当吧……而且民也未必都肯来并州啊。”

    他是守关的,自然清楚民走向。并州这两年一直大旱,又是胡人居多。就算亡也未必肯上这边来,跑到幽州、青州的反而更多。

    梁峰却:“百姓怕的不过是兵祸,灾疫。兵祸我不敢说,对付灾疫却有几分把握。到时候让县府派些人到我府上学翻车,研习医术。百姓能够安居,自然也就愿留在都了。”

    吴陵这才想起来,面前这俊青年,还有个“佛”名。别说,若是真能控制疫,恐怕还真有不少民愿意到都安居呢!

    “明公心善,收拢民修建城池,开垦荒地。校尉恤乡里,让兵卒助民耕,恢复生产。就算放在谏官嘴里,也挑不错来。如此,明公牧民有方,校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