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 分卷阅读1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是姓刘。郎主莫非知他们那派……”

    太知了!梁峰兴奋的差没叫声来。不就是刘徽吗!魏晋数一数二的数学家,重新修订了,还在后面附加了一章“重差”,到了唐代又专门提了来,改名。这简直就是地图学的祖宗啊!学过地图绘制的谁不知?!

    他真是太糊涂了,数学怎么可能只是用来算账?那分明是诸类科学之母!如果能有个刘徽的亲传弟边,才是赚大发了!

    “能请这位李先生来梁府吗?”梁峰立刻追问

    都用上“先生”了?从没见过郎主如此失态,周勘乎乎的说:“他,他恐怕不会来。路远,他又醉心数算……”

    “若是他肯来,我能帮他刊印师门的所有典籍,使其芳百世!”梁峰立刻

    别的不敢说,有印刷术这个大杀在手,搞学术创作的真会一不动心?

    周勘这住了嘴。印书他是知的,虽然赚的多,但是刻板费也不小啊。若是能把师门典籍都刻成雕版,恐怕乐那小真会动心。想了想,他终于:“我写信去问问看。”

    “快写,我让人快送去!”梁峰气,握住了拳

    若是能招揽个靠谱的数学家,距离他所期望的,恐怕也能更一步了!

    第61章 初雪

    这些日, 温度降得更厉害了。朱二背着一筐方砖, 气吁吁向山脊方向走去。在他后, 还跟着几个新兵,也都手提肩扛,带着各式各样的木材砖料, 大步向工地走去。

    在通往梁府的山坳里,一寨门正在缓缓建起。这里将是梁府抵御外敌的第一屏障,在更远的山上,还有间木屋,每日都有哨探驻守, 观察着周遭动向。因为天气寒冷, 这些日曲已经不怎么行日常练了, 而是跟农闲的庄和那些新附民一起,建造新的防御工事。

    梁府的外墙, 主分早已加了一丈, 把四坊也田庄也包括在了防守范围, 还在墙搭建了数个角楼, 战时能够陈兵于上。宅的墙更是加加厚,彻底修成了邬堡模样。别说是匪盗,就算是朝廷军队来了,恐怕一时半刻也攻不

    外围的栅栏和寨门,更多则是防护作用,新建的兵营就在庄和寨门之间,一有异动,立刻就能举兵战。

    这一防御措施,无不是保护梁府的依仗。在这片乐土之,所有人都把梁府当成自己的家园,因此就算被征徭夫,也全无一人怨言。更何况,还有郎主的悉心安排。

    走到地,一阵郁的香味飘了过来。朱二气,走到工地旁,把砖了上去,然后转来到一旁的棚里。这里不但避风,还烧着两大锅,已经有不少人围在了锅旁,喝着气腾腾的鱼汤。朱二也走了过去,领了一份饭

    在梁府活,可不像被官府拘去徭役,起早贪黑没个休息的时候,活活能把人累死。在这里,工事被分成了一块一块,每天都有什么“任务度”,只要肯,天不黑就能完工休息。那些超额完成度的,还有奖励,一般都是些吃,可以带回去给自家婆娘。所以民和那些羯人的劲最足,比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能吃苦。

    这还不算,只要每日上工,足两个月,就能领到件冬衣。这东西活的时候舍不得穿,但是再过些日,天彻底冷来,可就是救命的宝贝了。更别提工地上每日还有两顿饭,寒风里劳作几个时辰,喝上碗腾腾的鱼汤,简直神仙都不换!

    不过这些,对于朱二来说,可不算什么。在民们羡慕的目光,他走到了一旁的同袍侧,颇为自得的坐了来:“王五,你们伍可是快输了。”

    王五啧了一声:“不过就是几块砖!哼!等兄弟们吃完饭,一午就赶回来了!”

    “昨儿你也是这么说的,这次奖赏,还是老老实实让我们得了吧。”朱二溜了汤,嘿嘿笑

    “我就不信了!”王五咕嘟嘟把汤都了肚里,“走,接着上工去!”

    “伍,这才刚吃了饭……”他边那几个新兵立刻哀嚎起来。

    然而王五正火大的要命,一个个拎起来就朝外赶去。朱二这也有坐不住了,赶对手那几个:“快快,吃完饭赶上工!只要能赶上王五那队,就多一天假呢,可以回家抱婆娘去!”

    “伍,咱们几个可只有你娶了婆娘啊。”一个人苦着脸

    “话!多当几天兵,你也能娶上!”朱二骂了一句,也顾不得废话,大吃起饭来。

    不过这话,面几个新兵倒是心服服。有军田、有饱饭、有冬衣,只要是梁府曲,谁家女娘不想嫁来?练苦又如何,上阵杀贼拼了命又如何?能在梁府当兵,就是他们最大的福分了!

    “嘿!飘雪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连忙往外看去。只见一从天而降。

    “难怪今儿这么冷。”“工地可怎么办?”“怕是要耽搁度了……”

    本没理会耳边七嘴八的议论,王五瞥了外面那些小雪,哼了一声:“这雪儿,等会儿就停了,不耽误活。赶完就能回营歇息了!”

    面一伙人哪还敢耽搁,赶吃起饭来。

    ※

    “郎主。这些日经书卖的渐渐少了,十日的量还不如之前一日。而且天气渐寒,再雕板,怕也容易损伤。”朝雨禀

    “嗯,完成后,书坊就歇业吧,等到明年开再说。”梁峰叹了气。这时代,季节影响还是非常重要的。别说是书坊,纸坊也渐渐停止了生产,陶坊最多再持半个月,等到开始雪后,家家都要关门闭,开始窝冬,躲避漫的冬日酷寒。

    “对了,冬衣制的如何了?”梁峰问

    织造房的活计也在朝雨的掌,她不慌不忙的答:“营的冬衣都发了去,每人还有一件羊坎。被褥也是加厚的,足够御寒。民以工代赈,应该也人人都能穿上冬衣。”

    这也是朝雨最佩服郎主的地方。让那些民女眷专心织麻,羯人那边则有不少妇孺会用羊和麻线混纺毡,这些麻布毡纺好了到府上,再由织造房裁剪制成冬衣,发放去。这样既不会让新依附的民白吃饭,也能给他们足够的御寒衣衫,不至于冻人命。“以工代赈”四字,足见郎主仁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