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1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知,圣人之书,为何从无句断?”

    第63章 识微

    没料到一上来就是发问, 还是这么个问题, 梁峰不由一愣。面对这么个货真价实的大儒, 他总不能回答是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吧?好在原主怎么说也是读过书的,肚里还算有些货,加之这些日史书读的也不少, 只是犹豫了片刻,梁峰便答:“微言大义,不可妄断。”

    这也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答案。有云:“一年,视离经辨志。”就是说读书的第一个年,要学习分章断句, 辨别志趣意向。这是所有古代读书人的必经之路, 要通过师的教导, 自我的研读,才能理解经句义。

    可是圣学无句断。这样的, 儒家学者就必须据自己的理解和揣, 去分析章句, 明辨圣人之意, 从而衍生无数的疏校释注,形成不同派。师承不同,解读的方式自然也不同,又有谁能突破众家之言,独自为圣学释义断句,传天?因此传世的儒家经典,都必须是不加标的“白文”才行。而真正的学者,也不会只看一家之言,往往需要博览群书,观看无数前人笺注,方能继承先学,推陈新。

    梁峰自觉这样的回答,应该并无破绽。然而面前老者依旧面不变,又问:“为何要送还雕版?”

    这跟之前的问题有什么关系?不过梁峰没有犹豫,立刻:“此为老先生心血,小不敢擅专。”

    “,为何又有句断?”第三问接踵而来。

    “此非圣人言。不为济世,只为活人。”给分句断时,梁峰就想好了答案,自然答的脆。

    “活人之书可传天,济世之言呢?”老者直直望向梁峰,浊目似冰,毫无波澜。

    这是什么意思?仔细思索了一前后几个问题,梁峰背后突然冒了一冷汗,俯首:“雕版小技,小不敢妄论圣人之言。”

    这哪是在问问题?分明是个警告啊!直到此刻,梁峰才明白过来,崔游想说的是什么?

    在这个没有科举的时代,知识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的,特别是关于治国理论的圣王之。每一家每一派都有自己统,“今文”“古文”之争方才落尘埃。这时候,雕版印刷的介,完全可能成为导火索一样的存在。

    若是有人找他刊印自家学说,他印还是不印?莫说是注疏,就算普通章句辨析,恐怕都不能擅自及。轻则是加派别纷争,重则就及了上层统治者的逆鳞。这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别说是他一个白亭侯,就算是朝廷,也不敢妄动。

    这恐怕也是为何雕版印刷一术如此简单,却要到宋明之后才能足发展的真正原因吧。不加句断,是隔开了普通人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人无师承就无法研习经史。那么加了句断?有了官方答案呢?不也是另一控制思维,统一意识形态的方法吗?圣王之从不单纯,因为它本就不是单纯教人知识的学问,而是统治国家的纲领和理论!

    看到梁峰俯认错,老者的微微一撩:“你还要印?”

    他甚至都没问,看来是早就识破了那招。梁峰咬了咬牙:“书能活人!”

    对,印书是可能让他涉险。但是若不印,钱粮就会少了一大截,他对姜太医的承诺,自然也无从实现。更别提这书可能救的人命!他当然得印去!

    老者轻轻唔了一声,便垂帘。然而这时,梁峰哪还敢动上半分。在这行将就木的老人面前,他简直就像被扒光了一样。那小心思,本无从遁形!

    过了良久,老者又开了:“你于何学?”

    “范卢氏。”梁峰恭恭敬敬答。范卢氏天闻名,原主也是凭了关系学的。不过资质和都不怎么样,只学了一年,便答回府了。

    “秋三传研哪?”老者继续问

    “小羞愧,学识不。”这可不是的时候,梁峰有一说一,论起经学,他真是拍都追不上面前这人。

    老者又的唔的一声:“你家尚有幼?”

    “是有一,年方五岁。”梁峰

    老者这才:“若你有意,明年送他来崔府学吧。”

    这简直比刚才那些问话,还让梁峰发。怎么突然想收梁荣作弟了?这经学世家最是,一般收徒非但要凭关系,还要看学生天资毅力,缺一不可。毕竟关乎自家招牌乃至学问传承,谁都不会轻忽。而能不能拜得名师,更是关系着一个士的前途命运,若是有这样的大儒肯,不知多少人要趋之若鹜。

    梁峰迟疑了一,方才答:“小驽钝,幸得老先生垂青。不过吾尚且年幼,怕要到六岁之后,方能学。”

    这话既能理解成往后推一年才能学,也能理解成婉拒邀请。

    老者微微一挑角:“无妨,一年时间,足能定断。”

    这话也有两重意思,或是理解成一年之后就能看的资质,或是理解成给他一年的考虑时间,再定论。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梁峰肯,这个孩崔家就会收

    老家伙都把话说这份上了,梁峰还能说什么,只得笑:“多谢崔老先生厚。”

    似乎该问的话都问了,老者帘微垂,又了那副疲乏不堪的样。梁峰乖觉,温文尔雅的行礼之后,便退了书房。崔亮还守在外面,看到他来,笑着迎了过去;“看来家祖很是赏识熙啊,谁来拜见,都未曾待的这么久。”

    对这话,梁峰还真不知该怎么答。又是指又是收徒,还真是非同一般的“赏识”。虽然跟这年老成的家伙打,很是耗费力气,但是不得不说,也给了梁峰不小的提醒。看来印书这事上,还是要小心一些更好。毕竟他现在缺乏实力,冒然搞大跃,怕是会摔断的。唉,在这世,手上的势力才是本啊。

    另一侧,从背后的房间绕一人,他的相跟崔亮有七八分相似,但是年岁更一些。恭恭敬敬跪在了书案之前,他开:“大父为何要收那梁家幼?”

    之前一直在后面听着,他心难免有些疑惑,如果祖父真的看好这个梁熙,直接收他不就行了,何必费力收他家幼

    “他心不在经学。但是其,需有人教养。”老者缓缓

    男的面立刻变得肃然起来:“大父觉得,那梁熙有过人之材?”

    这些年,唯有他与祖父讨论过些许时局。也唯有他知晓,祖父早就看,这天即将大。历经三朝,年逾百岁,老者虽在书庐,但是神思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